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及立式石墨化炉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2895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及立式石墨化炉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化炉窑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的立式石墨化炉窑。
【背景技术】
[0002]石墨化炉主要用于碳纤维、高导热石墨材料、电池负极材料等碳材料及碳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处理以及提纯处理。
[0003]目前,石墨化炉的进料大多伴随正极进入到炉体内,认为这样进料能够充分利用电极产生的热能,减少热量流失。但是经过试验证明,经过物料与正极大面积接触,虽然会使得电极热量被物料充分吸收,但是同时物料也极易附着于正极棒体上,无形中增大正极棒体的电阻,使得电极的耗电量成倍增加,耗电量的损失远远超出了所利用的热量,不仅不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失。并且为了减少细粉的产生和减少破碎工序的次数,大多采用小颗粒物料进行石墨化处理,而小颗粒伴随正极进入炉体时,更加容易粘附于电极表面形成大电阻电极棒,加剧了电能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及立式石墨化炉窑,以解决现有石墨化炉的进料装置均采用伴随正极进料,虽然减少了热量流失,同时也成倍增加了电能的损耗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围合形成炉内空腔,炉体开有上部开口,炉盖覆盖于炉体的上部开口处,炉盖的中部从上至下插有正电极棒,正电极棒伸入到炉内空腔中,炉盖上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向炉内空腔内输入物料的下料筒,下料筒偏离于炉盖的中部位置布置,下料筒的输出端向炉内空腔中的正电极棒的布设方向倾斜。
[0007]进一步地,下料筒均处于炉盖上远离正电极棒的位置并贯穿炉盖的上下表面。
[0008]进一步地,多组下料筒沿炉盖的周向等间距布置。
[0009]进一步地,下料筒沿炉盖的周向设置有多排,相邻排的下料筒沿炉盖的径向错位布置。
[0010]进一步地,多个下料筒输出端的朝向相交于正电极棒向下的延长线上。
[0011]进一步地,正电极棒与炉盖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环。
[0012]进一步地,炉盖与炉体的连接部位设有用于炉内空腔降压和排气的排烟道。
[0013]处于炉盖外的正电极棒通过夹止器和/或绝缘吊环固定在炉盖和/或炉体上。
[0014]进一步地,炉盖采用多块软质刚玉砖拼合而成,软质刚玉砖通过炉盖吊环固定在炉盖吊架上,炉盖吊架固接在炉体的上部开口上。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立式石墨化炉窑,其包括上述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下料筒偏移于正电极棒的设置区域布置,以减少从下料筒进入到炉内空腔中的物料直接与正电极棒接触的几率,降低物料粘附于正电极棒外表面的几率,从而降低物料对正电极棒通电发热功能的影响,降低电能的损耗,即使对于小颗粒物料的石墨化处理或者提纯处理也不会影响到正电极棒通电发热功能;下料筒的输出端均朝向正电极棒的布设方向倾斜,使得物料均朝向电极发热区域进料,使得物料尽可能的利用到炉内空腔中的热量,减少炉内空腔中的热量损失。本进料结构使电能与热能达到一个利用的平衡,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炉体;2、炉盖;3、正电极棒;4、下料筒;5、密封环;6、排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包括炉体I和炉盖2,炉体I围合形成炉内空腔,炉体I开有上部开口,炉盖2覆盖于炉体I的上部开口处,炉盖2的中部从上至下插有正电极棒3,正电极棒3伸入到炉内空腔中,炉盖2上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向炉内空腔内输入物料的下料筒4,下料筒4偏离于炉盖2的中部位置布置,下料筒4的输出端向炉内空腔中的正电极棒3的布设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石墨化炉窑的进料结构,下料筒4偏移于正电极棒3的设置区域布置,以减少从下料筒4进入到炉内空腔中的物料直接与正电极棒3接触的几率,降低物料粘附于正电极棒3外表面的几率,从而降低物料对正电极棒3通电发热功能的影响,降低电能的损耗,即使对于小颗粒物料的石墨化处理或者提纯处理也不会影响到正电极棒3通电发热功能;下料筒4的输出端均朝向正电极棒3的布设方向倾斜,使得物料均朝向电极发热区域进料,使得物料尽可能的利用到炉内空腔中的热量,减少炉内空腔中的热量损失。本进料结构使电能与热能达到一个利用的平衡,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料筒4均处于炉盖2上远离正电极棒3的位置并贯穿炉盖2的上下表面。形成上下贯通的进料通道,通过竖向的直线通道实现物料的进料加速,通过朝向正电极棒3的折弯通道实现物料向正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