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94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适用于贵金属加工的车铣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工件装机构,车削加工机构以及铣削加工机构,但是现有技术中车铣复合机床轴的布局导致切削料区域构件太多,不利于加工碎屑的回收,特别是在贵金属加工领域,加工碎屑的回收尤为重要,而现有的车铣复合机床无法达到良好的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铣复合机床,这种机床包括

机座,用于固定、支撑、设置各种其它机床部件,机座包括一前壁面,前壁面为一竖直平面;

工件装夹机构,工件装夹机构设置于机座的前壁面上,工件装夹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车刀架,车刀架设置于机座的前壁面上,车刀架位于工件装夹机构的一侧;

铣削加工机构,铣削加工机构设置于机座的前壁面上且铣削加工机构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铣削加工机构和车刀架位于工件装夹机构的同一侧,铣削加工机构位于车刀架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铣复合机床还包括一碎屑回收系统,碎屑回收系统包括密封罩和回收碎屑的循环油路,所述工件装夹机构、车刀架、铣削加工机构三者皆位于密封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碎屑回收系统包括一容屑槽,容屑槽位于密封罩内的底部,同时,容屑槽位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车刀架、铣削加工机构三者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油路包括

出油口,出油口位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上,出油口朝向工件装夹机构的工件装夹处;

切削油收集盆,切削油收集盆设置于所述容屑槽外的底部,切削油收集盆与容屑槽之间通过一油管相连;

油泵,油泵设置于切削油收集盆内,同时,油泵与出油口导通并形成油路的循环流动。

此外,所述工件装夹机构包括位于靠近所述车刀架一侧的装夹轴、与装夹轴相连并驱动装夹轴转动的第一电机,装夹轴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的前壁面上固定有一横向移动套件,横向移动套件连接一可在该横向移动套件上水平移动的移动板,且移动板连接一驱动该移动板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电机,移动板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相连并实现移动板和第一电机两者同步水平移动,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电机、移动板、横向移动套件。

此外,所述铣削加工机构包括铣削刀具、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轴向平行于所述机座的前壁面设置,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铣削刀具相连并可带动铣削刀具转动;

铣削加工机构还包括一纵向移动套件,纵向移动套件连接于所述机座的前侧壁面上,且纵向移动套件与第三电机相连并带动第三电机和铣削刀具同步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移动套件上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机座的前壁面;

第四电机连接一旋转板且旋转板随第四电机的转动而旋转,旋转板位于第四电机的前侧且旋转板与第四电机的轴向垂直;

旋转板上设置有可在旋转板平面上平移的对刀零点调节套件,对刀零点调节套件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且对到零点调节套件带动第三电机和铣削刀具同步平移并实现对刀零点调节。

同时,所述车刀架包括刀架本体,刀架本体上设置有车削刀具,刀架本体的背面为一刀架底座,刀架底座固定于所述机座的前壁面上。

最后,所述密封罩包括位于正面和侧面的透明门窗,所述密封罩内的顶部设有照明灯。

本方案中的车铣复合机床,通过机座、工件装夹机构、车刀架、铣削加工机构几者的合理布局,使得工件加工中,加工碎屑便于下落回收,而不是四处飞溅或者是粘附于机床上,特别是针对于贵金属的加工,如金银首饰的加工,这种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可大幅度提高贵金属回收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不含密封罩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含有密封罩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工件装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车刀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铣削加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前壁面、2-工件装夹机构、21-横向移动套件、22-移动板、23-支撑架、24-对刀仪、25-装夹轴、26-第一电机、3-铣削加工机构、31-对刀零点调节套件、32-减速机、33-纵向移动套件、34-旋转板、35-第三电机、36-夹持座、37-铣削刀具、38-第四电机、4-车刀架、41-刀架底座、42-车削刀具、43-刀架本体、5-碎屑回收系统、501-透明门窗、502-防护钣金、503-风琴防护罩、504-照明灯、505-密封罩、506-门框、507-出油口、508-容屑槽、509-油管、510-切削油收集盆、511-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铣复合机床,这种机床包括

机座1,用于固定、支撑、设置各种其它机床部件,机座1包括一前壁面11,前壁面11为一竖直平面;工件装夹机构2,工件装夹机构2设置于机座1的前壁面11上,工件装夹机构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车刀架4,车刀架4设置于机座1的前壁面11上,车刀架4位于工件装夹机构2的一侧;铣削加工机构3,铣削加工机构3设置于机座1的前壁面11上,铣削加工机构3和车刀架4位于工件装夹机构2的同一侧,铣削加工机构3位于车刀架4的上方。且此处机座1的前壁面11中的“前”,可以理解为机床常规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前、后、左、右中的前。

即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主要构思为:工件装夹机构2、车刀架4和切削加工机构在机床机座1上的布局,所有的这些加工构件都设置于机座1的前壁面11上,且用于夹持工件的工件装夹机构2沿水平方向设置,车铣刀具皆设置于工件装夹轴25机构的同一侧,这种设计有利于加工过程中,金属碎屑的下落与回收,尤其是在贵金属加工中,尤为重要。

继续结合图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铣复合机床还包括一碎屑回收系统5,碎屑回收系统5包括密封罩505和回收碎屑的循环油路,所述工件装夹机构2、车刀架4、铣削加工机构3三者皆位于密封罩505内。此处的密封罩505可使得机床加工中,整个加工区域一直处于密封状态,可防止加工碎屑的飞溅与流失。同时,循环油路不断循环往复,将产生的加工碎屑收集到一起。

优选的,所述碎屑回收系统5包括一容屑槽508,容屑槽508位于密封罩505内的底部,同时,容屑槽508位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2、车刀架4、铣削加工机构3三者的正下方。容屑槽508设置于刀具和装夹结构的正下方,利于加工碎屑直接掉落至该容屑槽508或加工碎屑随切削液直接流至容屑槽508。

优选的的,所述循环油路包括出油口507,出油口507位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2上,出油口507朝向工件装夹机构2的工件装夹处;切削油收集盆510,切削油收集盆510设置于所述容屑槽508外的底部,切削油收集盆510与容屑槽508之间通过一油管509相连;油泵511,油泵511设置于切削油收集盆510内,同时,油泵511与出油口507导通并形成油路的循环流动。

同时,切削油收集盆510中还可对应设置过滤网和碎屑存放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切削油从出油口507处流出,同时由于出油口507朝向工件装夹处,故从出油口507流出的切削油可直接流向加工中的工件,并同步将工件加工所产生的碎屑冲走并流入底部的容屑槽508中,此处的容屑槽508可设置为类似漏斗的中间内凹的形状,便于加工碎屑收集到一起。同时,切削油混同加工碎屑通过容屑槽508底部的油管509流入切削油收集盆510中,并可在切削油收集盆510中完成切削油的过滤,过滤出其中的金属碎屑并将其收集至一处。同时,切削油还可在油泵511的作用下,再次循环至出油口507,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油路。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505包括位于正面和侧面的透明门窗501及对应的门框506,一方面便于打开操作,另一方面还便于观查加工情况。同时所述密封罩505内的顶部设有照明灯504。同时,加工区域还对应设置有防护钣金502和风琴防护罩503。

此外,所述工件装夹机构2包括位于靠近所述车刀架4一侧的装夹轴25、与装夹轴25相连并驱动装夹轴25转动的第一电机26,装夹轴25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即装夹轴25整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同时,驱动装夹轴25旋转的第一电机26,其电机轴也同样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座1的前壁面11上固定有一横向移动套件21,横向移动套件21连接一可在该横向移动套件21上水平移动的移动板22,且移动板22连接一驱动该移动板22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电机,移动板22与所述第一电机26固定相连并实现移动板22和第一电机26两者同步水平移动,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电机26、移动板22、横向移动套件2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横向移动可作一般的理解,即横向移动可等同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于此同时,本方案中的纵向移动,可同样等同于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本方案中,装夹轴25用于装夹工件,同时装夹轴25需要沿自身轴线转动和沿水平方向移动。为此,第一电机26可与装夹轴25直接相连并驱动装夹轴25沿着自身轴线转动,且两者的轴线皆沿着水平方向。同时,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如利用第二电机的正反转,移动板22可在横向移动套件21上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或者往复横向移动,且移动板22可通过一支撑架23直接与第一电机26固定相连,实现移动板22、支撑架23、第一电机26、装夹轴25几者的同步水平移动。且第一电机26在靠近装夹轴25的一侧可设置对刀仪24,方便加工中的对刀操作。

此外,所述铣削加工机构3包括铣削刀具37、第三电机35,第三电机35的电机轴轴向平行于所述机座1的前壁面11设置,第三电机35的电机轴与铣削刀具37相连并可带动铣削刀具37转动;铣削加工机构3还包括一纵向移动套件33,纵向移动套件33连接于所述机座1的前侧壁面上,且纵向移动套件33与第三电机35相连并带动第三电机35和铣削刀具37同步纵向移动。即在加工中铣削刀具37一方面需要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运动,同时,还需要调节控制铣削刀具37到工件之间的距离,故需要对应的纵向移动套件33来带动铣削刀具37沿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纵向移动套件33上设置有第四电机38,第四电机38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机座1的前壁面11;第四电机38连接一旋转板34且旋转板34随第四电机38的转动而旋转,同时,第四电机38也可以通过一减速机32再与旋转板34相连,旋转板34位于第四电机38的前侧且旋转板34与第四电机38的轴向垂直;旋转板34上设置有可在旋转板34平面上平移的对刀零点调节套件31,对刀零点调节套件31可通过一夹持座36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5且对刀零点调节套件31带动第三电机35和铣削刀具37同步平移并实现对刀零点调节。即处了上述方案中提及的铣削刀具37自身的旋转和铣削刀具37的竖直移动,同时,铣削刀具37还可在第四电机38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以此来调节铣削刀具37与工件之间的角度问题。此外,为例调整铣削刀具37的零点而设置有对刀零点调节套件31,使得可带动铣削刀具37沿刀具自身的轴向移动而进行零点调节。

同时,所述车刀架4包括刀架本体43,刀架本体43上设置有车削刀具42,同时刀架本体43的背面为一刀架底座41,刀架本体43通过刀架底座41固定于所述机座1的前壁面11上,即从前至后依次为刀架本体43、刀架底座41、机座1的前壁面11。即本方案中,对于车削加工而言,车削刀具42一直处于固定静止的状态,工件装夹机构2带动工件做旋转和平移并实现工件的车削加工。

本方案中的车铣复合机床,通过机座、工件装夹机构、车刀架、铣削加工机构几者的合理布局,同时整个加工区域都处于密封状态,使得工件加工中,加工碎屑便于下落回收,而不是四处飞溅或者是粘附于机床上,特别是针对于贵金属的加工,如金银首饰的加工,这种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可大幅度提高贵金属回收率。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