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787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进水软管、出水软管、跨层软管、进水端三通管、出水端三通管、上层三通管和下层三通管,进水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下层三通管的支管,另一端与从进水端三通管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进水端共同固定连接在进水端三通管的主管的一端;出水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上层三通管的支管,另一端与从出水端三通管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出水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出水端三通管的主管的一端;跨层软管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层三通管的主管和下层三通管的主管。本实用新型装置连接简便,通用性好,大幅减少了连接耗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壁,特别是一种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高炉软水密闭循环系统在冷却壁内冷却水管发生损坏时必须休风处理,此时一般需要在原有冷却壁水管内穿入一根波纹管进行穿管修复。波纹管插入冷却壁后,需要与上下层冷却壁进出水管道进行连接,此时一般采用钢管全焊接方式连接管道。此种方式受尺寸偏差、作业空间所限管道对接难度大,作业现场管道密布,空间狭窄,全方位多点焊质量难保证,常需反复补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处理时间长,一般需要8—10小时。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连接处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耗时短、劳动强度低的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 |101|装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波纹管、进水软管、出水软管、跨层软管、进水端三通管、出水端三通管、上层三通管和下层三通管,波纹管两端分别称为波纹管进水端与波纹管出水端;进水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下层三通管的支管,另一端与从进水端三通管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进水端共同固定连接在进水端三通管的主管的一端,波纹管与进水软管连通并与进水端三通管不连通;出水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上层三通管的支管,另一端与从出水端三通管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出水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出水端三通管的主管的一端,波纹管与出水软管连通并与出水端三通管不连通;跨层软管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层三通管的主管和下层三通管的主管。跨层软管通过上层三通管和下层三通管分别连接至上层冷却壁和下层冷却壁,可避免波纹管压力过大,当波纹管在使用中因结垢等原因发生堵塞时,跨层软管还可保证上层冷却壁不断水。进行穿管修复连接时,波纹管需从受损冷却壁上的原进水管口穿入冷却壁,并从受损冷却壁上的原出水管口穿出,进水端三通管、出水端三通管、上层三通管、下层三通管分别焊接或法兰连接到原进水管口、原出水管口、上层冷却壁上的上层进水管、下层冷却壁上的下层出水管上。
[0006]为便于拆接管道与三通,进一步缩短穿管修复连接时间,进水软管、出水软管、跨层软管与相应的三通管之间可采用快速接头式连接。
[0007]穿管完成后,需从灌浆孔(即进水端三通管和出水端三通管的支管)灌入导热性强的耐火材料,灌浆完毕后需封闭灌浆孔。为便于灌浆操作时方便地切换灌浆孔开关状态,可在出水端三通管和进水端三通管的支管上分别设置一个阀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装置连接简便、焊接作业少,因此可大幅缩短连接耗时,显著缩短现场作业工作量;2、采用软管可避免出现因冷却壁管口位置变化带来的管道长度不合问题,无需重新适配管道,进一步缩短了连接耗时,并可在不同的冷却壁修复过程中通用;3、设置跨层软管可保证波纹管堵塞时上层冷却壁的供水,提高了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连接波纹管两端的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2]其中:波纹管1、进水软管2、出水软管3、跨层软管4、进水端三通管5、出水端三通管6、上层三通管7、下层三通管8、波纹管进水端9、波纹管出水端10、原进水管口 11、原出水管口 12、上层进水管13、下层出水管14、受损冷却壁15、上层冷却壁16、下层冷却壁17、阀门18、环形平台19、接头管20、螺母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1、进水软管2、出水软管3、跨层软管4、进水端三通管5、出水端三通管6、上层三通管7和下层三通管8,波纹管1两端分别称为波纹管进水端9与波纹管出水端10。进水软管2的一端连接至下层三通管8的支管上;波纹管进水端9从进水端三通管5的主管内部穿出,通过圆环密封片卡在进水端三通管5的主管的一端内侧的环形平台19上(该环形平台19相当于进水端三通管5的主管端管口内径略扩大而外径不变,并使此处的壁厚缩小);进水软管2另一端连接有接头管20,接头管20的尾部伸入环形平台19上并与波纹管1连通,再将波纹管1、接头管20通过套在接头管20上的螺母21紧固在进水端三通管5上。出水软管3的一端连接至上层三通管7的支管,另一端与从出水端三通管6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出水端10共同固定连接在出水端三通管6的主管的一端,其具体连接方式与波纹管进水端9处一致,不再赘叙;跨层软管4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层三通管7的主管和下层三通管8的主管。为便于拆接管道与三通,进一步缩短穿管修复连接时间,进水软管2、出水软管3、跨层软管4与相应的三通管之间均采用丝扣快速接头连接。出水端三通管6和进水端三通管5的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18,便于灌浆操作时方便地切换灌浆孔开关状态。
[0015]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连接冷却壁时的示意图,进行穿管修复连接时,波纹管1需从受损冷却壁15上的原进水管口 11穿入受损冷却壁15,并从受损冷却壁15上的原出水管口 12穿出,进水端三通管5焊接至原进水管口 11,出水端三通管6焊接至原出水管口 12,上层三通管7焊接至上层冷却壁16上的上层进水管13,下层三通管8焊接至下层冷却壁17上的下层出水管14。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I)、进水软管(2)、出水软管(3)、跨层软管(4)、进水端三通管(5)、出水端三通管¢)、上层三通管(7)和下层三通管(8),所述波纹管(I)两端分别称为波纹管进水端(9)与波纹管出水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软管(2)的一端连接至下层三通管(8)的支管,另一端与从进水端三通管(5)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进水端(9)共同固定连接在进水端三通管(5)的主管的一端,所述波纹管(I)与进水软管(2)连通并与进水端三通管(5)不连通; 所述出水软管(3)的一端连接至上层三通管(7)的支管,另一端与从出水端三通管(6)主管内部穿出的波纹管出水端(10)共同固定连接在出水端三通管(6)的主管的一端,所述波纹管(I)与出水软管(3)连通并与出水端三通管(6)不连通; 所述跨层软管(4)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层三通管(7)的主管和下层三通管(8)的主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软管(2)、出水软管(3)、跨层软管(4)与相应的三通管之间均为快速接头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壁穿管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三通管(6)和进水端三通管(5)的支管分别连接有阀门(18)。
【文档编号】C21B7/10GK204138682SQ201420656357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玮, 席强华, 苏明, 叶润, 蔡大清, 容德刚, 余聪, 朱光强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