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9340发布日期:2019-04-05 23:1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铆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



背景技术:

铆钉连接作为机械加工中一种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成本低廉、连接紧固性高等优点,现有的铆钉连接通常采用手工方式将铆钉放置到预定位置后利用专用设备进行冲压铆接。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影响工作效率,安全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铆钉机,又称铆接机,是一种用于把铆钉通过冲击变形后将相应需要铆接的部件或板件通过变形的铆钉铆接起来的机器。铆钉机在工作中都会运用到铆接治具,但是现有的铆接治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铆钉机的工作效率设计一种应用于pcb自动铆钉机的铆接治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轨道和平移机构来对调节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和工作效率,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前滑座、前直线导轨、前滑块、左螺母、左滑块、左铆接模具、后丝杠、后螺母座、后伺服电机、后滑块、第一右轴承座、右铆接模具、右螺母、前螺母座、前集尘模块、前铆接模具、左电机安装座、第一左轴承座、左丝杠、第二左轴承座、第二后轴承座、后螺母、第一后轴承座、后联轴器、后电机安装座、后直线导轨副、后集尘模块、后铆接模具、右滑座、左直线导轨副、左联轴器、右伺服电机、右电机安装座、右联轴器、右直线导轨副、左伺服电机、第二右轴承座、右丝杠、第二前轴承座、前螺母、第一前轴承座、前丝杠、前联轴器、前电机安装座和前伺服电机,所述的前伺服电机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前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前丝杠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前轴承座和第二前轴承座上且前丝杠前端通过前联轴器与前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前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座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前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三根所述的前直线导轨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前滑块安装在前直线导轨上,所述的前滑座固定安装在前滑块上,七个所述的前铆接模具固定安装在前滑座顶面上,所述的前螺母安装在前丝杠上且前螺母安装在前螺母座上,所述的前螺母座固定安装在前滑块上,所述的后伺服电机安装在后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后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后丝杠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后轴承座和第二后轴承座上且后丝杠后端通过后联轴器与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后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后电机安装座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后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三根所述的后直线导轨副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后滑块安装在后直线导轨副上,七个所述的后铆接模具固定安装在后滑块顶面上,所述的后螺母安装在后丝杠上且后螺母安装在后螺母座上,所述的后螺母座固定安装在后滑块上,所述的右伺服电机安装在右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右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右丝杠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右轴承座和第二右轴承座上且右丝杠左端通过右联轴器与右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右轴承座安装在右电机安装座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右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右直线导轨副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右滑座安装在右直线导轨副上,所述的右铆接模具固定安装在右滑座顶面上,所述的右螺母安装在右丝杠上且右螺母安装在右滑座上,所述的左伺服电机安装在左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左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左丝杠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左轴承座和第第二左轴承座上且左丝杠右端通过左联轴器与左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左轴承座安装在左电机安装座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左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左直线导轨副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左滑块安装在左直线导轨副上,所述的左铆接模具固定安装在右左滑块顶面上,所述的左螺母安装在左丝杠上且左螺母安装在左滑块上,所述的前集尘模块和后集尘模块都固定安装在机座上。

上述的机座由底板、前挡板、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组成,所述的前挡板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左挡板前端面和右挡板前端面上,所述的后挡板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左挡板后端面和右挡板后端面上,所述的前挡板、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都是采用钣金件制作而成。

上述的左铆接模具、右铆接模具、前铆接模具和后铆接模具上都安装有浮型针。

上述的前集尘模块和后集尘模块上都安装有气管接头。

上述的左铆接模具和前铆接模具都通过气管与前集尘模块上的气管接头连接。

上述的右铆接模具和后铆接模具都通过气管与后集尘模块上的气管接头连接。

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轨道和平移机构来对调节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和工作效率;并且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轨道和平移机构来对调节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和工作效率,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仰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机座1、底板101、前挡板102、左挡板103、后挡板104、右挡板105、前滑座2、前直线导轨3、前滑块4、左螺母5、左滑块6、左铆接模具7、后丝杠8、后螺母座9、后伺服电机10、后滑块11、第一右轴承座12、右铆接模具13、右螺母14、前螺母座15、前集尘模块16、前铆接模具17、左电机安装座18、第一左轴承座19、左丝杠20、第二左轴承座21、第二后轴承座22、后螺母23、第一后轴承座24、后联轴器25、后电机安装座26、后直线导轨副27、后集尘模块28、后铆接模具29、右滑座30、左直线导轨副31、左联轴器32、右伺服电机33、右电机安装座34、右联轴器35、右直线导轨副36、左伺服电机37、第二右轴承座38、右丝杠39、第二前轴承座40、前螺母41、第一前轴承座42、前丝杠43、前联轴器44、前电机安装座45、前伺服电机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铆合机用自动对位铆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前滑座2、前直线导轨3、前滑块4、左螺母5、左滑块6、左铆接模具7、后丝杠8、后螺母座9、后伺服电机10、后滑块11、第一右轴承座12、右铆接模具13、右螺母14、前螺母座15、前集尘模块16、前铆接模具17、左电机安装座18、第一左轴承座19、左丝杠20、第二左轴承座21、第二后轴承座22、后螺母23、第一后轴承座24、后联轴器25、后电机安装座26、后直线导轨副27、后集尘模块28、后铆接模具29、右滑座30、左直线导轨副31、左联轴器32、右伺服电机33、右电机安装座34、右联轴器35、右直线导轨副36、左伺服电机37、第二右轴承座38、右丝杠39、第二前轴承座10、前螺母41、第一前轴承座42、前丝杠43、前联轴器44、前电机安装座45和前伺服电机46,所述的前伺服电机46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座45上,所述的前电机安装座45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前丝杠4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前轴承座42和第二前轴承座40上且前丝杠43前端通过前联轴器44与前伺服电机46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前轴承座42固定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座45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前轴承座40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三根所述的前直线导轨3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前滑块4安装在前直线导轨3上,所述的前滑座2固定安装在前滑块4上,七个所述的前铆接模具17固定安装在前滑座2顶面上,所述的前螺母41安装在前丝杠43上且前螺母41安装在前螺母座15上,所述的前螺母座15固定安装在前滑块4上,所述的后伺服电机10安装在后电机安装座26上,所述的后电机安装座26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后丝杠8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后轴承座24和第二后轴承座22上且后丝杠8后端通过后联轴器25与后伺服电机10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后轴承座24固定安装在后电机安装座26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后轴承座22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三根所述的后直线导轨副27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后滑块11安装在后直线导轨副27上,七个所述的后铆接模具29固定安装在后滑块11顶面上,所述的后螺母23安装在后丝杠8上且后螺母23安装在后螺母座9上,所述的后螺母座9固定安装在后滑块11上,所述的右伺服电机33安装在右电机安装座34上,所述的右电机安装座34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右丝杠39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右轴承座12和第二右轴承座38上且右丝杠39左端通过右联轴器35与右伺服电机33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右轴承座12安装在右电机安装座34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右轴承座38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右直线导轨副36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右滑座30安装在右直线导轨副36上,所述的右铆接模具13固定安装在右滑座30顶面上,所述的右螺母14安装在右丝杠39上且右螺母14安装在右滑座30上,所述的左伺服电机37安装在左电机安装座18上,所述的左电机安装座18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左丝杠2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左轴承座19和第第二左轴承座21上且左丝杠20右端通过左联轴器32与左伺服电机37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左轴承座19安装在左电机安装座18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二左轴承座21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左直线导轨副31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左滑块6安装在左直线导轨副31上,所述的左铆接模具7固定安装在右左滑块6顶面上,所述的左螺母5安装在左丝杠20上且左螺母5安装在左滑块6上,所述的前集尘模块16和后集尘模块28都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

实施例中,安机座1由底板101、前挡板102、左挡板103、后挡板104和右挡板105组成,所述的前挡板102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左挡板103前端面和右挡板105前端面上,所述的后挡板104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左挡板103后端面和右挡板105后端面上,所述的前挡板102、左挡板103、后挡板104和右挡板105都是采用钣金件制作而成。

实施例中,左铆接模具7、右铆接模具13、前铆接模具17和后铆接模具29上都安装有浮型针。

实施例中,前集尘模块16和后集尘模块28上都安装有气管接头。

实施例中,左铆接模具7和前铆接模具17都通过气管与前集尘模块16上的气管接头连接。

实施例中,右铆接模具13和后铆接模具29都通过气管与后集尘模块28上的气管接头连接。

操作人员通过扫码、手动调取相应产品信息,录入自动铆接治具控制系统,系统自动控制后伺服电机10、右伺服电机33、左伺服电机37和前伺服电机46调整到相应尺寸,此时后铆接模具29在后伺服电机10驱动下,同时前铆接模具17在前伺服电机46驱动下同时实现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相应的产品的前后位置定位;右铆接模具13在右伺服电机33驱动下,同时左铆接模具7在左伺服电机37驱动下同时实现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相应的产品的左右位置定位;治具整体连同模具6~16支自动运行到相应位置,操作人员把相应的产品直接叠到铆接模具6~16支上。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