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焊接成型工艺及自动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43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本发明的触头焊接成型工艺及自动加工设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触头焊接成型工艺及自动加工设备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0]本发明的触头焊接成型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31]第一次折弯:将如图3所示触头片I的两端相对于触头片I中部的焊接部101分别进行折弯,折弯后在触头片I的两端形成有相对焊接部101倾斜的固定弯折部120和引弧弯折部130。特别地如图2所示,在对触头片I的两端进行折弯后,使得固定弯折部120与焊接部101之间的固定夹角α和引弧弯折部130与焊接部101之间的引弧夹角β均为钝角,并且固定夹角α小于引弧夹角β。固定夹角与引弧夹角的角度关系便于引弧弯折部的二次折弯,保证了二次折弯过程不影响已固定焊接的银焊点,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0032]焊接:在焊接部101上涂抹焊膏,将银触点110与焊接部101进行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的触头片I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本步骤的焊接方法为点焊或钎焊中的一种,点焊或钎焊提高了银触点焊接的稳定性及焊接效率,保证了触头加工产品的合格率。特别地,在第一次折弯步骤时,即对触头片I的两端进行折弯时,将触头片I的两端相对于焊接部101的一侧同时进行折弯形成固定弯折部120和引弧弯折部130,并且焊接步骤中的银触点110焊接在焊接部101的另一侧。固定弯折部和引弧弯折部同时向一侧折弯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银触点的位置便于焊接,保证了加工过程的准确性。
[0033]第二次折弯:将触头片I 一端的引弧弯折部130再次折弯成型,或者将触头片I另一端的固定弯折部120再次折弯成型,又或者将引弧弯折部130和固定弯折部120再次折弯成型,并且引弧弯折部130和/或固定弯折部120可折弯成弧形结构,同时折弯后可对固定弯折部120和引弧弯折部130进行整形,从而完成触头片I的焊接成型,经过焊接成型的触头片I的结构如图5所示。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在第二次折弯后还可以进行其它的加工步骤。特别地,本步骤中的引弧弯折部130的端部可向固定弯折部120的端部进行折弯并且折弯形成U型结构的引弧弯折部130。本实施例的二次折弯过程简便提高折弯加工效率,同时U型结构提高了触头工作时的引弧效果,保证了加工产品的合格率。
[003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触头焊接成型自动加工设备,并且所述的触头焊接成型自动加工设备可按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触头焊接成型工艺对触头片I进行加工。具体地如图6所示的触头焊接成型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可旋转的分度盘210,所述分度盘210的边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触头片I的定位夹具200,并且分度盘210的边沿还对应环绕设有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银触点上料装置230、焊接装置240及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所述的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包括可将触头片I的两端分别折弯形成固定弯折部120和引弧弯折部130的第一冲模221,所述的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包括可将引弧弯折部130继续折弯成弧形结构的第二冲模251。所述的定位夹具200可带动经过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加工的触头片I依次转至银触点上料装置230、焊接装置240及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从而完成银焊点110的焊接以及将引弧弯折部130折弯成弧形结构的工序。触头焊接成型自动加工设备实现了触头片折弯、银触点与触头片焊接及触头片再折弯的自动加工过程,不仅保证了银触点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拉裂和变形,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稳定性。并且第一冲模及第二冲模保证了加工过程的准确性,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一致性。
[0035]如图7所示,所述的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和银触点上料装置230之间还依次设有上料检测装置260、用于将焊膏自动挤到焊接部101上的点焊膏装置270以及焊膏检测装置280,所述的焊接装置240和银触点上料装置230之间还设有银触点检测装置290,所述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的下游还设有对应分度盘210设置用于将加工不合格的触头片I移出的排出装置300,所述的排出装置300上安装有用于将定位夹具200内的触头片I移动至排出装置300的机械手212,并且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与分度盘210之间以及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与分度盘210之间分别安装有用于运送触头片I的振动导轨213,每条振动导轨213的端部还安装有可与定位夹具200对应设置的机械手212。检测装置防止了漏装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自动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同时自动加工设备可实现自动点焊膏、自动移料及自动排料功能,提高了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加工效率。
[0036]如图8所不第一冲模221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上模板2211和第一下模板2213,所述第一下模板2213的顶部设有四棱台2214,所述第一上模板2211的底部设有与四棱台2214对应设置的上模头2212,所述的上模头2212可将四棱台2214上安装的触头片I的两端折弯从而使触头片I的两端分别形成与四棱台2214两侧斜面相匹配的固定弯折部120和引弧弯折部130,并且所述的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冲模221 —侧用于将触头片I运至四棱台2214的上料道222以及安装在四棱台2214的端部用于将已折弯的触头片I推出第一冲模221的推料缸223。特别地,四棱台2214的端部与定位夹具200之间还设有用于运送触头片I的振动导轨213,所述振动导轨213的端部还安装与定位夹具200对应设置的机械手212,推料缸223可将触头片I推至振动导轨213内,机械手212可将运动至振动导轨213端部的触头片I移动至对应的定位夹具200内,并且上料道222可通过振动盘进行上料。第一冲模结构简单提高了触头片第一次折弯的加工效率,同时四棱台保证了折弯加工的准确性提高了加工产品的一致性,并且上料道和推料缸提高了自动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0037]如图9所示第二冲模251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二上模板2511和第二下模板2513,所述第二下模板2513的顶部安装有一侧为弧面的滑轨镶块2517,所述的滑轨镶块2517上可安装有触头片I且弧面与触头片I的引弧弯折部130对应设置,所述的弧面还与第二下模板2513顶部安装的侧滑块2515对应设置,所述的侧滑块2515安装在侧滑块镶块2514内且侧滑块2515的两侧与侧滑块镶块2514对应侧壁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2516,所述第二上模板25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侧滑块2515的一端对应设置的冲子2512,所述的冲子2512可下压驱动侧滑块2515的另一端向弧面移动并与引弧弯折部130相接触从而使得引弧弯折部130折弯成与弧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并且所述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还包括对应安装在滑轨镶块2517的另一侧用于移动滑轨镶块2517上触头片I的搬送叉253以及连接安装在滑轨镶块2517的一端用于下料的下料道252。滑轨镶块2517的另一端与定位夹具200之间还设有用于运送触头片I的振动导轨213,所述振动导轨213的端部还安装与定位夹具200对应设置的机械手212,机械手212可将对应定位夹具200内的触头片I移动至振动导轨213内,振动导轨213再将触头片运至滑轨镶块2517进行第二次折弯。滑轨镶块的弧面与侧滑块配合保证了弧形结构折弯准确,提高了折弯过程的一致性及产品质量,同时侧滑块移动过程稳定从而提高了折弯效率,并且搬送叉及下料道提高了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0038]如图10所示定位夹具200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放置触头片I的夹持台201,所述的夹持台201上开设有可使机械手212伸入并夹住触头片I两侧的让位槽205,夹持台201上还安装有用于夹持触头片I的两侧且可相对移动的静夹板202和动夹板203,所述的动夹板203安装在夹持台201的一侧并与夹持台201另一侧的联动板204驱动连接,所述的联动板204可与分度盘210中部设置的固定台2100上安装的推料器211相接触,所述的固定台2100相对分度盘210静止,所述的推料器211可推动联动板204使动夹板203远离静夹板202。如图7所示,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及排出装置300可分别与一个推料器211对应设置,分度盘210可带动定位夹具200转动至推料器211与触头上料折弯装置220或触头下料折弯装置250或排出装置300之间,并且推料器211推动联动板204从而使得机械手212可将触头片I移出定位夹具200。定位夹具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提高了定位夹具夹持触头片的稳定性,同时定位夹具可配合推料器完成对触头片的夹持及松开,并且让位槽便于机械手移动触头片从而提高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