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可调节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59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镀锌可调节托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钢丝绳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关于一种镀锌时可调节托辊。
【背景技术】
[0002]钢丝的镀锌作业时间很短,一般在零点几秒内完成。目前,现有的设备的托辊为固定式,生产线上实际的入锌点到钢丝被拉出镀锌池的长度在2m以上,且不同线径的入锌长度一致,入锌点的长短直接影响锌层厚度。由于入锌点托辊一直处于的固定位置,不同直径的钢丝只能在同一入锌点长度下运行,而对较细规格的钢丝来说,进入镀锌池的长度越长,就会导致钢丝的镀锌层加厚,甚至会超出钢丝原设计的直径。
[0003]现有一些可调节的托辊装置,利用可调节丝杠调节托辊的上下,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调整入锌点的位置的目的。但是由于可调节丝杠的最高点是有限制的,所以不能满足现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需求。
[0004]目前的钢丝镀锌层普遍偏厚,熔化锌的消耗量比较大是钢丝生产行业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镀锌可调节托辊,主要想解决目前的钢丝镀锌层普遍偏厚,熔化锌的消耗量比较大的行业普遍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镀锌可调节托辊,包括钢丝、锌液锅、设置在锌液锅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丝杠上的第一托辊及锌液锅另一侧位于熔化锌液面以下的压辊。所述第一调节丝杠旁边设置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在轨道上滑动位移并固定在轨道上任意处。
[0007]所述第一托辊通过第一调节丝杠自由调整高度。
[0008]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改造现有的托辊设备,根据不同钢丝产品的尺寸要求进行可调整控制;
2、本装置避免钢丝外表镀锌层的厚度过厚,即控制钢丝表面的上锌量,也就意味着降低了锌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3、钢丝表面热镀锌层厚度跟速度成反比,跟浸锌的长度成正比,所以在减少入锌长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速度,提高单位时间产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原有的镀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发明镀锌可调节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单向箭头的指向为钢丝的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3]如图1所示,原有的锻锌装置也包括:钢丝6、锌液锅1、设置在锌液锅1 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杠3、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丝杠3上的第一托辊4及锌液锅1另一侧位于熔化锌液面2以下的压辊5。钢丝6通过第一托辊4斜向穿入锌液锅1的熔化锌液面2,因为第一调节丝杠3是相对固定或者只能上下调节的,所以钢丝6穿入熔化锌液面2的入液点A相对固定,及钢丝6在锌液中的浸液长度L1相对固定。
[0014]如图2所示,镀锌可调节托辊,也包括钢丝6、锌液锅1、设置在锌液锅1 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杠3、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丝杠3上的第一托辊4及锌液锅1另一侧位于熔化锌液面2以下的压辊5。关键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丝杠3旁边设置轨道7,所述轨道7上设置第二托辊8,所述第二托辊8在轨道7上滑动位移并固定在轨道7上任意处。由图中可以看出,当第二托辊8设置在轨道7的尽头时,钢丝6进入熔化锌液面2的入液点B最靠近压辊5,即为钢丝6在锌液锅内停留时间最短,钢丝6在锌液中的浸液长度L2最短的时候,本装置的浸液长度的范围在图1中所示的L1与图2中所示的L2之间。
[0015]所述第一托辊4通过第一调节丝杠3自由调整高度。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镀锌可调节托辊,包括钢丝(6)、锌液锅(1)、设置在锌液锅(1)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杠(3)、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丝杠(3)上的第一托辊(4)及锌液锅(1)另一侧位于熔化锌液面(2)以下的压辊(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丝杠(3)旁边设置轨道(7),所述轨道(7)上设置第二托辊(8 ),所述第二托辊(8 )在轨道(7 )上滑动位移并固定在轨道(7 )上任意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锌可调节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4)通过第一调节丝杠(3)自由调整高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镀锌可调节托辊,包括钢丝、锌液锅、设置在锌液锅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丝杠上的第一托辊及锌液锅另一侧位于熔化锌液面以下的压辊。所述第一调节丝杠旁边设置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在轨道上滑动位移并固定在轨道上任意处。所述第一托辊通过第一调节丝杠自由调整高度。本发明通过改造现有的托辊设备,根据不同钢丝产品的尺寸要求进行可调整控制。并且本装置避免钢丝外表镀锌层的厚度过厚,即控制钢丝表面的上锌量,也就意味着降低了锌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IPC分类】C23C2/06, C23C2/38
【公开号】CN105331916
【申请号】CN201410397978
【发明人】罗义建, 吉用波
【申请人】博尔富(江苏)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8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