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香菇母种培养基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8668阅读:1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香菇母种培养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香菇母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斜面保藏法为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并且能够实时观察保藏菌种的菌丝生长情况。利用此法保藏的母种一般利用常规pda培养基进行保藏。

但是pda培养基属于半合成琼脂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中,香菇菌丝虽然能够进行正常的营养生长,但并不能用于出菇。随着时间的推移,香菇固有的繁殖生长因子无法启动,同时香菇中的许多胞外酶,如纤维素分解酶、半纤维素分解酶和木质素分解酶等,上述的胞外酶均未诱导酶,需要木质纤维素类的基质作为底物,才能诱导产生。

现有常规的pda培养基,未含有木质纤维素类天然有机物,因此,长期利用此培养基保藏的香菇母种,其菌丝分解基质的生理代谢途径受到抑制,长此以往会造成此功能的退化,最终导致菌种的退化或者变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香菇母种培养基,该培养基能有效防止菌种的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取细木屑90-100g、麸皮3-7g,置于400-500ml水中煮沸20-40min,过滤得滤液,即为纤维素滤汁;

b、取150-170g马铃薯置于400-500ml水中煮沸20-40min,过滤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滤汁;

2)将步骤1)得到的马铃薯滤汁、纤维素滤汁与8-12g葡萄糖、15-17g琼脂混合,加水补至1000ml,灭菌即得。

优选的,步骤1)的a中,将所述细木屑、麸皮分别用四层纱布包起。

步骤1)的a中所述过滤为采用两层纱布过滤。

步骤1)的b中所述过滤为采用四层纱布过滤。

步骤1)的b中所述马铃薯为去皮的马铃薯。

所述步骤2)中灭菌为121℃高压蒸汽灭菌35-45min。

所述细木屑为阔叶林细木屑。

步骤1)的步骤b中所述煮沸为煮至马铃薯熟而不烂。

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香菇母种培养基。

本发明制得的香菇母种培养基在常规的pda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细木屑与麸皮煮的滤汁,添加了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纤维素天然培养基,有效的防止香菇菌种的退化,菌丝尖端分支较多,并对香菇菌种有一定的复壮作用,有利于保持香菇原有的菌种特性。

本发明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

使用本发明制得的香菇母种培养基转接的香菇母种,用于制作菌种时,菌丝生长旺盛,洁白浓密,接种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同时抗病能力强。母种接种成功率达到99%以上,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培养基所培养的菌丝尖端形态图;

图2为对比例中的培养基所培养的菌丝尖端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取阔叶林细木屑95g、麸皮5g,分别用四层纱布包起,置于500ml水中煮沸30min,采用两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纤维素滤汁;

b、取去皮后的160g马铃薯,置于500ml水中煮沸30min,至马铃薯熟而不烂,采用四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滤汁;

2)将马铃薯滤汁、纤维素滤汁与10g葡萄糖、16g琼脂混合,加水补至1000ml,121℃高压蒸汽灭菌35min即得。

本实施例中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由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取阔叶林细木屑90g、麸皮7g,分别用四层纱布包起,置于450ml水中煮沸20min,采用两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纤维素滤汁;

b、取去皮后的150g马铃薯,置于450ml水中煮沸20min,至马铃薯熟而不烂,采用四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滤汁;

2)将马铃薯滤汁、纤维素滤汁与8g葡萄糖、15g琼脂混合,加水补至1000ml,121℃高压蒸汽灭菌40min即得。

本实施例中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由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香菇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取阔叶林细木屑100g、麸皮3g,分别用四层纱布包起,置于450ml水中煮沸25min,采用两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纤维素滤汁;

b、取去皮后的170g马铃薯,置于450ml水中煮沸25min,至马铃薯熟而不烂,采用四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滤汁;

2)将马铃薯滤汁、纤维素滤汁与12g葡萄糖、17g琼脂混合,加水补至1000ml,121℃高压蒸汽灭菌45min即得。

本实施例中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由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对比例

本对比例中的香菇母种培养基为现有常用的pda培养基。

试验例1

(1)将同一香菇母种分别接种于实施例1和对比例中的培养基的试管(18mm×18cm)与培养皿(90mm×90mm)中,置于25℃的恒温箱中培养,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天同一时间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每天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进行划线,菌丝长满后统计菌丝生长速度,同时记录试管与培养皿菌丝长满的天数。结果如表1所示。

(2)分别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中的培养基所培养的的母种,同时用于香菇原种(90mm×75mm)的制作(原种培养料配方采用常规配方),置于同样的条件观察其菌丝生长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处理下菌丝特征及平均生长速度(cm/d)及长势

注:菌丝长势:+++为洁白浓密;++++为洁白浓密粗壮

试验例2

在显微镜下观察试验例1中试管中两个培养基所培养的香菇菌丝尖端形态。

实施例1培养基培养的香菇母种菌丝尖端形态如图1所示;对比例的pda培养基培养的香菇母种菌丝尖端形态如图2所示。

通过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培养的香菇菌丝浓密,且菌丝尖端分支较多。

综上,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制得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用于制作菌种时,菌丝生长旺盛,洁白浓密,接种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同时抗病能力强。母种接种成功率达到99%以上,适于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