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212发布日期:2019-02-19 18: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加工中心的主要品种是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20世纪70年代我国研制的加工中心,多数因配套件和设计、制造的缺陷而不能正常使用。进入80年代后,由于引进了日本FANUC、德国SIEMENS等公司的数控系统、直流进给何服电机和主轴电机及其伺服单元之后,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就整机而言,可靠性还不够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加工中心技术的进步和配套的完善,国内生产企业注意到了采用标准功能部件来取代产品的某些部件,同时优先选择世界知名公司的名牌产品作为配套,提高了国产加工中心的档次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

当前,国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依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加工中心的巿场竞争力。与国外的成熟技术相比,我国的加工中心技术仍存在这许多问题,其自动化程度仍旧不高,在加工过程中仍需要人工配合,没有达到真正的释放劳动力。因此,本申请就该问题对加工中心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提高了其自动化的程度,使得整个加工过程更加完善,以达到解放劳动力的目的。

现在的加工中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加工中心大多不具备质检的功能,一方面需要额外的质检步骤,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工件,浪费加工时间。

2、现在的加工中心大多只能够在单一夹具上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工件在夹具内的位置,无法做到连续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其通过使用复数夹具并增设了自动换夹的能力,使得加工中心对工件的加工能够不间断进行,不需要人工更换夹具,节约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其能够实时对工件进行质检,其将质检工序并入加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中断加工,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代替了人工检验,解放了人力资源。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包括:动力座舱、置物平台、刀座、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换夹机构,所述动力座舱上段开有舱室空间,所述动力座舱内部设置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上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具,所述刀座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设置于置物平台上,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为气动结构,所述第二夹具下端设置有换夹机构,所述换夹机构设置于置物平台上;所述换夹机构包括支撑块、滑轮、滑槽、遮板和卡子,所述支撑块连接于第二夹具下端,所述支撑块下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置物平台上,所述滑轮上方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覆盖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卡子,所述卡子卡接滑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夹机构的设置,其实现了第二夹具的可移动性,方便了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减少了在换夹过程中的工人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换夹机构还包括换夹开关、电磁铁、行程开关、电感器和电机,所述换夹开关设置于动力座舱外表面,所述换夹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于卡子处,所述换夹开关通过导线连接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滑槽远离卡子的一端,所述行程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第二夹具气路开关,所述第二夹具气路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电感器,所述电感器通过导线连接第一夹具气路开关;所述电机设置于支撑块内,所述电机连接滑轮,所述电机串联行程开关和第一夹具气路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夹机构的设置,其为设备提供了自动换刀的能力,其以机械力代替人工换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座舱内表面上设置有检验机构,所述检验机构包括激光传感器组、PLC控制器和质检电脑,所述激光传感器组设置于动力座舱内部,所述激光传感器组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有质检电脑,所述PLC控制器和质检电脑固定于动力座舱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验机构的设置,其通过检验机构实现了对工件的实时质检,将质检工序并入加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中断加工,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代替了人工检验,解放了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包括第一激光传感器、第二激光传感器和第三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刀座上,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夹具上,所述第三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动力座舱内部的上表面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激光传感器组的设置,能够为检验机构提供立体的三维尺寸,提高了其检验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块、螺杆、稳定杆和传动齿轮组,所述螺杆和稳定杆并列固定于动力座舱内,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动力座舱动力轴,所述螺杆上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稳定杆穿过滑块通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激光传感器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机构的设置,其通过螺杆和滑块的配合,使得激光传感器组能够在螺杆上移动,可以使激光传感器组以较少的激光扫描工件,降低了激光传感器组的大小,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机构还包括挡块和换向齿轮,所述挡块设置于螺杆两侧,所述换向齿轮设置于螺杆一端,所述换向齿轮与传动齿轮组连接,所述换向齿轮分为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所述正向齿轮为单一齿轮,所述反向齿轮为两齿轮啮合的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机构的设置,能够为激光传感器组提供换向的能力,保证激光传感器组的持续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换向齿轮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轴承连接螺杆和换向齿轮,所述固定座固定于稳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座的设置,能够为换向齿轮提供固定点,保证了换向齿轮能够转换螺杆的旋转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杆通过轴承连接挡板,所述螺杆与轴承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其通过使用复数夹具并增设了自动换夹的能力,使得加工中心对工件的加工能够不间断进行,不需要人工更换夹具,节约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其实现了对工件的实时质检,其将质检工序并入加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中断加工,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代替了人工检验,解放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夹机构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动力座舱-1、置物平台-2、刀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换夹机构-6、支撑块-61、滑轮-62、滑槽-63、遮板-64、卡子-65、换夹开关-66、电磁铁-67、行程开关-68、电感器-69、电机-60、检验机构-7、激光传感器组-71、PLC控制器-72、质检电脑-73、移动机构-8、滑块-81、螺杆-82、稳定杆-83、传动齿轮组-84、挡块-85、换向齿轮-86、固定座-8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包括:动力座舱1、置物平台2、刀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和换夹机构6,所述动力座舱1上段开有舱室空间,所述动力座舱1内部设置有置物平台2,所述置物平台2上设置有刀座3,所述刀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具4,所述刀座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具5,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为气动结构,所述第二夹具5下端设置有换夹机构6,所述换夹机构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换夹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滑轮62、滑槽63、遮板64和卡子65,所述支撑块61连接于第二夹具5下端,所述支撑块61下端设置有滑轮62,所述滑轮62设置于滑槽63内,所述滑槽63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滑轮62上方设置有遮板64,所述遮板64覆盖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置有卡子65,所述卡子65卡接滑轮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夹机构6还包括换夹开关66、电磁铁67、行程开关68、电感器69和电机60,所述换夹开关66设置于动力座舱1外表面,所述换夹开关66通过导线连接电磁铁67,所述电磁铁67设置于卡子65处,所述换夹开关66通过导线连接行程开关68,所述行程开关68设置于滑槽63远离卡子65的一端,所述行程开关68通过导线连接第二夹具5气路开关,所述第二夹具5气路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电感器69,所述电感器69通过导线连接第一夹具4气路开关;所述电机60设置于支撑块61内,所述电机60连接滑轮62,所述电机60串联行程开关和第一夹具4气路开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座舱1内表面上设置有检验机构7,所述检验机构7包括激光传感器组71、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设置于动力座舱1内部,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连接有PLC控制器72,所述PLC控制器72连接有质检电脑73,所述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固定于动力座舱1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71包括第一激光传感器、第二激光传感器和第三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刀座3上,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夹具4上,所述第三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动力座舱1内部的上表面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71上设置有移动机构8,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滑块81、螺杆82、稳定杆83和传动齿轮组84,所述螺杆82和稳定杆83并列固定于动力座舱1内,所述螺纹杆82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组84,所述传动齿轮组84连接动力座舱1动力轴,所述螺杆82上配合连接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稳定杆83穿过滑块81通孔,所述滑块81上设置有激光传感器组7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机构8还包括挡块85和换向齿轮86,所述挡块85设置于螺杆82两侧,所述换向齿轮86设置于螺杆82一端,所述换向齿轮86与传动齿轮组84连接,所述换向齿轮86分为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所述正向齿轮为单一齿轮,所述反向齿轮为两齿轮啮合的齿轮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向齿轮86上设置有固定座87,所述固定座87通过轴承连接螺杆82和换向齿轮86,所述固定座87固定于稳定杆83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包括:动力座舱1、置物平台2、刀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和换夹机构6,所述动力座舱1上段开有舱室空间,所述动力座舱1内部设置有置物平台2,所述置物平台2上设置有刀座3,所述刀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具4,所述刀座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具5,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为气动结构,所述第二夹具5下端设置有换夹机构6,所述换夹机构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换夹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滑轮62、滑槽63、遮板64和卡子65,所述支撑块61连接于第二夹具5下端,所述支撑块61下端设置有滑轮62,所述滑轮62设置于滑槽63内,所述滑槽63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滑轮62上方设置有遮板64,所述遮板64覆盖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置有卡子65,所述卡子65卡接滑轮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夹机构6还包括换夹开关66、电磁铁67、行程开关68、电感器69和电机60,所述换夹开关66设置于动力座舱1外表面,所述换夹开关66通过导线连接电磁铁67,所述电磁铁67设置于卡子65处,所述换夹开关66通过导线连接行程开关68,所述行程开关68设置于滑槽63远离卡子65的一端,所述行程开关68通过导线连接第二夹具5气路开关,所述第二夹具5气路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电感器69,所述电感器69通过导线连接第一夹具4气路开关;所述电机60设置于支撑块61内,所述电机60连接滑轮62,所述电机60串联行程开关和第一夹具4气路开关。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包括:动力座舱1、置物平台2、刀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和换夹机构6,所述动力座舱1上段开有舱室空间,所述动力座舱1内部设置有置物平台2,所述置物平台2上设置有刀座3,所述刀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具4,所述刀座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具5,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为气动结构,所述第二夹具5下端设置有换夹机构6,所述换夹机构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换夹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滑轮62、滑槽63、遮板64和卡子65,所述支撑块61连接于第二夹具5下端,所述支撑块61下端设置有滑轮62,所述滑轮62设置于滑槽63内,所述滑槽63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滑轮62上方设置有遮板64,所述遮板64覆盖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置有卡子65,所述卡子65卡接滑轮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座舱1内表面上设置有检验机构7,所述检验机构7包括激光传感器组71、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设置于动力座舱1内部,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连接有PLC控制器72,所述PLC控制器72连接有质检电脑73,所述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固定于动力座舱1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71包括第一激光传感器、第二激光传感器和第三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刀座3上,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夹具4上,所述第三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动力座舱1内部的上表面处。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的一种可自行质检的全工序铣刀加工中心,包括:动力座舱1、置物平台2、刀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和换夹机构6,所述动力座舱1上段开有舱室空间,所述动力座舱1内部设置有置物平台2,所述置物平台2上设置有刀座3,所述刀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具4,所述刀座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具5,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为气动结构,所述第二夹具5下端设置有换夹机构6,所述换夹机构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换夹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滑轮62、滑槽63、遮板64和卡子65,所述支撑块61连接于第二夹具5下端,所述支撑块61下端设置有滑轮62,所述滑轮62设置于滑槽63内,所述滑槽63设置于置物平台2上,所述滑轮62上方设置有遮板64,所述遮板64覆盖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置有卡子65,所述卡子65卡接滑轮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座舱1内表面上设置有检验机构7,所述检验机构7包括激光传感器组71、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设置于动力座舱1内部,所述激光传感器组71连接有PLC控制器72,所述PLC控制器72连接有质检电脑73,所述PLC控制器72和质检电脑73固定于动力座舱1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组71上设置有移动机构8,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滑块81、螺杆82、稳定杆83和传动齿轮组84,所述螺杆82和稳定杆83并列固定于动力座舱1内,所述螺纹杆82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组84,所述传动齿轮组84连接动力座舱1动力轴,所述螺杆82上配合连接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稳定杆83穿过滑块81通孔,所述滑块81上设置有激光传感器组7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机构8还包括挡块85和换向齿轮86,所述挡块85设置于螺杆82两侧,所述换向齿轮86设置于螺杆82一端,所述换向齿轮86与传动齿轮组84连接,所述换向齿轮86分为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所述正向齿轮为单一齿轮,所述反向齿轮为两齿轮啮合的齿轮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向齿轮86上设置有固定座87,所述固定座87通过轴承连接螺杆82和换向齿轮86,所述固定座87固定于稳定杆83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