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14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触摸屏热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顾客对智能手机的显示和触摸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发展3D曲面手机的厂商越来越多,市面上比较成熟的有三星Galaxy S6、Galaxy S7,NOTE7和Vivo Xplay5,随着柔性OLED的广泛应用,3D盖板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了手机盖板3D热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拥有3D热弯生产能力的设备正受到市场的青睐,由于3D盖板热弯是在600-900摄氏度的高温腔体中通过外力加压加工完成成型的,这就对设备的冷却传动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

现阶段热压传动杆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动作过程中会将发热棒的温度带入到室内,使工作环境温度上升;2、现阶段热压传动杆会把发热棒的温度传导到外面,直接暴露在人体可接触的环境,有烫伤人的风险;3、由于没有降温装置,导杆温度可达400度以上,无法在传动杆与上冷水板之间加装密封圈(密封圈不耐热),会导致氮气外泄,造成资源浪费;4、由于没有降温装置,会把温度传导到滑块导轨,造成机构使用寿命缩短,传动部件发热膨胀,也会影响设备精度;5、由于没有降温装置,需要把导杆加长,延长热量传送距离,会使设备机构空间加大,造成生产效率及空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可解决目前市场上3D热弯传导装置在高温无法有效冷却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传动导杆、驱动装置、上端发热管以及下端发热管;

所述传动导杆的上端固定在驱动装置上, 所述上端发热管固定在所述的传动导杆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端发热管朝向所述下端发热管运动;

所述传动导杆包括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内层管以及外层管,所述内层管位于外层管内,所述上密封板设置在内层管和外层管的一端,所述下密封板设置在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另一端;

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的空间为外腔,所述内层管中的空间为内腔,所述外腔与内腔相连通;所述外层管上设置有与外腔相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所述上密封板上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冷却水出水口。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冷却水进水口设置在外层管的上端,所述内层管的下端设置有将内腔与外腔连通的通孔。

在上述的结构中,还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形成一凹腔,所述下端发热管设置在凹腔底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凹腔开口处盖有一冷水板,所述冷水板 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传动导杆位于所述的通孔中,且传动导杆与冷水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下压马达,所述传动导杆的上端固定在马达输出轴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外层管为直径32mm不锈钢管,所述内层管为20mm不锈钢管。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为5mm厚的不锈钢板,所述上密封板焊接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上,所述下密封板焊接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以每秒1升的速度通入10℃的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把热压传动装置与冷却机构合二为一,节省设备空间,设备外形更加整洁美观;其二、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设备密封度,由于不需要单独的冷却机构,不需要在腔体顶部开孔,从而增加了设备密闭度,可以防止生产加工时该氮气外泄,节省资源,提高热弯石墨模具使用寿命(石墨材质与氧气容易氧化);其三、可以提高设备稳定性,避免设备其他部件受到高温,而影响使用寿命,导致设备精度下降及其他不稳定因素;其四、可以减少传动导杆的长度,长度大约节省一半,从而节省设备空间;其五、可避免氮气资源浪费,为使用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传动机构温度,避免人体被高温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

一种热压传动导杆装置冷却机构,包括传动导杆10、驱动装置20、上端发热管30以及下端发热管40;所述传动导杆10的上端固定在驱动装置20上,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为下压马达,所述传动导杆10的上端固定在马达输出轴上。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发热管30固定在所述的传动导杆10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20用于驱动上端发热管30朝向所述下端发热管40运动;所述传动导杆10包括上密封板101、下密封板102、内层管103以及外层管104,所述内层管103位于外层管104内,所述上密封板101设置在内层管103和外层管104的一端,所述下密封板102设置在内层管103和外层管104的另一端;所述外层管104与内层管103之间的空间为外腔1030,所述内层管103中的空间为内腔1040,所述外腔1030与内腔1040相连通;所述外层管104上设置有与外腔1030相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105,所述上密封板101上设置有与内腔1040相连通的冷却水出水口1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05设置在外层管104的上端,所述内层管103的下端设置有将内腔1040与外腔1030连通的通孔。另外,还包括保温板50,所述保温板50形成一凹腔,所述下端发热管40设置在凹腔底部;所述凹腔开口处盖有一冷水板60,所述冷水板60 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传动导杆10位于所述的通孔中,且传动导杆10与冷水板6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1,提高腔体密封。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述外层管104为直径32mm不锈钢管,所述内层管103为20mm不锈钢管,所述上密封板101和下密封板102为5mm厚的不锈钢板,所述上密封板101焊接在外层管104和内层管103上,所述下密封板102焊接在外层管104和内层管103上。

通过上述的结构,结合图1、图2所示,冷却水进水口105以每秒1升的速度通入10℃的冷却水,冷却水从传动导杆10的外腔1030顶部流入传动导杆10外腔1030底部,同时将传动导杆10外壁的高温吸收(设备运转过程中上、下发热管将腔体的温度加热到600-900℃左右 ,经实测导杆外壁温度在300℃以上),吸收热量的冷却水经传动导杆10底部与内腔1040的通孔,流入传动导杆10的内腔1040,从内腔1040底部流向内腔1040顶部,然后流出,形成循环冷却,使传动导杆10外壁的温度保持在30℃以下。

本实用新型把热压传动装置与冷却机构合二为一,节省设备空间,设备外形更加整洁美观;可提高设备密封度,由于不需要单独的冷却机构,不需要在腔体顶部开孔,从而增加了设备密闭度,可以防止生产加工时该氮气外泄,节省资源,提高热弯石墨模具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提高设备稳定性,避免设备其他部件受到高温,而影响使用寿命,导致设备精度下降及其他不稳定因素;可以减少传动导杆10的长度,长度大约节省一半,从而节省设备空间;可避免氮气资源浪费,为使用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传动机构温度,避免人体被高温烫伤。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