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4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止钢丝绳被割断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属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下线检修时,需利用天车同时吊住上框架的四个吊耳, 使上框架进行180度翻转。现有的上框架吊耳由水平方向的耳轴和耳轴座组成,耳轴的一端通过耳轴座与上框架固定连接,天车的钢丝绳套在耳轴上(如


图1所示)。在上框架翻转过程中,耳轴座与钢丝绳紧密接触并产生相对旋转,由于扇形段上框架重达20多吨,且钢丝绳与耳轴座之间的摩擦系数很高,摩擦力很大,钢丝绳极易被耳轴座的棱角割断,导致设备坠落。因此,现有的上框架吊耳结构不合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钢丝绳被割断的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由水平方向的耳轴和耳轴座组成,耳轴的一端通过耳轴座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改进后,在耳轴上套装有耳轴套筒,所述耳轴套筒与耳轴间隙配合,其与耳轴座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状圆盘。上述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所述耳轴套筒不与耳轴座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的翻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吊耳的耳轴上增设了带有法兰状圆盘的耳轴套筒,天车的钢丝绳套在耳轴套筒上,由于耳轴套筒与耳轴间隙配合,可绕耳轴自由转动,在上框架翻转过程中不随耳轴和耳轴座一起转动,而且耳轴套筒端部的法兰状圆盘将钢丝绳与耳轴座隔开, 耳轴座转动时不会对钢丝绳造成任何伤害,彻底消除了事故隐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传统吊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耳轴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耳轴座;2、钢丝绳;3、耳轴;4、耳轴套筒;5、法兰状圆盘;6、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扇形段翻转过程中钢丝绳所受摩擦力,避免钢丝绳被割断而导致设备坠落。参看
图1,传统的上框架吊耳由耳轴3和耳轴座1组成,耳轴座1的左侧与上框架固定连接,右侧与耳轴3连接,套在耳轴3上的钢丝绳2斜搭在耳轴座1的棱上。上框架翻转时,钢丝绳2与耳轴座1、耳轴3之间均产生滑动摩擦,很容易被耳轴座1的棱割断。参看图2 图4,本实用新型由耳轴3、耳轴座1和耳轴套筒4组成,耳轴座1的左侧与上框架固定连接,右侧与耳轴3连接,耳轴套筒4松套在耳轴3上,钢丝绳2套在耳轴套筒4上,耳轴套筒4是利用普通钢板制作的一个类似法兰的部件,其长度稍大于耳轴3的长度,内径比耳轴3的直径大8mm。使用耳轴套筒4后,钢丝绳2只与耳轴套筒4接触,在上框架翻转过程中,耳轴套筒4与耳轴3和耳轴座1相对转动,而钢丝绳2与耳轴套筒4之间相对静止。避免了钢丝绳2在上框架翻转过程中因摩擦而被割断。在耳轴套筒4不与耳轴座1相对的一端设置向外的翻边6,有防止钢丝绳2脱落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由水平方向的耳轴(3)和耳轴座(1)组成,耳轴(3) 的一端通过耳轴座(1)与上框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耳轴(3)上套装有耳轴套筒(4), 所述耳轴套筒(4)与耳轴(3)间隙配合,其与耳轴座(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状圆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套筒(4)不与耳轴座(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的翻边(6 )。
专利摘要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框架吊耳,属成型技术领域,目的是防止钢丝绳因受摩擦而断裂。其技术方案是该吊耳由水平方向的耳轴和耳轴座组成,耳轴的一端通过耳轴座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改进后,在耳轴上套装有耳轴套筒,所述耳轴套筒与耳轴间隙配合,其与耳轴座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状圆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吊耳的耳轴上增设了带有法兰状圆盘的耳轴套筒,天车的钢丝绳套在耳轴套筒上,由于耳轴套筒与耳轴间隙配合,可绕耳轴自由转动,在上框架翻转过程中不随耳轴和耳轴座一起转动,而且耳轴套筒端部的法兰状圆盘将钢丝绳与耳轴座隔开,耳轴座转动时不会对钢丝绳造成任何伤害,彻底消除了事故隐患。
文档编号B22D11/14GK201988697SQ2011200159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张卫东 申请人: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