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辊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256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压辊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乳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辊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钣金工艺中有一种是需要将钣金件挤压平整的工艺。这种工艺通常通过乳机来完成的,具体是将待挤压成型的钣金件穿过乳机相互配合的上下压辊,上下两压辊间的间隙决定钣金挤压成型的质量,譬如这个间隙与预设的间隙误差偏大就会导致钣金挤压成型的质量不高,此外现有的压辊调节通常需要拆装压辊,调整时也是十分不便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辊调节装置,方便且精准的完成对压辊的调节。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辊调节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架腔内的上、下压辊,支撑架上方布置有贯穿支撑架上梁的转轴,所述的转轴延伸至上压辊的轴承座内,转轴的下部为螺杆,轴承座内位于螺杆与上压辊的轴端之间设置减速器,螺杆的正反转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转轴上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圈数的数显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这样调节压辊只需通过转动转轴即可实现,具体是,转动转轴,转轴下部的螺杆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而设置的数显机构控制转轴转动圈数以达到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的精准调节,从而完成对上、下压辊间距的准确且方便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照附图,一种压辊调节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10架腔内的上、下压辊20a、20b,支撑架10上方布置有贯穿支撑架10上梁11的转轴30,所述的转轴30延伸至上压辊20a的轴承座内,转轴30的下部为螺杆,轴承座内位于螺杆与上压辊20a的轴端之间设置减速器,螺杆的正反转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20a上升或者下降,转轴30上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圈数的数显机构40。
[0009]这样调节压辊只需通过转动转轴30即可实现,具体是,转动转轴30,转轴30下部的螺杆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20a上升或者下降,而设置的数显机构40控制转轴30转动圈数以达到上压辊20a上升或者下降的精准调节,从而完成对上、下压辊20a、20b间距的准确且方便的调节。
[0010]优选的,所述的数显机构40内设置转轴扭矩感应器,转动转轴30的扭矩大于扭矩感应器的预设值后转轴转动。
[0011]由于转轴30的轻微转动即会带动上压辊20a小距离的上升或者下降,这样当转轴30转到所需精度位置时,是不能有丝毫再转动的,设置的扭矩感应器就是避免出现人为或者外界轻微的波动导致转轴30再转动的,扭矩感应器的预设值依据操作人员转动转轴30的转动力大小设置的,这个转动力大小基本上是稍小于操作人员感觉较舒适时的转动力。
[0012]优选的,所述的数显机构40设置于支撑架10上梁11上方,数显机构40上的显示器记录转轴30转动的圈数,且圈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0013]数显机构40置于支撑架10上梁11上方,这样就不会干涉到上、下压辊20a、20b及其上、下压辊20a、20b的上下调整区域,数显机构40上的显示器为了更方便看到转轴30的转动圈数,这一显示值的小数点后一位表示转动了 36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与旁侧的小齿轮构成蜗轮蜗杆机构,小齿轮与远离螺杆的中齿轮啮合,中齿轮与上压辊20a轴端的大齿轮啮合,螺杆与大齿轮构成二级减速器。
[0015]优选的,所述的下压辊20b的轴承座固定布置。这样压辊的调节只需调节上压辊20a,上压辊20a相对固定的下压辊20b上下移动,更准确的完成压辊的调节
[0016]进一步的,转轴30在位于数显机构40上部分设置防滑纹路。这样操作人员手握该部分即可方便的转动转轴30。
【主权项】
1.一种压辊调节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10 )架腔内的上、下压辊(20a、20b ),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0)上方布置有贯穿支撑架(10)上梁(11)的转轴(30),所述的转轴(30)延伸至上压辊(20a)的轴承座内,转轴(30)的下部为螺杆,轴承座内位于螺杆与上压辊(20a)的轴端之间设置减速器,螺杆的正反转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20a)上升或者下降,转轴(30)上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圈数的数显机构(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显机构(40)内设置转轴扭矩感应器,转动转轴(30)的扭矩大于扭矩感应器的预设值后转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显机构(40)设置于支撑架(10)上梁(11)上方,数显机构(40)上的显示器记录转轴(30)转动的圈数,且圈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与旁侧的小齿轮构成蜗轮蜗杆机构,小齿轮与远离螺杆的中齿轮啮合,中齿轮与上压辊(20a)轴端的大齿轮啮合,螺杆与大齿轮构成二级减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辊(20b)的轴承座固定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30)在位于数显机构(40)上部分设置防滑纹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辊调节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架腔内的上、下压辊,支撑架上方布置有贯穿支撑架上梁的转轴,所述的转轴延伸至上压辊的轴承座内,转轴的下部为螺杆,轴承座内位于螺杆与上压辊的轴端之间设置减速器,螺杆的正反转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转轴上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圈数的数显机构。这样调节压辊只需通过转动转轴即可实现,具体是,转动转轴,转轴下部的螺杆通过减速器带动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而设置的数显机构控制转轴转动圈数以达到上压辊上升或者下降的精准调节,从而完成对上、下压辊间距的准确且方便的调节。
【IPC分类】B21B31/24
【公开号】CN205032479
【申请号】CN201520645565
【发明人】倪勤梅, 谢碧
【申请人】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