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330979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具体如下:压铸模的上模和下模形成模腔,模腔内连接有一长而细的空心钢管;空心钢管的表面打磨光滑;空心钢管内填实干燥的散状铬铁矿砂,利用铬铁矿砂耐高温特性,及高温钢水遇冷铁凝固结壳,使空心钢管只熔化浅表面而空心钢管的内腔保持完整形状原理,根据孔径大小,选择空心钢管,直接放于模腔相应的位置,浇注结束后,空心钢管直接镶嵌在铸件中,而空心钢管内填实干燥的铬铁矿砂,轻轻一捅就下来了,铸件中即形成长而细的孔。本发明针对大型铸件中的长而细的孔再也不用担心钢包砂而无法做出来,而且成本低,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也节约了加工工时,经济效益高。
【专利说明】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背景技术】
[0002]铸造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直径小、长度长的孔,现有技术中,孔直径过小就不直接在铸造中铸出来,而是采用二次加工的方法加工出来,对于孔直径大的采用整体粘砂方式,但这样做出时很容易整体粘砂,还有一种办法是直接用氧熔棒烧出孔,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浪费材料,因为氧熔棒烧的过程中,铸件很容易产生裂纹而严重影响铸件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实用的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压铸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所述模腔3内连接有一长而细的空心钢管4,所述空心钢管4的两端分别与上模I和下模2相连接;所述空心钢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与进入模腔3的高温钢水紧密接触;所述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散状铬铁矿砂5,利用铬铁矿砂耐高温特性,及高温钢水遇冷铁凝固结壳,使空心钢管4只熔化浅表面而空心钢管4的内腔保持完整形状原理,根据孔径大小,选择相应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钢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应的位置,浇注结束后,空心钢管4直接镶嵌在铸件中,而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铬铁矿砂5,轻轻一捅就下来了,铸件中即形成长而细的孔。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大型铸件中的长而细的孔再也不用担心钢包砂而无法做出来,而且又不花费多少成本,质量也得到了保证,相应的也节约了加工工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具体如下:压铸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模腔3内连接有一长而细的空心钢管4,空心钢管4的两端分别与上模I和下模2相连接;空心钢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与进入模腔3的高温钢水紧密接触;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散状铬铁矿砂5,利用铬铁矿砂耐高温特性,及高温钢水遇冷铁凝固结壳,使空心钢管4只熔化浅表面而空心钢管4的内腔保持完整形状原理,根据孔径大小,选择相应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钢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应的位置,浇注结束后,空心钢管4直接镶嵌在铸件中,空心钢管4可以加工去除,也可直接形成内孔,而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铬铁矿砂5,轻轻一捅就下来了,铸件中即形成长而细的孔。
【权利要求】
1.一种铸件中长而细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压铸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所述模腔(3)内连接有一长而细的空心钢管(4),所述空心钢管(4)的两端分别与上模(I)和下模(2)相连接;所述空心钢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与进入模腔(3)的高温钢水紧密接触;所述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散状铬铁矿砂(5),利用铬铁矿砂耐高温特性,及高温钢水遇冷铁凝固结壳,使空心钢管(4)只熔化浅表面而空心钢管(4)的内腔保持完整形状原理,根据孔径大小,选择相应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钢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应的位置,浇注结束后,空心钢管(4)直接镶嵌在铸件中,而空心钢管(4)内填实干燥的铬铁矿砂(5),轻轻一捅就下来了,铸件中即形成长而细的孔。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3736974SQ20141003911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李章新, 陈忠振, 郑建斌, 陈忠霆, 张志清, 张祥, 张小华, 卢梦思 申请人: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