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12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
背景技术
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零件,其性能及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但是各企业淬火能达到的缸孔的表面硬度、有效淬硬层深度、淬硬区域的分布等的要求各项精度不尽相同,淬火处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需要设计合理的高频淬火处理的气缸体缸孔,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频淬火处理的气缸体, 此种缸体的缸孔表面硬度高,具有高度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能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所述缸孔的淬火区域中淬硬点共5排,一周分布10个淬硬点。所述缸孔的淬硬点长度为14mm,深度为1mm。所述缸孔的尺寸精度为Φ 95 (+0.04,+0.02),缸孔的硬度为HV0. 5=630,缸孔的有效淬硬层深为1. 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频淬火处理的发动机气缸体,缸孔表面与发动机活塞、活塞环磨擦寿命提高约20%。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缸体缸孔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承受载荷能力强。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同时对发动机的诸多性能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气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气缸体缸孔淬硬点分布示意图。图中1.缸孔,2.淬硬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所述缸孔1的淬火区域中淬硬点2共5排,一周分布10个淬硬点2。所述缸孔1的淬硬点2长度为14mm,深度为1mm。[0017]所述缸孔1的尺寸精度为Φ 95 (+0.04,+0.02),缸孔1的硬度为HV0. 5=630,缸孔 1的有效淬硬层深为1. 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体缸孔进行了特殊要求的高频淬火处理。此种缸孔表面具有高度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能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以上实施的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孔(1)的淬火区域中淬硬点(2)共5排,一周分布10个淬硬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孔(1)的淬硬点(2)长度为14mm,深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孔(1)的尺寸精度为 Φ 95(+0. 04, +0. 02),缸孔(1)的硬度为HV0. 5=630,缸孔(1)的有效淬硬层深为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所述缸孔的表面采用高频淬火处理,缸孔的淬火区域中淬硬点共5排,一周分布10个淬硬点。所述缸孔的淬硬点长度为14mm,深度为1mm,淬火后满足硬度HV0.5=630±30,有效淬硬层深为1.0mm的要求。采用高频淬火处理的发动机气缸体缸孔,缸孔表面与发动机活塞、活塞环磨擦寿命提高约20%。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缸体缸孔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承受载荷能力强。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同时对发动机的诸多性能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
文档编号C21D9/00GK202081989SQ20112019863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侯洪川, 官玉群, 石勇, 蒋益猷, 骆旭薇, 高维进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