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避孕疫苗的自组装多肽纳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特别涉及避孕疫苗的研制技术,具体涉及Q11多肽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联合在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中的应用,所述Q11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还涉及利用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试剂盒制备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的方法,将所述融合多肽溶于超纯水中,得融合多肽的水溶液;将所述融合多肽的水溶液与所述PBS缓冲液充分混合,得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其研究思路为避孕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且避孕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用于制备避孕疫苗的自组装多肽纳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特别涉及避孕疫苗的研制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自组装现象,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逐渐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合理调控多肽的分子结构以及改变外界的环境,多肽分子可以利用氢键、疏水性作用、η-η堆积作用等非共价键力自发或触发地自组装形成形态与结构特异的组装体。由于多肽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能,利用多肽自组装技术构建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生物矿化等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0003]避孕疫苗(contraceptive vaccine, CV)的研发思路起源于免疫性不孕患者体内存在生育抑制相关的特异性抗体,免疫性避孕的作用原理是选择与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关键抗原成分制成疫苗,诱导受者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高效、特异地抑制精或卵子发生、影响精子活力、顶体反应或获能、干扰精卵相互作用、结合或融合,及阻断胚胎种植或发育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目前,避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靶抗原的筛选,而在疫苗设计和免疫策略的研究方面落后于他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截至目前,已有数量众多的免疫避孕祀抗原被筛选出来,是仅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 HCG)嵌合肽疫苗进入临试验,因而,有必要在现有免疫避孕祀抗原的基础上,结合在其他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中成功应用的疫苗设计和免疫策略,深入挖掘现有免疫避孕靶抗原的潜力,使得更多的避孕疫苗有望进入临床。
[0004]近年来,基于Eppin的避孕疫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Eppin优势表位疫苗进行免疫能减少不良反应,但免疫原性差;(2)表位交联载体蛋白的方法可以增强免疫原性,但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差;(3)基于Eppin的避孕疫苗实验研究中通常联合使用免疫佐剂如弗氏佐剂,其在人体中的应用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避孕疫苗运载体系。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Qll多肽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联合应用,该应用可以提高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免疫原性,为避孕疫苗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类融合多肽,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本能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段表位肽,用其制备避孕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试剂盒,其能用于制备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另外,还提供了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单,工艺稳定。
[0006]以本实验室筛选的Eppin优势抗原表位为基础,与具有多价表达抗原表位特征的自组装纳米肽序列(QQKFQFQFEQQ,Qll)进行偶联,利用人工合成肽技术固相合成融合多肽E-QlI,通过调整自组装条件制备E-QlI自组装纳米疫苗。结果表明,采用全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的融合多肽E-Qll纯度大于90%,并能在PBS中完成自组装,⑶分析E-Qll肽具有β折叠二级结构,TEM观察发现E-Qll肽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E-Qll肽能与抗血清发生的结合反应。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8]Qll多肽(简称Qll)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联合在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中的应用,所述Qll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Ν0:1所示。表1中罗列了部分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表1中的表位肽可与Qll多肽联合,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
_
【权利要求】
1.Qll多肽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联合在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中的应用,所述Qll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2所示。
3.Ql I多肽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联合在制备避孕疫苗中的应用,所述Ql I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2所示。
5.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由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和Qll多肽组成,所述表位肽的C端与所述Qll多肽的N端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3所示。
7.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8.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多肽的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多肽、Qll多肽、超纯水和PBS缓冲液。
9.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试剂盒制备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融合多肽溶于超纯水中,得融合多肽的水溶液;将所述融合多肽的水溶液与所述PBS缓冲液充分混合,得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多肽的水溶液中融合多肽的浓度为8mM,所述融合多肽的水溶液与所述PBS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3~6。
【文档编号】C07K16/38GK103539859SQ20131046103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唐帅, 梁志清, 何畏, 王延洲, 孙黎黎, 徐萍萍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