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84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根据车轮直径自动改变毛刷尺寸的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的车轮生产企业都是混线生产,即生产线上在各个工序之间流转的车轮尺寸各不相同。这种现象对刷毛刺工序影响极大,传统的刷毛刺方式,必须将车轮先根据大小人工进行分类,然后再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刷毛刺。由于车轮尺寸各不相同,需要频繁的更换刷毛刺设备的夹具和毛刷,严重影响的生产效率。因此,为了增强刷毛刺设备的通用性,越来越多的车轮生产企业,在不断研发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尺寸车轮的刷毛刺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它能够根据车轮直径,自动调整毛刷和夹具的尺寸,并能够实现混线在线刷毛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由主机架、副机架、左抬升机架、导柱Ⅰ、驱动电机、导柱Ⅱ、导套Ⅱ、导套Ⅰ、带轮Ⅰ、下升降板Ⅰ、同步带、下升降板Ⅱ、导轨Ⅰ、移动板、平移气缸、伺服电机Ⅰ、立板、轴承座Ⅰ、转轴Ⅰ、伺服电机Ⅱ、U型架、气动手指、固定销、固定套Ⅰ、伺服电动缸、固定板、导轨Ⅱ、夹爪、固定套Ⅱ、左抱臂、齿轮Ⅰ、齿条Ⅰ、左滑板、导轨Ⅲ、上升降板、导柱Ⅲ、移动架、导套Ⅲ、上升降气缸、右滑板、右抱臂、毛刷、转轴Ⅱ、轴承座Ⅱ、带轮Ⅱ、右抬升气缸、阻挡器、辊道、夹紧气缸、横梁、导轨Ⅳ、齿条Ⅱ、伺服电机Ⅲ以及齿轮Ⅱ所组成,组合机械手包括:四个导套Ⅱ固定在副机架的平台上,与其配合的四根导柱Ⅱ固定在下升降板Ⅱ的下端;左抬升机架固定在副机架平台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Ⅱ的下方铰接;下升降板Ⅱ的上方固定有导轨Ⅰ的滑块;移动板的下方固定有导轨Ⅰ的滑轨;平移气缸固定在移动板的上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Ⅱ的侧面连接;伺服电机Ⅰ固定在立板的左侧;轴承座Ⅰ固定在立板的右侧;转轴Ⅰ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Ⅰ内;转轴Ⅰ的右侧安装有U型架,左侧与伺服电机Ⅰ的输出端相连;伺服电机Ⅱ固定在U型架的下方,其输出端与安装在U型架内侧的气动手指连接;本装置包括左右两套组合机械手。移载机械手包括:左抱臂固定在左滑板的下方;左滑板通过导轨Ⅲ安装在上升降板的下方;抱臂固定在右滑板的下方;齿轮Ⅰ安装在上升降板的下方;分别固定在左滑板和右滑板上的齿条Ⅰ与齿轮Ⅰ啮合;夹紧气缸固定在左滑板上,其输出端与右滑板啮合;固定在上升降板上方的四根导柱Ⅲ与移动架下底板上的四个导套Ⅲ相配合;两个上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架下底板上,其输出端与上升降板的顶端铰接;移动架的侧面通过导轨Ⅳ安装在横梁上;输出端安装有齿轮Ⅱ的伺服电机Ⅲ固定在移动架的顶板上方,齿轮Ⅱ与安装在横梁顶端的齿条Ⅱ相啮合。刷毛刺系统包括:四根导柱Ⅰ固定在主机架底板和工作平台之间,与其配合的四个导套Ⅰ固定在下升降板Ⅰ上;输出端安装有带轮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下升降板Ⅰ的下方;轴承座Ⅱ固定在下升降板Ⅰ的上方,转轴Ⅱ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Ⅱ内部;转轴Ⅱ的上端固定有毛刷,下端安装有带轮Ⅱ;带轮Ⅰ和带轮Ⅱ通过同步带连接;两个右抬升气缸固定在主机架的底部,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Ⅰ的下方铰接。夹具系统包括:导轨Ⅱ的滑块固定在主机架的工作平台上,滑轨上方安装有固定板,伺服电动缸固定在固定板上方,其输出端与主机架的工作平台上的立板连接;夹爪固定在导轨Ⅱ的末端;本装置包括四套夹具系统。阻挡器安装在辊道的末端。固定套Ⅰ和固定套Ⅱ分别固定在套环和基体的下方。固定销同时与固定套Ⅰ和固定套Ⅱ配合。固定销包括销体、弹簧、挡片、固定耳以及柄部所组成,柄部固定在销体的左侧,弹簧套在销体的外侧;挡片能够在销体上滑动,置于弹簧的右侧;固定耳固定在销体的右侧末端。固定套Ⅰ和固定套Ⅱ都有导向槽;固定套Ⅱ的两侧在导向槽度方向上有两个固定槽,与固定销上的固定耳配合。毛刷由基体和套环所组成;基体的外圈有一圈凹槽;套环是两个半圆形,其外侧各有半圈凸台,与基体上的凹槽配合。实际使用时,阻挡器使车轮停留在辊道上,夹紧气缸通过齿条Ⅰ和齿轮Ⅰ使左抱臂和右抱臂将车轮夹紧,上升气缸通过导柱Ⅲ将车轮提升,伺服电机Ⅲ通过齿条Ⅱ和齿轮Ⅱ使车轮被移载到夹具上方;根据车轮直径,伺服电动缸自动调整夹爪的位置;如果车轮直径增大,平移气缸通过导轨Ⅰ将气动手指夹持的套环安装到基体上;伺服电机Ⅰ通过转轴Ⅰ使气动手指旋转90度,同时伺服电机Ⅱ也使气动手指旋转90度;气动手指夹持固定销的柄部,使其销体与固定套Ⅰ和固定套Ⅱ配合,固定耳与导向槽配合,弹簧被压缩后使销体旋转90度,使固定耳落入固定套Ⅱ的固定槽内;驱动电机带动毛刷旋转,右抬升气缸使其抬升,接触到车轮背腔即可进行去毛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够根据车轮直径,自动调整毛刷和夹具的尺寸,并能够实现混线在线刷毛刺;同时,具有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毛刷组装时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毛刷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毛刷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固定销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固定销的左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尺寸车轮去毛刺装置固定套Ⅱ的左视图。图中,1-主机架、2-副机架、3-左抬升机架、4-导柱Ⅰ、5-驱动电机、6-导柱Ⅱ、7-导套Ⅱ、8-导套Ⅰ、9-带轮Ⅰ、10-下升降板Ⅰ、11-同步带、12-下升降板Ⅱ、13-导轨Ⅰ、14-移动板、15-平移气缸、16-伺服电机Ⅰ、17-立板、18-轴承座Ⅰ、19-转轴Ⅰ、20-伺服电机Ⅱ、21-U型架、22-气动手指、23-固定销、24-固定套Ⅰ、25-伺服电动缸、26-固定板、27-导轨Ⅱ、28-夹爪、29-固定套Ⅱ、30-左抱臂、31-齿轮Ⅰ、32-齿条Ⅰ、33-左滑板、34-导轨Ⅲ、35-上升降板、36-导柱Ⅲ、37-移动架、38-导套Ⅲ、39-上升降气缸、40-右滑板、41-右抱臂、42-毛刷、43-转轴Ⅱ、44-轴承座Ⅱ、45-带轮Ⅱ、46-右抬升气缸、47-阻挡器、48-辊道、49-夹紧气缸、50-横梁、51-导轨Ⅳ、52-齿条Ⅱ、53-伺服电机Ⅲ、54-齿轮Ⅱ、231-销体、232-弹簧、233-挡片、234-固定耳、235-柄部、421-基体、422-套环、291-固定槽、292-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该装置由主机架1、副机架2、左抬升机架3、导柱Ⅰ4、驱动电机5、导柱Ⅱ6、导套Ⅱ7、导套Ⅰ8、带轮Ⅰ9、下升降板Ⅰ10、同步带11、下升降板Ⅱ12、导轨Ⅰ13、移动板14、平移气缸15、伺服电机Ⅰ16、立板17、轴承座Ⅰ18、转轴Ⅰ19、伺服电机Ⅱ20、U型架21、气动手指22、固定销23、固定套Ⅰ24、伺服电动缸25、固定板26、导轨Ⅱ27、夹爪28、固定套Ⅱ29、左抱臂30、齿轮Ⅰ31、齿条Ⅰ32、左滑板33、导轨Ⅲ34、上升降板35、导柱Ⅲ36、移动架37、导套Ⅲ38、上升降气缸39、右滑板40、右抱臂41、毛刷42、转轴Ⅱ43、轴承座Ⅱ44、带轮Ⅱ45、右抬升气缸46、阻挡器47、辊道48、夹紧气缸49、横梁50、导轨Ⅳ51、齿条Ⅱ52、伺服电机Ⅲ53以及齿轮Ⅱ54所组成,组合机械手包括:四个导套Ⅱ7固定在副机架2的平台上,与其配合的四根导柱Ⅱ6固定在下升降板Ⅱ12的下端;左抬升机架3固定在副机架2平台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Ⅱ12的下方铰接;下升降板Ⅱ12的上方固定有导轨Ⅰ13的滑块;移动板14的下方固定有导轨Ⅰ13的滑轨;平移气缸15固定在移动板14的上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Ⅱ12的侧面连接;伺服电机Ⅰ16固定在立板17的左侧;轴承座Ⅰ18固定在立板17的右侧;转轴Ⅰ19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Ⅰ18内;转轴Ⅰ19的右侧安装有U型架21,左侧与伺服电机Ⅰ16的输出端相连;伺服电机Ⅱ20固定在U型架21的下方,其输出端与安装在U型架21内侧的气动手指22连接;本装置包括左右两套组合机械手。移载机械手包括:左抱臂30固定在左滑板33的下方;左滑板33通过导轨Ⅲ34安装在上升降板35的下方;抱臂41固定在右滑板40的下方;齿轮Ⅰ31安装在上升降板35的下方;分别固定在左滑板33和右滑板40上的齿条Ⅰ32与齿轮Ⅰ31啮合;夹紧气缸49固定在左滑板33上,其输出端与右滑板40啮合;固定在上升降板35上方的四根导柱Ⅲ36与移动架37下底板上的四个导套Ⅲ38相配合;两个上升降气缸39固定在移动架37下底板上,其输出端与上升降板35的顶端铰接;移动架37的侧面通过导轨Ⅳ51安装在横梁50上;输出端安装有齿轮Ⅱ54的伺服电机Ⅲ53固定在移动架37的顶板上方,齿轮Ⅱ54与安装在横梁50顶端的齿条Ⅱ52相啮合。刷毛刺系统包括:四根导柱Ⅰ4固定在主机架1底板和工作平台之间,与其配合的四个导套Ⅰ8固定在下升降板Ⅰ10上;输出端安装有带轮Ⅰ9的驱动电机5固定在下升降板Ⅰ10的下方;轴承座Ⅱ44固定在下升降板Ⅰ10的上方,转轴Ⅱ43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Ⅱ44内部;转轴Ⅱ43的上端固定有毛刷42,下端安装有带轮Ⅱ45;带轮Ⅰ9和带轮Ⅱ45通过同步带11连接;两个右抬升气缸46固定在主机架1的底部,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Ⅰ10的下方铰接。夹具系统包括:导轨Ⅱ27的滑块固定在主机架1的工作平台上,滑轨上方安装有固定板26,伺服电动缸25固定在固定板26上方,其输出端与主机架1的工作平台上的立板连接;夹爪28固定在导轨Ⅱ27的末端;本装置包括四套夹具系统。阻挡器47安装在辊道48的末端。固定套Ⅰ24和固定套Ⅱ29分别固定在套环422和基体421的下方。固定销23同时与固定套Ⅰ24和固定套Ⅱ29配合。固定销23包括销体231、弹簧232、挡片233、固定耳234以及柄部235所组成,柄部235固定在销体231的左侧,弹簧232套在销体231的外侧;挡片233能够在销体231上滑动,置于弹簧232的右侧;固定耳234固定在销体231的右侧末端。固定套Ⅰ24和固定套Ⅱ29都有导向槽292;固定套Ⅱ29的两侧在导向槽292九十度度方向上有两个固定槽291,与固定销23上的固定耳234配合。毛刷42由基体421和套环422所组成;基体421的外圈有一圈凹槽;套环422是两个半圆形,其外侧各有半圈凸台,与基体421上的凹槽配合。在工作过程中,阻挡器47使车轮停留在辊道48上,夹紧气缸49通过齿条Ⅰ32和齿轮Ⅰ31使左抱臂30和右抱臂41将车轮夹紧,上升气缸39通过导柱Ⅲ36将车轮提升,伺服电机Ⅲ53通过齿条Ⅱ52和齿轮Ⅱ54使车轮被移载到夹具上方;根据车轮直径,伺服电动缸25自动调整夹爪28的位置;如果车轮直径增大,平移气缸15通过导轨Ⅰ13将气动手指22夹持的套环422安装到基体421上;伺服电机Ⅰ16通过转轴Ⅰ19使气动手指22旋转90度,同时伺服电机Ⅱ20也使气动手指22旋转90度;气动手指22夹持固定销23的柄部235,使其销体231与固定套Ⅰ24和固定套Ⅱ29配合,固定耳234与导向槽292配合,弹簧232被压缩后使销体231旋转90度,使固定耳234落入固定套Ⅱ29的固定槽291内;驱动电机5带动毛刷42旋转,右抬升气缸46使其抬升,接触到车轮背腔即可进行去毛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