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8121发布日期:2019-07-19 23:4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钢结构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道桥工程中,特别是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桥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桥梁大型钢箱梁的制作加工工艺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板材对接及大型箱体组装的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板材对接的过程中,常规的方法是利用小行车将板材进行大致对齐,然后利用撬棍撬动对齐,此方法的缺点是在利用小行车进行板材大致对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调校达到一定的对齐要求,操作复杂,利用撬棍撬动对齐,操作局限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增加了的劳动强度。在进行钢箱梁组装过程中,常规的方法是利用行车起吊零部件进行大致定位,然后利用千斤顶、手拉葫芦或重锤等进行进一步定位,此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降低了工作效率,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且会产生高分贝噪音污染工作环境。

显然,现有的加工用工机具无法满足大型钢箱梁(特别是弧形钢箱梁)制作加工的工艺要求、加工精度技术要求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精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包括丝杆轴、两丝杆螺母和两连接板,所述丝杆轴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两丝杆螺母设置在丝杆轴的两端,两丝杆螺母各设有与丝杆轴对应端的螺纹配套的内螺纹;所述两连接板分别设在两丝杆螺母的底部,两连接板位于与丝杆轴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且背向设置,用于点焊连接待组装的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

进一步地,在丝杆轴的中间部位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两个通孔间隔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丝杆轴的中间部位未设置螺纹为光杆。

进一步地,丝杆轴上的螺纹为梯形粗牙螺纹。

进一步的,在两丝杆螺母的一侧设有刻度尺,用于测量两丝杆螺母间的距离,便于精确待组装的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相对或相反位移。

进一步地,在两丝杆螺母上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所述刻度尺为圆杆刻度尺,圆杆刻度尺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定位套筒固定,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定位套筒,以使该另一个定位套筒可在圆杆刻度尺上往复滑动,并使圆杆刻度尺中心线与丝杆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圆杆刻度尺由非磁性金属制成,定位套筒通过磁铁固定在丝杆螺母上。

进一步地,圆杆刻度尺与定位套筒固定的一端为刻度尺的刻度起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精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对丝杆轴施加扭矩,在一定长度的力臂作用下,不需很大的力即可对丝杆轴施加足够大的扭矩,从而通过丝杆螺母的相对或相反运动对钢结构原材料或大型零部件施加足够大的推拉作用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不需要使用千斤顶、手拉葫芦或重锤等,避免了重锤作业的高分贝噪音,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选用刻度尺,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使用刻度尺可以有效的提高组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丝杆轴;2-正丝螺母;3-反丝螺母;4-圆杆刻度尺;5-嵌固定位套筒;6-滑动定位套筒;7-连接板;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包括丝杆轴1、两丝杆螺母和两连接板7,所述丝杆轴1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中一端为正螺纹,另一端为反螺纹;所述两丝杆螺母设置在丝杆轴的两端,两丝杆螺母各设有与丝杆轴对应端的螺纹配套的内螺纹,其中与正螺纹配套的丝杆螺母为正丝螺母2,与反螺纹配套的丝杆螺母为反丝螺母3;所述两连接板7分别设在两丝杆螺母的底部,两连接板7位于与丝杆轴1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且背向设置,用于点焊连接待组装的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从而可以避免直接在正丝螺母2和反丝螺母3上多次进行点焊、切割钢结构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对丝杆螺母造成损伤,通过正丝螺母2和反丝螺母3的相对运动对原材料及零部件施加推拉作用力。

在丝杆轴的中间部位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两个通孔间隔有一定距离,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只有一个通孔8时,通孔旋转到一定角度而找不到施加扭矩的通孔,操作时可以用撬棍通过两通孔8轮流对丝杆轴1施加扭矩,在一定长度的力臂作用下,不需很大的力即可对丝杆轴1施加足够大的扭矩,从而通过丝杆螺母的相对或相反运动对钢结构原材料或大型零部件施加足够大的推拉作用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丝杆轴1的中间部位未设置螺纹为光杆,这样设置是因为丝杆轴1中间部位由于两个通孔的存在,再设置螺纹的话,会增加对丝杆轴1的截面削弱。

丝杆轴1上的螺纹为梯形粗牙螺纹。因为丝杆轴1及丝杆螺母是主要受力部件,丝杆轴1螺纹的正反螺纹采用梯形粗牙螺纹,丝杆螺母的内螺纹与丝杆轴螺纹相对应,可以大大提高该工机具可对原材料及零部件施加的最大作用力,可以满足大型钢结构原材料拼接及大型构件组装所需要的作用力要求,且使用方便。

在两丝杆螺母的一侧设有刻度尺,用于测量两丝杆螺母间的距离,便于精确待组装的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相对或相反位移。在两丝杆螺母上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所述刻度尺为圆杆刻度尺4,圆杆刻度尺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定位套筒固定,该定位套筒为嵌固定位套筒5,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定位套筒,以使该另一个定位套筒可在圆杆刻度尺4上往复滑动,该定位套筒为滑动定位套筒6,圆杆刻度尺4中心线与丝杆轴1平行。

所述圆杆刻度尺4由非磁性金属制成,定位套筒通过磁铁固定在丝杆螺母上。圆杆刻度尺4与定位套筒固定的一端为刻度尺的刻度起始端。这样每次读数只需读一次,减少组装过程中进行数学运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是否需要使用圆杆刻度尺4。当需要圆杆刻度尺4进行精确定位时,再通过磁铁将定位套筒固定在丝杆螺母上,然后可依据定位套筒指示的圆杆刻度尺上的前后读数差值,确定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之间的相对或相反位移,进行精确定位,从而提高精准度。

在进行钢结构原材料对接、零部件组装加工作业时,先利用行车起吊待组装的钢结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大致定位,然后将两连接板的底部分别与需要拼接的两块钢结构原材料或者需要组装的两个零部件之间点焊牢固,用撬棍通过丝杆轴上的两通孔对丝杆轴施加扭矩,丝杆轴发生转动带动丝杆螺母发生相对或相反运动,进而通过丝杆螺母上的连接板对两块钢结构原材料或两个零部件施加推拉作用力,调整两块钢结构原材料或两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读取定位套筒指示的圆杆刻度尺上的前后读数差值,确定钢结构原材料或零部件之间的相对或相反位移,进行精确定位,达到加工精度的要求。该钢结构组装用工机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精度高,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重锤作业的高分贝噪音,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