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88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球输送装置,用于将钢球淬火机淬火的钢球输送至回火炉回火。
背景技术
成套钢球生产线通常包括用于将棒材(也称圆钢)加热的加热炉(如中国专利ZL201120027307.2 )、用于将加热炉加热后的棒材轧制成钢球的成球机(如中国专利ZL200710023538.4Z和L201010239364.7等等)、用于将成球机轧制的钢球实施淬火的淬火机(如中国专利ZL200720131309.X和ZL200720131310.2,等等)和用于将淬火机淬火后的钢球进行回火处理的回火 炉(如中国专利ZL201010576110.4和ZL201110029183.6,等等)。由于对钢球实施淬火所用的介质为水,因此通常尽可能在靠近于成球机处的地坪上开挖淬火池,以接受来自于成球机成形的钢球,并对其淬火;又由于回火炉通常远离淬火工位,并且显著高出地坪表面,于是,淬火机与回火炉之间不仅存在较远的距离,而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较大,从而使淬火后的钢球引入回火炉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更具体地讲,用于将淬火后的钢球输送给回火炉回火的钢球输送机构的设计难度较大,因为钢球的质量大(即份量重),因而凭借常规的输送装置难以奏效。尤其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未见诸适于输送钢球的技术启示。作为结构合理的钢球输送装置,至少需要兼顾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既能有效地承载钢球,又能方便地卸除钢球;二是牵引承载钢球的帘轨运动的牵引链条与链轨的连接必须合理并且与传动轮之间的配合效果良好;三是使用寿命长并且可靠性好;四是必须确保牵引链条的牵引效果,不致以因涨力改变或称松弛而影响钢球的承运;五是整体结构简练,操作和检护方便。然而保障这些因素的措施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有相应的启示。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对钢球承载效果好并且卸球容易、牵引链条与帘轨板连接合理并且与传动轮之间配合可靠、有利于体现理想的坚固性而藉以保障使用寿命、有益于保障牵引帘轨运动的牵引链条始终满足所需的涨紧力要求而藉以体现良好的牵引效果和有便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操作与检护的钢球输送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钢球输送装置,包括一输送箱,在该输送箱的输送腔内并且位于输送箱腔的长度方向的底部铺设有耐磨板,该耐磨板为花岗岩石或大理石,并且厚度为1-3 Cm ;一位于输送箱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主传动棍,该主传动棍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主传动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的对应箱壁上,并且在该主传动棍的所述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牵引链轮,在链条牵引链轮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牵引链条配合凹腔,相邻牵引链条配合凹腔之间由第一凹槽过渡;一位于输送箱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改向传动辊,该改向传动辊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改向传动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的对应箱壁上,并且在该改向传动棍的所述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改向牵引链轮,在链条改向牵引链轮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链条配合凹腔,相邻链条配合凹腔之间由第二凹槽过渡;一组托辊,该一组托辊以间隔状态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所述的主传动辊与改向传动棍之间;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箱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并且与所述主传动辊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传动连接;一钢球承运机构,该钢球承运机构包括一对彼此并行设置的帘轨板牵引链条以及以间隔状态连接在一对帘轨板牵弓I链条之间的一组帘轨板,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中的其中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的一端套置在所述主传动辊的所述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改向传动辊的所述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上,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中的另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的一端套置在所述主传动辊的所述另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改向传动辊的所述另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上,所述的一组帘轨板的两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帘轨板牵引链条的位置各固定有一链条扣脚,链条扣脚与帘轨板牵引链条连接,并且各帘轨板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倒置的V字形,相邻帘轨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钢球的直径,所述的托辊与所述帘轨板牵引链条接触,其中:所述的改向传动辊的所述一端以及所述另一端的改向传动辊轴头各转动地支承在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上,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移动地设置在导轨上,而导轨设置在所述输送箱的箱壁上,并且在输送箱的箱壁上配设有调整螺杆座,在调整螺杆座上螺纹配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与所述改向传动棍轴头支承轴承座连接,所述的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由循环连接的链节构成,链节的形状呈O型,并且与所述的牵引链条配合凹腔以及链条配合凹腔相嵌配合。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第一、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电机固定在减速箱座上,而减速箱座固定在所 述输送箱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第一传动轮固定在减速箱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而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所述主传动辊的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辊头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链轮,所述的传动带为链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帘轨板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了英文字母的倒置的V字形,因而不仅具有对钢球良好的取载效果,而且有利于卸出钢球;由于帘轨板通过其上的链条扣脚与帘轨板牵引链条连接,因而能保障帘轨板牵引链条对帘轨板的牵引效果,并且由于一对帘轨板牵弓I链条同时与一对链条牵弓I链轮以及链条改向牵引链轮连接,因而传动配合可靠;由于整个钢球承运机构的结构合理,因而具有良好的坚固性并且能保障良好的使用寿命;由于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座可以调整,因而能使改向传动辊确保对帘轨板牵引链条的张力,以确保对帘轨板的牵引效果;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可方便操作和检护。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主传动辊与钢球承运机构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在图1中,给出了一输送箱I,该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优选是不封闭的,并且该输送箱I的一端的上部构成为入球口 12,藉由该入球口 12上配设的导球槽121 (图3示)将来自于淬火机构的淬火后的钢球7 (图3示)引入下面还要详述的钢球承运机构6。在输送箱I的另一端的端面部位配置有一卸球斗13,以及在输送箱I的输送箱腔11的底部铺设有耐磨板111,在本实施例中,耐磨板111使用表面光洁的花岗岩石或者大理石,并且厚度优选为1-3 Cm,较好地为1.5-2.5 Cm,最好为2 Cm(本实施例为2 Cm)。给出了一主传动辊2,该主传动辊2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21各通过主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211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的对应箱壁上,在该主传动辊2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牵引链轮22,在链条牵引链轮22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入于轮缘表面的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相邻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之间由第一凹槽2211过渡。给出了一改向传动棍3,该改向传动棍3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改向传动棍轴头31各通过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的对应箱壁上,在该改向传动棍3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在链条改向牵引链轮 32的轮缘上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入于轮缘表面的功用以及形状与前述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相同的链条配合凹腔321,相邻链条配合凹腔321之间由第二凹槽3211过渡。为了保障改向传动轮3对下面将要说明的钢球承运机构6的张力或称涨紧效果,因此在输送箱I的前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对应箱壁上(夕卜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的位置设置有调整螺杆座14,在该调整螺杆座14上螺纹配设有一调整螺杆141,并且将调整螺杆141与前述的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连接,而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可移动地配设在输送箱I的外壁上的导轨15上。通过对调整螺杆141的操作而可改变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的位置(在导轨15上移动),从而使改向传动辊3的位置改变,以保障对钢球承运机构6的张力调整效果。给出了一组托辊4,该组托辊4在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各托辊4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托辊轴头41通过托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对应箱壁上。由图所不,一组托棍4位于前述的主传动棍2与改向传动棍3之间。请重点见图1,给出了一动力传动机构5,该动力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减速箱52、第一、第二传动轮53、54和传动带55,电机51与减速箱5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52连同电机51固定在减速箱座521上,而减速箱座521固定在前述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的减速箱座固定板16上,第一传动轮53固定在减速箱52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522上,第二传动轮54固定在前述主传动辊2的所述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21上(第二传动轮54也可以与主传动辊2的前述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21固定,但是需将减速机52连同电机51变换180°的角度),传动带55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53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54上。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传动轮53和第二传动轮54均使用链轮,相应地,传动带55使用传动链条。仍见图1和图2,上面提及的钢球承运机构6包括一对彼此并行设置的帘轨板牵引链条61和一组以间隔状态连接在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之间的一组帘轨板62,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中的其中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61的一端套置在前述主传动辊2的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前述改向传动辊3的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上,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中的另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61的一端套置在主传动辊2的前述另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改向传动辊3的前述另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上。由图所示,一组帘轨板62的两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的位置各固定有一链条扣脚621,链条扣脚621与帘轨板牵引链条61。帘轨板62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英文字母的V字形,相邻帘轨板62之间的间隔距离应小于前述钢球7的直径。前述的托辊4与帘轨板牵引链条61接触。由图2所示,前述的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均由循环连接的犹如日常船舶所用的锚链的链节611构成,并且链节611的形状呈0型(即英文字母的0字形),藉由链节611与前述的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以及链条配合凹腔321相嵌配合。由图2所示可知,在对钢球7输送时,钢球7位于两相邻的帘轨板62之间,帘轨板62的这种结构不仅对钢球7具有良好的承运效果,而且卸球方便。前述的帘轨板牵引链条61的链节呈椭圆形,也可称为0型链节,并且与前述的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以及链条配合凹腔321相嵌合。应用例: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如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所述,由于回火炉的位置显著高于淬火位置,因此在使用时对输送箱I配以一个倾斜支架17,前述的卸料斗13朝向回火炉,淬火后的钢球7从导球槽121导入钢球取运机构6的帘轨板62上,此时在动力传动机构5的电机51的工作下,由电机51带动减速箱52,由减速箱52减速后经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522带动第一传动轮53,经传动带55带动第二传动轮54,由第二传动轮54带动主传动辊2运动,从而使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61连同帘轨板62周而复始地在主传动辊2与改向传动辊3之间运动,将帘轨板62上的钢球7卸入卸球斗13,由卸球斗13引入回火炉。在该过程中,为了防止磨损输送箱1,因此由铺设在输送箱腔11的底部的耐磨板111(石板,并且优选为大理石板)与帘轨板62接触(图3示)。
`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完成了发明任务并且全面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因而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送箱(I),在该输送箱(I)的输送腔(11)内并且位于输送箱腔(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铺设有耐磨板(111),该耐磨板(111)为花岗岩石或大理石,并且厚度为1-3 cm;—位于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主传动辊(2),该主传动辊(2)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21)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对应箱壁上,并且在该主传动辊(2)的所述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牵引链轮(22),在链条牵引链轮(22)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相邻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之间由第一凹槽(2211)过渡;一位于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改向传动棍(3),该改向传动棍(3)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改向传动棍轴头(31)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对应箱壁上,并且在该改向传动辊(3)的所述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构成有一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在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链条配合凹腔(321),相邻链条配合凹腔(321)之间由第二凹槽(3211)过渡;一组托辊(4),该一组托辊(4)以间隔状态转动地支承在输送箱(I)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所述的主传动辊(2)与改向传动辊(3)之间;一动力传动机构(5),该动力传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输送箱(I)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并且与所述主传动辊(2)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轴头(21)传动连接;一钢球承运机构(6),该钢球承运机构(6)包括 一对彼此并行设置的帘轨板牵引链条(61)以及以间隔状态连接在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1)之间的一组帘轨板(62),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1)中的其中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1)的一端套置在所述主传动辊(2)的所述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改向传动辊(3)的所述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上,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1)中的另一根帘轨板牵引链条¢1)的一端套置在所述主传动辊(2)的所述另一端的链条牵引链轮(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改向传动辊(3)的所述另一端的链条改向牵引链轮(32)上,所述的一组帘轨板¢2)的两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帘轨板牵引链条¢1)的位置各固定有一链条扣脚¢21),链条扣脚¢21)与帘轨板牵引链条(61)连接,并且各帘轨板¢2)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倒置的V字形,相邻帘轨板(6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钢球(7)的直径,所述的托辊⑷与帘轨板牵引链条(61)接触,其中:所述的改向传动辊(3)的所述一端以及所述另一端的改向传动辊轴头(31)各转动地支承在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上,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移动地设置在导轨(15)上,而导轨(15)设置在所述输送箱⑴的箱壁上,并且在输送箱⑴的箱壁上配设有调整螺杆座(14),在调整螺杆座(14)上螺纹配设有调整螺杆(141),调整螺杆(141)与所述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311)连接,所述的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1)由循环连接的链节(611)构成,链节(611)的形状呈O型,并且与所述的牵引链条配合凹腔(221)以及链条配合凹腔(321)相嵌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减速箱(52)、第一、第二传动轮(53、54)和传动带(55),电机(51)与减速箱(5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52)连同电机(51)固定在减速箱座(521)上,而减速箱座(521)固定在所述输送箱(I)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部,第一传动轮(53)固定在减速箱(52)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522)上,传动带(55)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5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54)上,而第二传动轮(54)固定在所述主传动辊(2)的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的主传动辊辊头(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轮(53)和第二传动轮(54)均为链轮,所述 的传动带(55)为链条。
全文摘要
一种钢球输送装置,属于输送机械领域。包括输送箱,在输送腔内设耐磨板;主传动辊,支承在输送箱的箱壁上,两端各构成链条牵引链轮;改向传动辊,支承在输送箱的箱壁上,两端各构成链条改向牵引链轮;一组托辊,支承在输送箱的中部;动力传动机构,设在输送箱的顶部;钢球承运机构,包括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以及一组帘轨板,改向传动辊支承在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上,改向传动辊轴头支承轴承座设在导轨上,导轨设在输送箱的箱壁上,在输送箱的箱壁上设调整螺杆座,在调整螺杆座上设调整螺杆,一对帘轨板牵引链条由循环连接的链节构成。有利于卸出钢球;传动配合可靠;坚固性好,寿命长;确保对帘轨板的牵引效果;结构简练,方便操作和检护。
文档编号C21D9/36GK103205554SQ20131011893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陈刚 申请人:常熟市非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