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毡保温筒外圆磨削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16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毡保温筒外圆磨削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碳毡保温筒外圆磨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碳毡是由聚丙烯腈基、黏胶基或沥青基纤维织造成毡,经碳化制成的一类材料。碳毡既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不熔融等特性,又具有纤维材料的柔软性与弹性。碳毡的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低,被广泛应用于真空炉、非氧化气氛的高温炉、高温感应炉和真空镀膜炉等的保温构件。

普通软碳毡的厚度为5~15mm,为了使碳毡达到要求的保温层厚度,必须将5~15mm的碳毡裁剪包裹数层制成固化碳毡,层与层之间用树脂进行粘接,然后碳化、高温处理。

现有技术制作的碳毡保温筒有不加工外圆的,也有加工外圆的;没加工外圆的保温筒外观较差,尺寸偏差比较大,直径尺寸通常达±15mm;加工外圆的保温筒通常采用通用车床加工,由于碳毡保温筒质地比较软,装夹找中心很不方便,劳动效率也较低;碳毡保温筒的外观及尺寸偏差(直径尺寸±6mm)相比未加工的虽有所改善,但还是难以达到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直径尺寸偏差达±3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并可提高保温筒外圆尺寸精度,且可实现保温筒外圆尺寸稳定的碳毡保温筒外圆磨削加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毡保温筒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包括机架、进刀支架、进给机构、支撑轮组件两组;所述两组支撑轮组件平行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架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Ⅰ与所述支撑轮组件相连;所述进刀支架上设有磨辊和马达,所述马达通过传动装置Ⅱ与所述磨辊相连,在所述机架与所述进刀支架底部之间设有直线轴承;所述进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与所述进刀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进给机构实现所述进刀支架在所述机架上移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支撑轮轴、支撑轮和端部轴承座机轴承,所述支撑轮安装在所述支撑轮轴上,且可以沿所述支撑轮轴的轴向移动,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碳毡保温筒的装夹。

进一步,所述碳毡保温筒安装在圆柱形模具的外圆上,所述圆柱形模具连同其上的所述碳毡保温筒安装在所述支撑轮上,装夹的时候实现碳毡保温筒自动找中心。

进一步,在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圆柱形模具接触的圆柱面上设置有网纹滚花,以增大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圆柱形模具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圆柱形模具转动时打滑。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Ⅰ为链轮链条传动装置,所述支撑轮组件端部设置有链轮,所述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链轮,链轮与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Ⅱ为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磨辊的端部设置有皮带轮,所述马达的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与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条连接,实现马达驱动磨辊高速转动。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工业型材拼装结构或焊接框架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给机构为丝杆进给机构,所述丝杆进给机构的端部设置有手轮,通过旋转手轮实现进刀支架进刀与退刀。

进一步,所述磨辊的工作面上镀有耐磨颗粒金刚砂或二氧化硅颗粒,所述金刚砂或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40-100目。

进一步,在所述磨辊的下方还设置有除尘装置。

本发明装置运转方式:调整支撑轮间的间隙以适应模具→将圆柱形模具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安装在所述支撑轮上→启动电机,圆柱形模具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在支撑轮上转动→启动马达,带动磨辊高速转动→转动手轮,进刀支架向保温筒滑动,当磨辊接触保温筒表面开始磨削加工保温筒外圆→加工至要求外径尺寸,退回进刀支架,停止马达和电机→取下圆柱形模具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脱模,测量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用本发明装置磨削加工碳毡保温筒外圆,装夹方便,自动找中心,生产效率较高;

(2)本发明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磨削效率高,设备操作和维护简便,加工成的碳毡保温筒外圆尺寸偏差小(≤3mm),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持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装置包括机架1、进刀支架2、进给机构3、支撑轮组件4两组;所述两组支撑轮组件4平行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通过传动装置Ⅰ44与所述支撑轮组件4相连;所述进刀支架2上设有磨辊21与马达24,所述马达24通过传动装置Ⅱ23与所述磨辊21相连,在所述机架1与所述进刀支架2底部之间设有直线轴承22;所述进给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与所述进刀支架2之间,通过所述进给机构3实现所述进刀支架2在所述机架1上移动。

所述支撑轮组件4包括支撑轮轴41、支撑轮42和端部轴承座机轴承43,所述支撑轮42安装在所述支撑轮轴41上且可以沿所述支撑轮轴41的轴向移动,以适用不同高度的碳毡保温筒51的装夹。

所述碳毡保温筒51安装在圆柱形模具5的外圆上,所述圆柱形模具5连同其上的所述碳毡保温筒51安装在所述支撑轮42上,装夹的时候实现碳毡保温筒51自动找中心。

为了增大所述支撑轮42与所述圆柱形模具5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圆柱形模具5转动时不打滑,所述支撑轮42与所述圆柱形模具5接触的圆柱面421上设置有网纹滚花。

所述传动装置Ⅰ44为链轮链条传动装置,所述所述支撑轮组件4端部设置有链轮,所述电机11的传动轴端部设置有链轮,链轮与链轮间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Ⅱ23为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磨辊21端部设置有皮带轮,所述马达24的传动轴端部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与皮带轮间通过皮带条连接,实现马达24驱动磨辊21高速转动。

所述机架1为工业型材拼装结构。

所述进给机构3为丝杆进给机构,所述丝杆进给机构的端部设置有手轮31,通过旋转手轮31实现进刀支架2进刀与退刀。

所述磨辊21的工作面上镀有金刚砂(SiC)颗粒,所述金刚砂颗粒的粒径为80目;在所述磨辊21的下方还设置有除尘装置。

以下加工外径为101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的碳毡保温筒51外圆产品,毛坯尺寸外径为1025-104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

本实施例装置运转方式:调整支撑轮42间的间隙以适应圆柱形模具5→将圆柱形模具5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51安装在所述支撑轮42上→启动电机11,圆柱形模具5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51在支撑轮42上转动→启动马达,带动磨辊21高速转动→转动手轮31,进刀支架2向碳毡保温筒51滑动,当磨辊21接触碳毡保温筒51表面开始磨削加工碳毡保温筒51外圆→加工至要求外径尺寸1015mm,退回进刀支架2,停止马达和电机11→取下圆柱形模具5连同其上的碳毡保温筒51,脱模,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1.0mm。统计装夹、拆卸及磨削加工时间为25min,传统车床车削加工同样碳毡保温筒51,装夹、拆卸及车削加工时间为3h30min,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6.0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机架1为型材焊接框架结构;所述磨辊的工作面上镀有耐磨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100目。

加工外径为101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的碳毡保温筒51外圆产品,毛坯尺寸外径为1025-104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

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0.8mm。统计装夹、拆卸及磨削加工时间为30min,传统车床车削加工同样碳毡保温筒51,装夹、拆卸及车削加工时间为3h30min,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5.0mm。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机架1为型材焊接框架结构;所述磨辊的工作面上镀有耐磨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40目。

加工外径为101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的碳毡保温筒51外圆产品,毛坯尺寸外径为1025-1045mm,内径为940mm,高度为600mm。

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1.5mm。统计装夹、拆卸及磨削加工时间为22min,传统车床车削加工同样碳毡保温筒51,装夹、拆卸及车削加工时间为3h30min,测量尺寸:外径尺寸为1015±5.0mm。

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