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73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属于湿法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主要炼锌方法是湿法炼锌,80%以上的原生锌锭是通过湿法炼锌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对于共伴生有价金属的锌矿资源,在炼锌的同时,回收利用共伴生有价金属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现有的炼锌系统,锌精矿经过氧压浸出作业后产出的氧压浸出液pH一般为0.99~1.21(3~5g/L),均采用一步中和沉铟的方式富集和分离铟,即采用中和剂(如锌焙砂、氧化锌烟尘、消石灰、碳酸钙粉等)将初始pH=0.99~1.21的氧压浸出液升至pH=4.0~4.5,具体反应如[1]~[6]所示:

A、焙砂或氧化锌烟尘

H2SO4+ZnO=ZnSO4+H2O [1]

H2SO4+PbO=PbSO4↓+H2O [2]

Fe2(SO4)3+3ZnO+(n+3)H2O=2Fe(OH)3·nH2O+3ZnSO4 [3]

Fe2(SO4)3+3PbO+3H2O=2Fe(OH)3+3PbSO4 [4]

在中和反应中,中和所形成的PbSO4和水解产生的胶体Fe(OH)3会包裹中和剂,造成中和剂的利用率降低。

B、消石灰或碳酸钙粉作为中和剂:

H2SO4+Ca(OH)2=CaSO4↓+2H2O [5]

H2SO4+CaCO3=CaSO4↓+H2O+CO2↑ [6]

无论采用何种中和剂,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溶液pH逐渐升高,当pH达到3后,铟离子水解,以In(OH)3沉淀的形式入渣,铟富集在中和沉铟渣中实现分离,具体反应如[7]所示:

In3++3H2O=In(OH)3+3H+ [7]

采用一步中和沉铟工艺存在如下缺点:

(1)在中和反应中,中和所形成的PbSO4、CaSO4和水解产生的胶体Fe(OH)3会包裹中和剂,造成中和剂的利用率降低;而对于pH=0.99~1.21的氧压浸出液,通过加入中和剂控制pH至pH=3.0的过程中,该阶段中和剂耗酸并产出渣而铟离子却未发生水解,因此一步中和沉铟工艺产出的铟渣渣量大、含铟品位较低(仅700~800g/t左右);

2)产出的铟渣送酸浸作业,所产出的铟酸浸滤液[In3+]过低(仅200mg/L左右),严重影响铟的回收率和铟回收正常作业;

3)当一段浸出液酸度过高时,导致铟渣渣量进一步变大、含铟品位更低,铟回收作业无法维系,铟渣无法快速外排,直接威胁炼锌系统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其包括步骤1)预中和,步骤2)中和沉铟,步骤3)铟渣酸洗,步骤4)脱硅澄清,步骤5)萃取,步骤6)置换;其中:

所述步骤1)预中和:在氧压浸出液中加入中和剂,常压搅拌2~2.5h,搅拌速度为50~70r/min,当所述氧压浸出液的酸度达到pH=2.5~3.0时,浓密分离得到预中和后液和预中和底流,所述预中和底流返回到锌精矿中进行氧压浸出;

所述步骤2)中和沉铟:在所述预中和后液中加入所述中和剂,常压搅拌2~3h,搅拌速度为50~70r/min,当所述预中和后液的酸度达到pH=4.2~4.5时,浓密分离得到中和沉铟后液和中和沉铟渣,所述沉铟后液用于置换沉铜;

所述步骤3)铟渣酸洗:将所述中和沉铟渣与浓度为160~180g/L的H2SO4按照液固比3~5:1混合,液固比定义为液体的体积(m3):固体的重量(t),升温并常压搅拌2.5~3h,搅拌速度为50~70r/min,反应温度>90℃,浓密分离得到铟酸浸出液和沉铟废渣;

所述步骤4)脱硅澄清:在所述铟酸浸出液中加入Fe粉和活性炭,在常温下将溶液中Fe3+还原成Fe2+,Fe2+在后续萃取操作时,不易进入有机相,从而减少Fe3+对萃取操作的负面作用;Fe粉加入量依据铟酸浸出液含酸量和[Fe3+]确定,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其理论加入量,实际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1~1.2倍;活性炭加入量为1~5kg/m3铟酸浸出液;加入活性炭,可以起脱硅除杂效果,不加活性炭,萃取时容易发生乳化现象,无法继续正常作业;常压搅拌2.5~3.5h,搅拌速度为80~100r/min,反应温度为50~70℃,得到脱硅后液;

所述步骤5)萃取:将所述脱硅后液与萃取液进行按照体积比4~5:1混合进行萃取,所述萃取液为体积比为3:7的P204和200#磺化煤油混合液,萃取后得到负载有机相;

萃取后的负载有机相与浓度为6~10mol/L的HCl以体积比25~30:1混合进行反萃,得到反萃后液;

所述步骤6)置换:在所述反萃后液中加入锌片,置换温度<60℃,反应时间为72~120h,得到海绵铟。

进一步的,所述中和剂为锌焙砂、氧化锌、消石灰或碳酸钙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对含铟氧压浸出渣进行预中和-中和沉铟-铟渣酸洗-脱硅澄清-萃取-置换,得到海绵铟,中和沉铟后得到的铟渣量小,含铟品味高,达到了2700~3000g/t,铟的回收率提高到85%以上,有利于后续的铟渣酸洗、脱硅澄清、萃取和置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其包括步骤1)预中和,步骤2)中和沉铟,步骤3)铟渣酸洗,步骤4)脱硅澄清,步骤5)萃取,步骤6)置换;其中:

步骤1)预中和:在氧压浸出液中加入锌焙砂,常压搅拌2h,搅拌速度为70r/min,当氧压浸出液的酸度达到pH=2.5~3.0时,浓密分离得到预中和后液和预中和底流,预中和底流返回到锌精矿中进行氧压浸出;

步骤2)中和沉铟:在预中和后液中加入锌焙砂,常压搅拌23h,搅拌速度为70r/min,当预中和后液的酸度达到pH=4.2~4.5时,浓密分离得到中和沉铟后液和中和沉铟渣,沉铟后液用于置换沉铜;

步骤3)铟渣酸洗:将中和沉铟渣与浓度为160g/L的H2SO4按照液固比5:1(液固比定义为液体的体积(m3):固体的重量(t))混合,升温并常压搅拌2.5h,搅拌速度为70r/min,反应温度>90℃,浓密分离得到铟酸浸出液和沉铟废渣;

步骤4)脱硅澄清:在铟酸浸出液中加入Fe粉和活性炭,在常温下将溶液中Fe3+还原成Fe2+,Fe2+在后续萃取操作时,不易进入有机相,从而减少Fe3+对萃取操作的负面作用;Fe粉加入量依据铟酸浸出液含酸量和[Fe3+]确定,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其理论加入量,实际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1倍;活性炭加入量为1kg/m3铟酸浸出液;加入活性炭,可以起脱硅除杂效果,不加活性炭,萃取时容易发生乳化现象,无法继续正常作业;常压搅拌2.5h,搅拌速度为100r/min,反应温度为50~70℃,得到脱硅后液;

步骤5)萃取:将脱硅后液与萃取液进行按照体积比4:1混合进行萃取,萃取液为体积比为3:7的P204和200#磺化煤油混合液,萃取后得到负载有机相;

萃取后的负载有机相与浓度为6mol/L的HCl以体积比30:1混合进行反萃,得到反萃后液;

步骤6)置换:在反萃后液中加入锌片,置换温度<60℃,反应时间为72h,得到海绵铟。

实施例2:

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其包括步骤1)预中和,步骤2)中和沉铟,步骤3)铟渣酸洗,步骤4)脱硅澄清,步骤5)萃取,步骤6)置换;其中:

步骤1)预中和:在氧压浸出液中加入氧化锌,常压搅拌2.3h,搅拌速度为60r/min,当氧压浸出液的酸度达到pH=2.5~3.0时,浓密分离得到预中和后液和预中和底流,预中和底流返回到锌精矿中进行氧压浸出;

步骤2)中和沉铟:在预中和后液中加入氧化锌,常压搅拌2.5h,搅拌速度为60r/min,当预中和后液的酸度达到pH=4.2~4.5时,浓密分离得到中和沉铟后液和中和沉铟渣,沉铟后液用于置换沉铜;

步骤3)铟渣酸洗:将中和沉铟渣与浓度为170g/L的H2SO4按照液固比4:1(液固比定义为液体的体积(m3):固体的重量(t))混合,升温并常压搅拌2.8h,搅拌速度为60r/min,反应温度>90℃,浓密分离得到铟酸浸出液和沉铟废渣;

步骤4)脱硅澄清:在铟酸浸出液中加入Fe粉和活性炭,在常温下将溶液中Fe3+还原成Fe2+,Fe2+在后续萃取操作时,不易进入有机相,从而减少Fe3+对萃取操作的负面作用;Fe粉加入量依据铟酸浸出液含酸量和[Fe3+]确定,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其理论加入量,实际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2倍;活性炭加入量为3kg/m3铟酸浸出液;加入活性炭,可以起脱硅除杂效果,不加活性炭,萃取时容易发生乳化现象,无法继续正常作业;常压搅拌3h,搅拌速度为90r/min,反应温度为60℃,得到脱硅后液;

步骤5)萃取:将脱硅后液与萃取液进行按照体积比4.5:1混合进行萃取,萃取液为体积比为3:7的P204和200#磺化煤油混合液,萃取后得到负载有机相;

萃取后的负载有机相与浓度为8mol/L的HCl以体积比27:1混合进行反萃,得到反萃后液;

步骤6)置换:在反萃后液中加入锌片,置换温度<60℃,反应时间为90h,得到海绵铟。

实施例3:

一种含铟氧压浸出液富集分离铟的工艺,其包括步骤1)预中和,步骤2)中和沉铟,步骤3)铟渣酸洗,步骤4)脱硅澄清,步骤5)萃取,步骤6)置换;其中:

步骤1)预中和:在氧压浸出液中加入碳酸钙,常压搅拌2.5h,搅拌速度为50r/min,当氧压浸出液的酸度达到pH=2.5~3.0时,浓密分离得到预中和后液和预中和底流,预中和底流返回到锌精矿中进行氧压浸出;

步骤2)中和沉铟:在预中和后液中加入碳酸钙,常压搅拌2h,搅拌速度为50r/min,当预中和后液的酸度达到pH=4.2~4.5时,浓密分离得到中和沉铟后液和中和沉铟渣,沉铟后液用于置换沉铜;

步骤3)铟渣酸洗:将中和沉铟渣与浓度为180g/L的H2SO4按照液固比3:1(液固比定义为液体的体积(m3):固体的重量(t))混合,升温并常压搅拌3h,搅拌速度为50r/min,反应温度>90℃,浓密分离得到铟酸浸出液和沉铟废渣;

步骤4)脱硅澄清:在铟酸浸出液中加入Fe粉和活性炭,在常温下将溶液中Fe3+还原成Fe2+,Fe2+在后续萃取操作时,不易进入有机相,从而减少Fe3+对萃取操作的负面作用;Fe粉加入量依据铟酸浸出液含酸量和[Fe3+]确定,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其理论加入量,实际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2倍;活性炭加入量为5kg/m3铟酸浸出液;加入活性炭,可以起脱硅除杂效果,不加活性炭,萃取时容易发生乳化现象,无法继续正常作业;常压搅拌3.5h,搅拌速度为80r/min,反应温度为50~70℃,得到脱硅后液;

步骤5)萃取:将脱硅后液与萃取液进行按照体积比5:1混合进行萃取,萃取液为体积比为3:7的P204和200#磺化煤油混合液,萃取后得到负载有机相;

萃取后的负载有机相与浓度为10mol/L的HCl以体积比25:1混合进行反萃,得到反萃后液;

步骤6)置换:在反萃后液中加入锌片,置换温度<60℃,反应时间为120h,得到海绵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