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0442发布日期:2019-06-15 00: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打孔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打孔应用十分广泛,很多机器在制造外壳的时候都需要对外壳不锈钢进行打孔,一般都是在冲孔机上完成,或者通过激光机进行切割,但是在广告制作领域内,需要将不锈钢材料固定在墙面上,从而经常需要对不锈钢材料进行打孔,市场上有打孔设备,只能打固定的孔,而且要求不锈钢的厚度在0.6-1.0毫米,厚点的不锈钢就很难打孔,需要利用钻床进行钻孔,而钻床设备比较大,不适合高空安装使用,现有的不锈钢打孔设备,不能精准的找到打孔的位置,也不能根据螺栓直径的要求打不同直径的孔,功能比较单一,现有的打孔设备也是通过人力打孔,不仅消耗体力,而且容易损坏钻头,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圆孔,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蓄电池,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调节按钮和第一电机控制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一端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伸缩杆控制开关,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漏料槽,所述漏料槽的一侧设有丝杆槽,所述丝杆槽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杆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有螺纹套,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中部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齿轮箱的两侧均设有风机箱,所述齿轮箱的底端设有若干个照明灯,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有钻头,所述蓄电池上设有电源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丝杆槽内,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连接套固定相连,所述丝杆与所述轴承活动相连,所述螺纹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所述述螺纹套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齿轮箱内置于所述顶板的中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齿轮箱通过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齿轮箱内的齿轮中部通过螺纹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箱内置于所述齿轮箱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风机箱的安装角度为45度,所述风机箱内设有微型风机,所述风机箱上设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出风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风机箱上,所述照明灯为LED模组,通过强力胶粘接在所述齿轮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头通过螺纹连接套与所述螺纹杆相连,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把手固定相连,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把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线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调节按钮、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开关和所述伸缩杆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风机箱和所述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杆控制开关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把手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控制面板采用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优点1:该装置便于携带,可以调节长短,便于高空安装使用,机械打孔,无需使用人力,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打孔效率。

优点2:该装置能对不锈钢打不同直径的孔,可根据不锈钢的厚度和重量,从而选择安装的螺栓,螺栓的直径大小与不锈钢开孔的直径大小相同,该装置可以根据安装螺栓直径从而选择开不同大小直径的孔。

优点3:该装置可以接通电源使用,也可以利用蓄电池进行高空安装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在打孔的时候能提供照明,让工作人员能准确找到打孔位置,而且还设有风机,对打孔的不锈钢碎屑进行吹走处理,防止掉落,落入工作人员的眼中,保护工作人员,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侧视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板,3、蓄电池,4、顶板,5、支撑杆,6、漏料槽,7、丝杆槽,8、第一电机,9、螺纹杆,10、齿轮箱,11、风机箱,12、圆孔,13、电动伸缩杆,14、控制面板,15、调节按钮,16、伸缩杆控制开关,17、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8、把手,19、电源线,20、第二电机,21、丝杆,22、照明灯,23、轴承,24、螺纹套,25、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底端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圆孔12,底板2的一端设有蓄电池3,底板2的另一端设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的一端设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上设有调节按钮15和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控制面板14的一端上设有把手18,把手18上设有伸缩杆控制开关16,底板2的两侧均设有漏料槽6,漏料槽6的一侧设有丝杆槽7,丝杆槽7内设有丝杆21,丝杆21的一端设有轴承23,丝杆2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0,丝杆21上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底端设有螺纹套24,支撑杆5的顶端设有顶板4,顶板4的顶端中部设有齿轮箱10,齿轮箱10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一侧设有螺纹杆9,齿轮箱10的两侧均设有风机箱11,齿轮箱10的底端设有若干个照明灯22,螺纹杆9的底端设有钻头25,蓄电池3上设有电源线19。

第二电机20通过螺丝固定在丝杆槽7内,丝杆21与第二电机20通过连接套固定相连,丝杆21与轴承23活动相连,螺纹套24固定在支撑杆5的内部,述螺纹套24与丝杆21通过螺纹相连,通过第二电机20通电带动丝杆21转动,从而让丝杆21带动螺纹套24移动,从而让支撑杆5在丝杆槽7内移动。

蓄电池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2上,顶板4与支撑杆5通过螺栓固定相连,齿轮箱10内置于顶板4的中部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一电机8与齿轮箱10通过螺纹相连,螺纹杆9与齿轮箱10内的齿轮中部通过螺纹相连,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齿轮箱10内的齿轮转动,齿轮箱10内的齿轮带动另一个齿轮转动,而螺纹杆9与另一个齿轮通过螺纹相连,另一个齿轮转动的时候,从而让螺纹杆9做上下运动,从而对不锈钢进行钻孔。

风机箱11内置于齿轮箱10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风机箱11的安装角度为45度,风机箱11内设有微型风机,风机箱11上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出风板通过螺丝固定在风机箱11上,照明灯22为LED模组,通过强力胶粘接在齿轮箱10上,通过照明灯22给钻头进行照明,从而找到钻孔的位置,而且利用风机箱11上的风机对钻孔上的不锈钢碎屑进行清理,防止落入工作人员的眼中,伤害工作人员。

钻头25通过螺纹连接套与螺纹杆9相连,电动伸缩杆13通过螺栓分别与底板2和把手18固定相连,把手18上设有防滑套,控制面板14通过螺丝固定在把手18上,可以更换不同直径大小的钻头。

电源线19与蓄电池3相连,蓄电池3与控制面板14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4分别与调节按钮15、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和伸缩杆控制开关16电性连接,调节按钮15与第二电机20电性连接,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分别与第一电机8、风机箱11和照明灯22电性连接,伸缩杆控制开关16与电动伸缩杆13电性连接,通过开关控制伸缩,控制钻孔工作,控制打不同直径的孔。

底板2和顶板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把手1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控制面板14采用PVC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不锈钢打孔装置,装置本体1、底板2、蓄电池3、顶板4、支撑杆5、漏料槽6、丝杆槽7、第一电机8、螺纹杆9、齿轮箱10、风机箱11、圆孔12、电动伸缩杆13、控制面板14、调节按钮15、伸缩杆控制开关16、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把手18、电源线19、第二电机20、丝杆21、照明灯22、轴承23、螺纹套24和钻头25,使用的时候,通过不锈钢的厚度和螺栓的直径,选择打孔的直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4上的调节按钮15控制第二电机20通电工作,然后带动丝杆21转动,从而让螺纹套24在丝杆21上移动,让钻头25对准所选择的直径的圆孔12,然后通过伸缩杆控制开关16让电动伸缩杆13接通电源,从而让不锈钢插入底板2和顶板4之间,然后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打开照明灯22和风机箱11的开关,对准打孔位置,利用第一电机8正向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让第二齿轮上的螺纹杆9做下降运动,利用选好的钻头25对不锈钢进行开孔,通过风机箱11清理开孔中产生的碎屑,当孔开完后,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开关17让第一电机8反向转动,从而让螺纹杆9快速做上升运动,从而进行下一步打孔,提高打孔效率,节约时间,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