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234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目前有一些壳体类工件,工件的一侧敞口,敞口处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内延伸部,而工件外侧没有或者只有一处向外延伸的外延伸部。在对该类工件进行固定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工件内部设置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夹住内延伸部进行固定,然而工件的敞口朝向夹具基板定位后,无法对工件内部的夹紧机构进行操作。现有的气压或液压夹具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夹紧,但是夹具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工件设计阶段或小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壳体类工件的内侧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床夹具,包括基板、内压板、外压板和同步机构;所述内压板和所述外压板均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同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压板和所述外压板连接,且所述同步机构的中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外压板通过所述同步机构带动所述内压板同步直线往复移动以及同步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板上放置好工件后,内压板位于工件内侧,外压板在工件外侧,通过外压板带动内压板直线移动到位并向下压紧工件,便于操作位于工件内部的内压板,且夹具仅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动作,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联动机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压板和所述外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中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外压板具有外压板条形孔,所述内压板具有内压板条形孔,所述联动机构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外压板条形孔和所述内压板条形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组件连接内压板和外压板,使二者可以同步直线移动。联动机构不随外压板的移动而移动,联动机构使得外压板与内压板同步上下移动,从而压紧或松开工件。

进一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摆动组件、外弹簧、内弹簧、外限位件和内限位件,所述摆动组件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板、所述外弹簧和所述外压板条形孔并与所述外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板、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内压板条形孔并与所述内限位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紧或放松外限位件就可以实现内压板与外压板的压紧或松开,调节外限位件后,摆动组件绕其中部转动,带动内限位件移动,在内限位件和内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内压板的位置发生改变。

进一步,所述外限位件为外螺母,所述内限位件为内螺母,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杆、外螺杆和内螺杆,所述摆动杆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外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外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内螺母螺纹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摆动组件组装简便。

进一步,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所述外压板和所述内压板同步直线往复移动的导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内压板和外压板移动过程中,导向机构提供导向,移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内导向柱和外导向销,所述外导向销的下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压板的底面开设有外压板条形导向槽,所述外导向销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外压板条形导向槽内并滑动配合;所述内导向柱的下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导向柱的上端固定有竖导杆,所述竖导杆的中部固定有横导杆,所述内压板开设有横向贯穿的横导向孔和纵向贯穿的竖导向孔,所述横导杆滑动设于所述横导向孔内,所述竖导杆滑动设于所述竖导向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导向销在外压板下侧与外压板条形导向槽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支撑外压板使其移动平稳。内导向柱上端的横导杆和竖导杆均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内压板左右偏移,导向结构稳定,直线移动时横导杆与横导向孔可对内压板的移动范围限位。

进一步,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基块,所述基块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并用于放置工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块的上表面加工精度高,利于工件加工。避免在基板上进行高精度的加工,从而提高加工成本,且基块便于更换和加工,便于维护。

进一步,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外压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把手操作外压板直线移动,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并用于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工件快速定位。

进一步,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吊耳吊装并移动机床夹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的侧视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松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松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床夹具夹紧状态下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压板,2、外螺母,3、外连杆,4、中间杆,5、内连杆,6、内压板,7、内螺杆,8、转轴,9、摆动杆,10、外螺杆,11、内导向柱,12、外导向销,13、吊耳,14、基块,15、定位块,16、基板,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看清本实施例中机床夹具的动作过程,图5中实线表示内压板6和外压板1的夹紧状态,虚线表示内压板6和外压板1的松开状态。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机床夹具,包括基板16、内压板6、外压板1和同步机构;所述内压板6和所述外压板1均位于所述基板16的上方,

所述同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压板6和所述外压板1连接,且所述同步机构的中部位于所述基板16的下方,所述外压板1通过所述同步机构带动所述内压板6同步直线往复移动以及同步上下移动。

其中,可选的,所述内压板6上加工有减重孔,所述外压板1上加工有减重孔。

其中,所述内压板6用于压紧工件向内延伸的内延伸部,所述内压板6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内压板6为多个时,一个所述外压板1通过同步机构分别与多个内压板6连接,外压板1通过同步机构同时带动多个内压板6同步直线往复移动以及同步上下移动。

其中,若需要压紧的工件仅具有内延伸部,则只需内压板压紧内延伸部,若需要压紧的工件还具有外延伸部,如图5所示,则内压板压紧内延伸部的同时,外压板压紧外延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压板1为三角形板,所述外压板1具有两个外压紧部,用于压紧工件向外延伸的外延伸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联动机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压板6和所述外压板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中部位于所述基板16的下方,所述外压板1具有外压板条形孔,所述内压板6具有内压板条形孔,所述联动机构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16的下方,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外压板条形孔和所述内压板条形孔。

其中,所述外压板条形孔和所述内压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外压板1和内压板6直线往复移动方向相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连杆3、中间杆4和内连杆5,所述外连杆3的下端与所述中间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杆3的上端与所述外压板1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杆5的下端与所述中间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内压板6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摆动组件、外弹簧、内弹簧、外限位件和内限位件,所述摆动组件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板16、所述外弹簧和所述外压板条形孔并与所述外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板16、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内压板条形孔并与所述内限位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限位件为外螺母2,所述内限位件为内螺母,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杆9、外螺杆10和内螺杆7,所述摆动杆9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16的下方,所述外螺杆10的下端与所述摆动杆9的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外螺母2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杆7的下端与所述摆动杆9的另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内螺母螺纹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内螺母设有两个,两个内螺母依次与内螺杆7螺纹连接,避免内螺母松动。所述外压板条形孔的宽度小于外螺母2的直径,外螺母2压在外压板1的上表面。所述内压板条形孔的宽度小于内螺母的直径,内螺母压在内压板6上表面。

其中,所述摆动杆9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基板16的下方,所述基板16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8,所述摆动杆9的中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转轴8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所述外压板1和所述内压板6同步直线往复移动的导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内导向柱11和外导向销12,所述外导向销12的下端与所述基板16固定连接,所述外压板1的底面开设有外压板条形导向槽,所述外导向销12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外压板条形导向槽内并滑动配合;所述内导向柱11的下端与所述基板16固定连接,所述内导向柱11的上端固定有竖导杆,所述竖导杆的中部固定有横导杆,所述内压板6开设有横向贯穿的横导向孔和纵向贯穿的竖导向孔,所述横导杆滑动设于所述横导向孔内,所述竖导杆滑动设于所述竖导向孔内。

具体的,所述横导杆和竖导杆相互垂直形成十字形。所述外压板条形导向槽、所述横导向孔和所述竖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外压板1和所述内压板6直线往复移动的方向相同。

对于所述导向机构,可替代的,内导向柱11上端固定于内压板6的下表面,基板16的上表面开设内压板条形导向槽,内导向柱11的下端与内压板条形导向槽滑动配合,外导向销12的上端固定于外压板1的下表面,基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外压板条形导向槽,外导向销12的下端与外压板条形导向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基块14,所述基块14固定于所述基板16的上表面并用于放置工件。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块14设有两个。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把手17,所述把手17与所述外压板1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固定于所述基板16的上表面并用于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定位块15设有至少两个,在需要加紧的工件相邻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块15。这样,安装工件时,工件的外壁与定位块15抵接就可以完成定位。工件的底面放置于基块14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床夹具还包括吊耳13,所述吊耳13固定于所述基板16上。

本实施例的机床夹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松开外压板1和内压板6:如图3和图4所示,松开外螺母2,外压板1抬起,此时外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或弹性力小于内弹簧的弹性力,外螺母2与外压板1之间具有间隙,在内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内压板6抬起,摆动杆9绕转轴8逆时针转动。向左侧拉把手17,使内压板6和外压板1同时向左移动远离基块14。

安装工件:工件的外壁与定位块15抵接就可以完成定位。工件的底面放置于基块14上。

压紧外压板1和内压板6:如图5和图6所示,向右侧推把手17至横导杆与横导向孔的左端抵接,拧紧外螺母2,外压板1向下压紧工件的外延伸部,外压板1下表面与摆动杆9上表面之间的外螺杆10的长度逐渐减小,摆动杆9顺时针转动,内压板6克服内弹簧的弹性力向下压紧工件的内延伸部。

其中,如图5所示,内螺杆7和外螺杆10在调节过程中会左右摆动,所述基板16上对应开设有条形的避让孔。两个避让孔的宽度相应略大于内螺杆7和外螺杆10,且避让孔的宽度小于相应的内弹簧和外弹簧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