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55365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缩孔和缩松都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使铸件在气密性试验和水压试验时出现渗漏现象。生产中可以通过在铸件的厚壁处设置冒口的工艺措施,使缩孔转移至最后凝固的冒口处,从而获得完整的铸件。

冒口是铸型内用以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习惯上把冒口所铸成的金属实体也称为冒口。冒口是多余部分,切除后便获得完整、致密的铸件;也可以通过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避免铸件局部金属积聚,来预防缩孔的产生。

发热(保温)冒口广泛用于高镍及不锈钢产品,但由于发热(保温)冒口的尺寸精度较低,容易导致三方面问题:

铁水浪费,清理困难,气体不易排出,导致铸件气孔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冒口结构,其能够防止铁水溢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芯,其包括上述冒口结构,其能够防止铁水外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其能够减少铁水浪费,降低铸件气孔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冒口结构,包括冒口座、防溢环和冒口。所述冒口座具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用于与浇铸腔连通,所述冒口嵌设于所述第二段且与所述第三段围合成用于填充粘接胶的环形打胶槽,所述防溢环套设于所述冒口且通过粘接胶与所述冒口座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冒口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环包括平面和圆台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冒口座贴合,所述圆台面与所述冒口的侧壁的外表面贴合。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冒口具有开口端,所述冒口的外径从所述开口端向另外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防溢环的与所述冒口接触的部分的直径的变化趋势与所述冒口的外径的变化趋势相同。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端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段接触。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冒口为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芯,包括砂芯本体和上述任一项的冒口结构,所述冒口结构连接于所述砂芯本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使用上述砂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冒口安装于所述冒口座,并且在所述冒口和所述冒口座之间围成打胶槽;向所述打胶槽内填充粘接胶;将所述防溢环套设于所述冒口并压紧,使所述防溢环与所述冒口座连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打胶槽内填充粘接胶步骤中,粘接胶充满所述打胶槽且从所述打胶槽内溢出。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热芯盒模具制作所述防溢环。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开设所述第三段,使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形成孔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冒口结构,将冒口安装到冒口座后又通过粘接胶粘接防溢环,从而避免浇铸时有铁水溢出。砂芯通过使用上述冒口结构,同样能够避免铁水溢出。本发明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对砂芯进行一系列安装操作,使得最终浇铸时,减少铁水的浪费。待铸件冷却后,也便于清理,铸成的铸件的气孔率也大大降低,十分有益于铸造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冒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防止发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的步骤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防止发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的第一个可选的步骤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防止发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的第二个可选的步骤图。

图标:100-冒口结构;10-冒口座;11-第一段;13-第二段;15-第三段;30-防溢环;31-平面;33-圆台面;50-冒口;60-打胶槽;70-砂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冒口结构100,包括冒口座10、防溢环30和冒口50。

具体的,冒口座10具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11、第二段13和第三段15。

第一段11用于与浇铸腔连通,冒口50嵌设于第二段13且与第三段15围合成用于填充粘接胶的环形打胶槽60。防溢环30套设于冒口50且通过粘接胶与冒口座10连接。

防溢环30包括平面31和圆台面33,平面31与冒口座10贴合,圆台面33与冒口50的侧壁的外表面贴合。

冒口50具有开口端,冒口50的外径从开口端向另外一端逐渐减小,防溢环30的与冒口50接触的部分的直径的变化趋势与冒口50的外径的变化趋势相同。

即上述圆台面33的截面圆的直径的变化趋势也是从圆台面33的一边向着另外一边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得防溢环30与冒口50之间贴合得更为紧密。而平面31也与冒口座10的表面的贴合的面积更大,连接得更可靠。

冒口50与第二段13接触的地方为开口端的外周面,以保障基本的功能。当第二段13较宽时,从开口端往另外一端的外周面都可以与第二段13接触,以保障冒口50与第二段13有更好的接触。

可选的是,冒口50为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铸造时,在未安装防溢环30的情况下进行浇铸的话,铁水容易从冒口50的底部渗出且将冒口50包死。

这就会导致诸如铁水浪费、清理困难以及铸件气孔严重的一揽子问题。

通过在冒口座10设置具有第一段11、第二段13和第三段15的阶梯孔,使得冒口50安装到冒口座10之后,冒口50和第三段15之间可以形成打胶槽60,并通过填充粘接胶,把防溢环30连接在冒口座10上。

有了防溢环30之后,铸件浇铸时的铁水便会被防溢环30所阻挡,不会从冒口50的底部往外渗出,从而避免浪费铁水。

铁水无法从底部往外渗出,自然也就不会在冒口50外部以及冒口座10周围冷却凝固,也就免去了清理该部分铁水凝固产物的过程。使得铸件更容易得到清理。

冒口50的远离开口端的一端具有排气孔,有防溢环30对于冒口50外部以及冒口座10周围的封堵作用,铸造时排出的气体均能够顺着冒口50内的腔室从该排气孔导出,而不会有部分气体藏匿于冒口50底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铸件内部形成气孔。

尤其是冒口50为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时,本实施例的冒口结构100更能发挥其作用,提高铸造生产时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冒口结构100,通过在冒口50外围设置防溢环30,使得浇铸时的铁水无法从冒口50与冒口座10接触的地方溢出,从而解决了铁水浪费的问题,便于清理且能够防止浇铸出来的铸件出现气孔,显著降低气孔的发生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芯,包括砂芯本体70和实施例1中的冒口结构100。

具体的,冒口结构100连接于砂芯本体70。砂芯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冒口结构100,每个冒口结构100的冒口50大小可以不同,根据冒口座10的形状大小而定。

不同铸件的砂芯各有不同,但浇筑时通常都会用到冒口50,因此实施例1中的冒口结构100的适用范围较广,能够适应铸件生产企业的生产之用。

通过使用实施例1中的冒口结构100,砂芯能够在铸件铸造的过程中减少铁水的浪费,清理起来更为方便,并且浇铸出来的铸件的气孔率能够大大降低。

实施例3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实施例2中的砂芯。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将冒口50安装于冒口座10,并且在冒口50和冒口座10之间围成打胶槽60;

向打胶槽60内填充粘接胶;

将防溢环30套设于冒口50并压紧,使防溢环30与冒口座10连接。

更为详细的是,在向打胶槽60内填充粘接胶的步骤中,粘接胶充满打胶槽60且从打胶槽60内溢出。这样当套设防溢环30的时候,防溢环30可以挤压到粘接胶,使粘接胶盈满防溢环30与冒口座10之间的空隙,使得粘接胶将防溢环30与冒口座10之间粘接得更为紧密。

通过本方法的一系列操作,冒口50和冒口座10之间的间隙便能够得到封堵,避免铸造生产时,铁水从冒口50与冒口座10之间的间隙渗漏出来。这样既保障了铸造生产的气孔率得到控制,也防止了铁水的浪费。待铸件冷却后,清理工作也能更好地进行。

尤其对于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这样的尺寸精度较低的冒口50而言,它们与冒口座10之间的间隙更大,在一般的浇铸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就有铁水从间隙处溢出。而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封堵冒口50与冒口座10之间的间隙,即便是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也一样无任何批缝,防溢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气孔率,使生产效益更高,而中途节约下来的铁水也是有益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请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热芯盒模具制作防溢环30。

通过使用热芯盒模具,可以根据冒口50的尺寸大小以及冒口座10的形状来直接制作所需的防溢环30,对于铸造生产而言是更为灵活便利的。

铸件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是否要自行制作防溢环30,以便提高铸造生产的灵活性,对于成本控制而言也是有益的。

请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段13的远离第一段11的一端开设第三段15,使第一段11、第二段13和第三段15形成孔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孔。

将开设第三段15并形成阶梯孔的目的在于,将冒口50安装于冒口座10之后,能够形成环状的打胶槽60。制作砂芯时,可以一并将第三段15制作出来,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安装防溢环30的操作。

但一些时候,也可以在制作好的成品砂芯上开设第三段15,而不用另行制作新的砂芯。只要关键的安装防溢环30的工作能够完整实施,并将冒口50与冒口座10之间的缝隙封堵,就能够发挥本方法的应有的效能。

这样对于一些已制作好砂芯的铸件生产企业而言,可以节约一定成本,特别是在一些有生产时限的要求的情况下,这样操作既可以保障铸件质量,又能够及时完成生产任务。适合作为本方法的可选步骤。

本实施例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在将冒口50安装到冒口座10之后,通过在冒口50和冒口座10之间的打胶槽60内填充粘接胶,并且将防溢环30套设于冒口50的外围且粘接在冒口座10上,使得浇铸时,铁水不会从冒口50与冒口座10之间的间隙溢出。显著降低铸件的气孔率,节约铁水的同时还易于清理,十分有益于铸造生产。

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的另外的可选的步骤,既可以单独与基本的几个步骤配合,也可以共同与基本步骤配合,使得铸造生产变得更加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铁水也可以是其他浇铸时所用的原料。应理解,本发明的冒口结构100、砂芯以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并不局限于铁水浇铸这一种工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冒口结构100,将冒口50安装到冒口座10后又通过粘接胶粘接防溢环30,从而避免浇铸时有铁水溢出。砂芯通过使用上述冒口结构100,同样能够避免铁水溢出。本发明的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对砂芯进行一系列安装操作,使得最终浇铸时,减少铁水的浪费。待铸件冷却后,也便于清理,铸成的铸件的气孔率也大大降低,十分有益于铸造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