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石墨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30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石墨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石墨舟,组合石墨舟组合形成的整体呈中空圆柱形,由可拆分的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组成,所述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各部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圆筒的数量至少为1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通用互换性、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组合石墨舟。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石墨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一种用于硬质合金真空烧结工艺的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钒氮合金等高温固相材料制备的真空烧结工艺的组合石墨舟。

【背景技术】
[0002]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钒氮合金等真空烧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烧结工艺,即将合格的压坯装入石墨舟皿内,然后将装好产品的石墨舟皿按上下堆叠的方式装入炉内,抽真空紅彡口 ?
[0003]常用的石墨舟采用石墨棒材,经整体掏挖而成。这种方式制备石墨舟浪费了大量贵重石墨材料,使得石墨舟的制造成本保持在很闻的状态。另一方面,整体掏挖而成的石墨舟在使用过程中如损坏,需整体更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通用互换性、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组合石墨舟。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组合石墨舟,组合石墨舟组合形成的整体呈中空圆柱形,由可拆分的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组成,所述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上开有通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顶盖、圆筒、和底板各部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顶盖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底板呈凸台形,顶部外侧设有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顶盖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圆筒顶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底板呈凹台形,顶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顶盖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底板呈圆盘状,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的数量至少为I个。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I)本实用新型将整体掏挖成型的石墨舟拆分为四个部分,然后四个部分进行组合。在制造各个部分时,可充分利用加工其他石墨件所剩余的边角余料,制成石墨舟的标准部件。组合后使用,可节约石墨材料,降低石墨舟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制成标准部件,具备通用互换功能,当组合石墨舟损坏时,仅仅只需更换损坏部位的部件,降低了企业的使用成本,延长了石墨舟的使用寿命;
[0014]2)组合石墨舟的各个标准部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能保证组合石墨舟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0015]3)设置有三种形式的底板结构,圆盘形的底板的螺纹在四周,加工方便;凸形底板的螺纹在凸台上方,方便安装操作;凹台行底面能对保护底板内螺纹且方便组合安装,可根据生产以及使用要求情况选用不同的底板结构以及与底板配合使用的圆筒及开口顶盖;
[0016]4)通过改变圆筒的数量可实现组合石墨舟容量的变化,以适应企业生产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整体石墨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图1是由石墨棒料经整体掏挖而成的整体石墨舟,石墨舟体侧壁和底部开有通气孔4。由于采用整体掏挖成型,浪费大量的石墨材料,造成整体石墨舟制造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一点损坏则整个整体石墨舟就需更换,增加了企业的使用成本。
[0025]如2所示的一种组合石墨舟,整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从上至自下,依次可拆分为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4。如图3所示,开口顶盖I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圆筒2的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与开口顶盖I底部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设有内螺纹。底板3呈圆盘形,四周外侧设有外螺纹。圆筒2的数量为两个。使用时,开口顶盖1、两个圆筒2、和底板3之间通过相互配合螺纹旋紧形成组合石墨舟。当组合石墨舟发生损坏时,更换损坏的开口顶盖1、圆筒2、或底板3,重新旋紧即可重新使用。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4所示的一种组合石墨舟,整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从上至自下,依次可拆分为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4。开口顶盖I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圆筒2的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与开口顶盖I底部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设有内螺纹。底板3呈凸台形,上部四周外侧设有外螺纹。圆筒2的数量为两个。使用时,开口顶盖1、两个圆筒2、和底板3之间通过相互配合螺纹旋紧形成组合石墨舟。当组合石墨舟发生损坏时,更换损坏的开口顶盖1、圆筒2、或底板3,重新旋紧即可重新使用。
[0028]实施例三
[0029]如5所示的一种组合石墨舟,整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从上至自下,依次可拆分为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开口顶盖1、圆筒2、和底板3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4。开口顶盖I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圆筒2的顶部内侧边缘处设有与开口顶盖I底部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底部外侧边缘设有外螺纹。底板3呈凹台形,上部四周内侧设有内螺纹。圆筒2的数量为两个。使用时,开口顶盖1、两个圆筒2、和底板3之间通过相互配合螺纹旋紧形成组合石墨舟。当组合石墨舟发生损坏时,更换损坏的开口顶盖1、圆筒2、或底板3,重新旋紧即可重新使用。
[0030]本实用新型的益处是:
[0031]I)本实用新型将整体掏挖成型的石墨舟拆分为四个部分,然后四个部分进行组合。在制造各个部分时,可充分利用加工其他石墨件所剩余的边角余料,制成石墨舟的标准部件。组合后使用,可节约石墨材料,降低石墨舟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制成标准部件,具备通用互换功能,当组合石墨舟损坏时,仅仅只需更换损坏部位的部件,降低了企业的使用成本,延长了石墨舟的使用寿命;
[0032]2)组合石墨舟的各个标准部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能保证组合石墨舟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0033]3)设置有三种形式的底板结构,圆盘形的底板的螺纹在四周,加工方便;凸形底板的螺纹在凸台上方,方便安装操作;凹台行底面能对保护底板内螺纹且方便组合安装,可根据生产以及使用要求情况选用不同的底板结构以及与底板配合使用的圆筒及开口顶盖;
[0034]4)通过改变圆筒的数量可实现组合石墨舟容量的变化,以适应企业生产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组合石墨舟组合形成的整体呈中空圆柱形,由可拆分的开口顶盖(I)、圆筒(2)、和底板(3)组成,所述开口顶盖(I)、圆筒(2)和底板(3)上开有通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顶盖(I)、圆筒(2)、和底板(3)各部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顶盖(I)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2)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底板(3)呈凸台形,顶部外侧设有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顶盖(I)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圆筒(2)顶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底板(3)呈凹台形,顶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顶盖(I)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2)顶部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螺纹,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底板(3)呈圆盘状,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石墨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的数量至少为I个。
【文档编号】B22F3/10GK204262351SQ201420701375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平俊, 张元春, 李中恒, 李天波 申请人:四川展祥特种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