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569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质聚合物的最优配比为: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 石:水玻璃:氢氧化钠/氢氧化钾=1 : 1 : 2 : 0.56 : 0.24。
[0020]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本领域目前所研宄的采用单纯的再生细骨料掺入再生混凝土 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已有的实验显示,单纯的再生细骨料掺入再生混凝土后,再生混凝土的 强度和耐久性会有大幅度降低,使得其无法满足建筑应用要求,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发明人 对此进行了深入研宄。发现以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砂相匹配所得的再生骨料级配良好。因此 本发明的混凝土再生骨料由5~25mm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砂复配而成,二者的用量份数分别 为 8-12、5-8〇
[0021] 上述5~25mm再生粗骨料的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它 机械进行生产。
[0022] 其中,所用的碳纤维优选为短切碳纤维,单丝直径为7-10ym,短切长度控制在 3~15mm,以保证其良好的结合性。
[0023] 为了使各成分混合更加均匀,产品更易用,本发明的增强混凝土,还包含有辅料, 所述辅料为分散剂和/或减水剂。
[0024] 上述的分散剂、减水剂均为建筑材料领域常见辅料,可选择甲基纤维素、胶乳液和 硅粉等分散剂,FDN高效减水剂等减水剂。
[0025]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加入到水玻璃中配置成碱性激活剂,待用;
[0027] 2)将碳纤维、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0028] 3)将步骤2)的混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碱性激活剂加入到1/15-1/20的水中,搅 拌均匀。
[0029] 上述所称的1/15-1/20的水,指的是水的用量为其它所有成分质量之和的 1/15-1/20。
[0030]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步骤2)中将碳纤维与分散剂预混合的步骤;在步骤3)中加入 减水剂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所用自燃煤矸石粉的加工流程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所用再生粗骨料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下述实施中,申请人提供了若干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产品的组成,仅用于说明本 发明是如何实现的,而不对各成分的用量构成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盖于其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变换。
[0034] 实施例1 :各成分用量如下表1所不
[0035] 表1 :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0037] 实施例2 :各成分用量如下表2所不
[0038] 表2 :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0039]
[0040] 实施例3 :各成分用量如下表3所不
[0041] 表3 :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0043] 上述实施例所得产品,申请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其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建筑 行业混凝土性能指标的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其性能不低于市面上在售的以水泥和砂石为主 要成分的传统混凝土。具体的实验显示,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200MPa,拉压比不低于 0. 09,断裂性能和抗弯韧性显著高于传统水泥混凝土。
【主权项】
1.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再生骨料、碳纤维,其中地质聚合物为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碱性激活剂制成的胶凝材 料。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各成分用量为地质聚 合物4-5、混凝土骨料15-20、碳纤维0.04-0. 1 ;在地质聚合物中,粉煤灰0.9-1. 1、矿渣 0? 8-1. 2、自燃煤矸石L 6-2. 5、碱性激活剂0? 7-1。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比表面积 大于 300m2/kg。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激活剂为在水玻璃里中加入氢 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二者的质量比为(2-2. 5) : 1。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再生骨料由5~25mm再生粗 骨料与天然砂复配而成,二者的用量份数分别为8-12、5-8。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单丝直径为 7-10 y m,短切长度控制在3~15mm。7. 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为分散剂和/或 减水剂。8. 权利要求1所述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氢氧化钠 和/或氢氧化钾加入到水玻璃中配置成碱性激活剂,待用;2)将碳纤维、矿渣、粉煤灰、自燃 煤矸石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3)将步骤2)的混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碱性激活剂加入到 1/15-1/20的水中,搅拌均匀。9. 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2)中将碳纤维与分散剂预混 合的步骤。10. 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3)中加入减水剂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包含如下组分: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碳纤维,其中地质聚合物为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碱性激活剂制成的胶凝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充分利用了工业废弃资源,减少了环境破坏和污染,显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所公开的产品具有优越的理化性能。
【IPC分类】C04B28/26, C04B18/16
【公开号】CN104973848
【申请号】CN201510383120
【发明人】刘长江, 阳小燕, 吴玉友, 郑霞, 曾宇星, 祁勇, 敖仪斌, 杨少朋, 青云杰
【申请人】成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