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49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铁连铸的方坯结晶器铜管。
技术背景目前,方坯结晶器铜管的横截面的形状是内、外是矩形的,相邻两面是圆角过渡的。铜管工作时外面套上钢水套,铜管的外廓与水套形成一个缝隙,缝隙中高速流动着传热液体(通常是水),铜管内钢水通过铜管壁将热量传递到水缝中的水中,由流动着的水将热量带走,实现钢水冷却、凝固。由于钢水在铜管上部遇冷收缩时大于90°,原有方坯结晶器铜管的内腔形状无法使坯壳与铜管壁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率低,致使拉速较低,铜管过钢量偏低。此外原有铜管角部大小保持不变,而实际上钢水在冷却收缩时角部半径是由大逐渐缩小,致使铜管角部磨损严重,角部镀铬层一旦磨掉,这将预示着铜管寿命即将结束。 铜管下端及四角磨损严重的问题,导致铜管使用寿命短而且铸坯质量不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铜管角部磨损,提升过钢量,保证铸坯质量的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此铜管的上段内腔是由四个弧形凹面围合而成,两相邻凹面通过圆角过渡,上段内腔从上至下的凹面圆弧半径R逐渐变大至直线、圆角角部半径r逐渐变小;铜管的下段内腔是矩形锥面,四个角为仍为圆角,圆角角部半径r向下进一步变小。本实用新型上段的弧形内腔正好迎合了钢水的收缩规律,使坯壳与铜管壁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率高气隙小,坯壳向下运动时逐渐收缩过渡到平面段,传热好使得坯壳生成均勻加厚,拉速显著提高,是一种高效作业率的铜管。此外铜管角部的由大变小设计正好迎合了钢水及坯壳收缩规律,明显减轻角部摩擦,提高了铜管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段内腔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此铜管从上口至400mm的上段内腔是由四个弧形凹面围合而成,两相邻凹面通过圆角过渡,上段内腔从上至下的凹面圆弧半径R由 2613. 681mm逐渐变大至直线、圆角角部半径r由IOmm逐渐变为9mm ;铜管的下段内腔是矩形锥面,四个角为仍为圆角,圆角角部半径r由9mm逐渐变为8mm。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 (单位为mm)[0011]
权利要求1. 一种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此铜管的上段内腔是由四个弧形凹面围合而成,两相邻凹面通过圆角过渡,上段内腔从上至下的凹面圆弧半径R逐渐变大至直线、圆角角部半径r逐渐变小;铜管的下段内腔是矩形锥面,四个角为仍为圆角,圆角角部半径r 向下进一步变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铸方坯结晶器铜管,此铜管的上段内腔是由四个弧形凹面围合而成,两相邻凹面通过圆角过渡,上段内腔从上至下凹面的圆弧半径R逐渐变大至直线、圆角角部半径r逐渐变小;铜管的下段内腔是矩形锥面,四个角为仍为圆角,圆角角部半径r向下进一步变小。本实用新型上段的弧形内腔正好迎合了钢水的收缩规律,使坯壳与铜管壁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率高气隙小,坯壳向下运动时逐渐收缩过渡到平面段,传热好使得坯壳生成均匀加厚,拉速显著提高,是一种高效作业率的铜管。此外铜管角部的由大变小设计正好迎合了钢水及坯壳收缩规律,明显减轻角部摩擦,提高了铜管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2D11/059GK201960100SQ20112007027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周聪达, 李孝杰, 李新, 车守禄 申请人:大连大山结晶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