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98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应用于电源频率为300—600赫兹,属于金属工艺感应淬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机挖掘机支重轮工作环境是在露天四季工作不仅承受温度变化,还遭受灰尘,泥泞,风雪等恶劣气候,每个支重轮承受近百吨的静载荷,工作时承受频繁的交变冲击载荷。一旦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停产,因此把延长支重轮使用寿命作为重要指标,本支重轮作为深淬硬层开发应用的,传统的支重轮热处理是采用整体盐浴加热后再在冷却介质中冷却,或采用高频感应淬火。整体热处理淬火时应力较大,容易造成开裂,表面硬度低,硬度均匀性差,淬硬层较浅,能源高等缺点,该方法不易采纳,也不能满足本支重轮提出的技术要求。采用高频加热淬火尽管能耗低,表面硬度高,但是该方法淬硬层浅,过渡区硬度梯度陡峭,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剥落掉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它能实现一次性对挖掘机支重轮的颈部和端部要求不同淬硬深度加热功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深层加热,减少了加热次数,节约了工人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包括用于对支重轮的端面淬火的端头部加热紫铜管、用于对支重轮的倒角交界部淬火的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用于对支重轮的颈外圆淬火的颈部加热竖向紫铜管与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端头部加热紫铜管为与端面平行的板条状。

所述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包括对称设置在端头部加热紫铜管两端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以及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通过端头部加热紫铜管连通,所述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均为圆弧状。

所述颈部加热竖向紫铜管包括与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连通的第一竖向紫铜管以及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连通的第二竖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与第二竖向紫铜管结构相同,均为竖条状,所述第一竖向紫铜管和第二竖向紫铜管均沿支重轮的颈外圆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竖向紫铜管和第二竖向紫铜管均包裹有U型硅钢片导磁体,U型硅钢片导磁体开口向支重轮的轴颈部。

所述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横向紫铜管与第二横向紫铜管,第一横向紫铜管与第二横向紫铜管的外侧端分别与第一竖向紫铜管和第二竖向紫铜管连通,内侧端分别经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板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通;

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沿颈外圆的圆周向设置,为圆弧状;

第一横向紫铜管的进口连通有冷却水进口,第二横向紫铜管的出口连通有冷却水出口;

第一横向紫铜管连接有第一电极,第二横向紫铜管连接有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第一横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端头部加热紫铜管、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二竖向紫铜管、第二横向紫铜管、和第二电极经连接板连通。

优选的,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优选的,所述U型硅钢片导磁体厚度0.5mm,U型开口25.5mmX12.5mm,其他三面宽度均为50mm,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向紫铜管和/或第二竖向紫铜管上。

优选的,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均为弧型弯管。

优选的,所述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形状为四分之三圆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端头部加热紫铜管、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二竖向紫铜管、第二横向紫铜管的截面均为矩形或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端头部加热紫铜管、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二竖向紫铜管、第二横向紫铜管的截面均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一次性对挖掘机支重轮的颈部和端部要求不同淬硬深度加热功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深层加热,减少了加热次数,节约了工人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经久耐用、防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挖掘机支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说明:

1、端头部加热紫铜管;2、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3、颈部加热竖向紫铜管;4、U型硅钢片导磁体;5、绝缘板;6、冷却水进口;7、第一电极;8、第二电极;9、冷却水出口;10、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11、端面;12颈外圆;13、倒角交界部;14、连接板;21、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31、第一竖向紫铜管;32、第二竖向紫铜管;101、第一横向紫铜管;102第二横向紫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6。

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电磁感应加热工装,包括用于对支重轮的端面11淬火的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用于对支重轮的倒角交界部13、淬火的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用于对支重轮的颈外圆12淬火的颈部加热竖向紫铜管3与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10、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

所述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为与端面11平行的板条状。

所述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包括对称设置在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两端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以及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通过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连通,所述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均为圆弧状。

所述颈部加热竖向紫铜管3包括与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连通的第一竖向紫铜管31以及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连通的第二竖向紫铜管32,第一竖向紫铜管31与第二竖向紫铜管32结构相同,均为竖条状,所述第一竖向紫铜管31和第二竖向紫铜管32均沿支重轮的颈外圆12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竖向紫铜管31和第二竖向紫铜管32均包裹有U型硅钢片导磁体4,U型硅钢片导磁体4开口向支重轮的轴颈部。

所述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10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横向紫铜管101与第二横向紫铜管102,第一横向紫铜管101与第二横向紫铜管102的外侧端分别与第一竖向紫铜管31和第二竖向紫铜管32连通,内侧端分别经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板14与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连通。

颈部加热横向紫铜管10沿颈外圆12的圆周向设置,为圆弧状;

第一横向紫铜管101的进口连通有冷却水进口6,第二横向紫铜管102的出口连通有冷却水出口9。

第一横向紫铜管101连接有第一电极7,第二横向紫铜管102连接有第二电极8。

所述第一电极7、第一横向紫铜管101、第一竖向紫铜管31、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第二竖向紫铜管32、第二横向紫铜管102、和第二电极8经连接板14连通。

优选的,在第一电极7与第二电极8之间设置有绝缘板5。

优选的,所述U型硅钢片导磁体4厚度0.5mm,U型开口25.5mmX12.5mm,其他三面宽度均为50mm,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向紫铜管31和/或第二竖向紫铜管32上。

优选的,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均为弧型弯管。

优选的,所述端头部和颈部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形状为四分之三圆弧形状。

所述连接板14为两个,并对称的固定在两个电极外侧,连接板14上用紫铜管焊上一个形冷却水通道,一个连接板14的一端连通第一横向紫铜管101,另一端连通冷却水进口6,另一个连接板14的一端连通第二横向紫铜管102,另一端连通冷却水出口9。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紫铜管101、第一竖向紫铜管31、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第二竖向紫铜管32、第二横向紫铜管102的截面均为矩形或圆环形。

所述U型硅钢片导磁体4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向紫铜管31和第二竖向紫铜管32上,聚集磁力线为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加热。

所述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与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均为弧型弯管,防止局部过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进口6通入冷水,依次经过第一横向紫铜管101、第一竖向紫铜管31、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1、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22、第二竖向紫铜管32以及第二横向紫铜管后102,最后通过冷却水出口9流出,从而为工作状态下的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进行淬火处理的电磁感应加热工装降温。

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分别接入正负极,依次经过第一横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二竖向紫铜管以及第二横向紫铜管形成闭合回路,绝缘板5则是将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隔开绝缘。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根据金属工艺淬火技术要求,把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并入电源,电流经过第一横向紫铜管、第一竖向紫铜管、第一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端头部加热紫铜管1、第二端颈交界处加热紫铜管、第二竖向紫铜管以及第二横向紫铜管后,通过电磁感应为挖掘机支重轮的颈部和端头部进行感应加热。冷却水进口6和冷却水出口9通入冷却水,吸收挖掘机支重轮反射回的热量,起到保护工装的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挖掘机支重轮颈部和端头部进行淬火处理的电磁感应加热工装,能实现一次性对挖掘机支重轮的颈部和端部要求不同深度加热功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深层加热,减少了加热次数,节约了工人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