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自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81583阅读:来源:国知局
边旁设有第二纵向轨道14,或分别设有第二纵向轨道14与第三纵向轨道15,在第二纵向轨道14,或第二纵向轨道14与第三纵向轨道15上分别设有匀翻机16 ;在第二纵向轨道14的一侧,或第二纵向轨道14与第三纵向轨道15的一侧设有鼓风室17,在鼓风室17的一侧设有除臭区18,除臭区18内设有除臭过滤设备,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1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纵向轨道14平行。长条状发酵池I与长条状出料池2以及横向外运坡道5也可以排列成一列,或只有几个长条状发酵池I与长条状出料池2以及横向外运坡道5。
[0023]本实用新型为了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效率,减少发酵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物料输送机构9为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一端与混料机10的出口对接,混料机10的入口与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11的出料端口对接,在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11的一侧分别设有污泥输送机12和辅料给料机13。
[0024]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掌握及控制长条状发酵池内I的发酵情况,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长条状发酵池I内分别设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发酵温度探头、发酵湿度探头和臭气探头。
[0025]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省设备占用的空间,减少物料传送过程中的损耗,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缓存料仓8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位置与横向通道4的出口位置相对应,缓存料仓8的下端设有出料仓门,出料仓门的高度高于设置在自动进料与出料机7上端进料口的高度,缓存料仓8的出料仓门的开启与的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与PLC控制器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省设备占用的空间,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长条状出料池2位于横向外运坡道5的上下两侧并各设置有两个。
[0027]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省设备占用的空间,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长条状发酵池I在长条状出料池2的上下各设置有8个,所述长条状发酵池I在横向通道的上下各设有10个;所述长条状发酵池1、长条状出料池2、第一纵向轨道3、第二纵向轨道14、第三纵向轨道15、横向通道4、横向外运坡道5匀设置在地面,将所述鼓风室17与除臭区18设置在地下I米,将所述污泥输送机12与辅料给料机13设置在地下3米,将所述混料机10设置在地下4米。
[0028]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物料输送的效率,简化物料传送设备的结构,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移行车6的上端面的高度与长条状发酵池I上端面的高度相对应;在所述自动进料与出料机7的下面设有沿长条状发酵池I上端面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自动进料与出料机7还设有仓体701、取料机构、行走机构、卸料机构、平料机构、升降机构、电缆收放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
[0029]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物料输送的效率,简化物料传送设备的结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如图2、图3所示,所述仓体701为槽式结构,取料机构通过支架702与仓体701连接,支架702通过滑道与设置在仓体701内的滑块相对滑动配合,在仓体701的外部与支架70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在所述支架702内设有导向槽703,在导向槽703的外侧与支架702之间设有环形传动链704,环形传动链704上装有若干个取料斗705,环形传动链704分别与主驱动链轮706及从驱动链轮707啮合,主驱动链轮706与从驱动链轮707分别通过取料传动轴712支撑在支架702上,其中与主驱动链轮706连接的取料传动轴712与取料驱动电机713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仓体701底部的行走驱动轮708,行走驱动轮708通过行走传动轴与行走驱动电机714连接;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仓体701底部的卸料仓门709,卸料仓门709与曲柄摇杆机构715连接;平料机构包括支撑在仓体701上部的平料螺旋轴710,平料螺旋轴710通过平料传动机构与平料驱动电机711连接。
[0030]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能力,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污泥输送机12、辅料给料机13、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11、混料机10、物料输送机构9、移行车6、自动进料与出料机7和匀翻机16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联接。
[0031]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呈矩阵排列的长条状发酵池与长条状出料池,在长条状发酵池与长条状出料池的一侧短边旁设有第一纵向轨道,在任意一个长条状发酵池与任意一个长条状出料池的一侧长边旁设有横向通道与横向外运坡道;在第一纵向轨道上设有移行车,移行车上设有自动进料与出料机,在第一纵向轨道与横向通道交汇处的上方设有缓存料仓,在横向通道的上方设有物料输送机构,物料输送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横向通道的进口 ;所述系统中还设有PLC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纵向轨道上还设有匀翻机,或在长条状发酵池与长条状出料池的另一侧的短边旁设有第二纵向轨道,或分别设有第二纵向轨道与第三纵向轨道,在第二纵向轨道,或第二纵向轨道与第三纵向轨道上分别设有匀翻机;在第二纵向轨道的一侧,或第二纵向轨道与第三纵向轨道的一侧设有鼓风室,在鼓风室的一侧设有除臭区,除臭区内设有除臭过滤设备,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的设置方向与第二纵向轨道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混料机的出口对接,混料机的入口与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口对接,在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的一侧分别设有污泥输送机和辅料给料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条状发酵池内分别设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发酵温度探头、发酵氧气探头和臭气探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存料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位置与横向通道的出口位置相对应,缓存料仓的下端设有出料仓门,出料仓门的高度高于设置在自动进料与出料机上端进料口的高度,缓存料仓的出料仓门的仓门开启与关闭的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与PLC控制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外运坡道的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一个出料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发酵池、长条状出料池、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三纵向轨道、横向通道、横向外运坡道均设置在地面,所述污泥输送机与辅料给料机设置在地面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行车的上平面高度与长条状发酵池上端面的高度相对应;在所述自动进料与出料机的下面设有可沿长条状发酵上端面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自动进料与出料机还设有仓体、取料机构、行走机构、卸料机构、平料机构、升降机构、电缆收放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为槽式结构,取料机构通过支架设置在仓体的中部,支架通过滑道与设置在仓体内的滑块相对滑动配合,在仓体的外部与支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在所述支架内设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外侧与支架之间设有环形传动链,环形传动链上装有若干个取料斗,环形传动链分别与主驱动链轮及从驱动链轮啮合,主驱动链轮与从驱动链轮分别通过取料传动轴支撑在支架上,其中与主驱动链轮连接的取料传动轴与取料驱动电机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仓体底部的行走驱动轮,行走驱动轮通过行走传动轴与行走驱动电机连接;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仓体底部的卸料仓门,卸料仓门与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平料机构包括支撑在仓体上部的平料螺旋轴,平料螺旋轴通过平料传动机构与平料驱动电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机、辅料给料机、混料前物料输送机构、混料机、物料输送机构、移行车、自动进料与出料机和匀翻机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自动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发酵池与出料池,通过移行车、自动进出料机、缓存料仓、输送机、混料机、混料前输送机、污泥输送机、辅料给料机和匀翻机实现池内物料的填充和外运,通过鼓风机和除臭设备实现物料的好氧发酵及排放气体无害化出料;其处理工艺包括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污泥与辅料混合后运送到发酵池内,污泥与辅料在发酵池内发酵后,再由PLC控制器控制,由移行车与自动进出料机将发酵后的物料运送到出料池。所述系统及其自动处理工艺具有自动化水平高,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物料发酵充分、均匀,发酵效果好,周期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连续生产,能耗低。
【IPC分类】C05F7-00, C05F17-02, C02F11-02
【公开号】CN204490756
【申请号】CN201520154795
【发明人】陈俊
【申请人】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