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谷胺药物中间体N‑苯甲酰基谷氨酸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1201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谷胺药物中间体N-苯甲酰基谷氨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丙谷胺具有抗胃泌素作用,对控制胃酸和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效果较好;并对胃粘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对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的改善、溃疡的愈合有较好效果。为胃泌素受体的拮抗剂,化学结构与胃泌素(G-17)及胆囊收缩素(CCK)二种肠激肽的终末端化学结构相似。其功能基团酰胺基能特异性和胃泌素竞争壁细胞上胃泌素受体,因而能明显抑制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对组胺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不明显。能增加胃粘膜氨基己糖的含量,促进糖蛋白合成,对胃粘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使溃疡愈合。N-苯甲酰基谷氨酸作为丙谷胺药物中间体,其合成方法优劣对于提高药物合成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含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谷胺药物中间体N-苯甲酰基谷氨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在安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碳酸钾溶液3.2—3.5L,降低溶液温度至5--7℃,缓慢加入L-谷氨酸(2)4.1mol,控制搅拌速度150—190rpm,两个滴液漏斗同时滴加对4.1—4.15mol氯甲基苯乙烯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700—1800ml,控制溶液温度为17--19℃,控制反应pH维持在9---10,全部加完后继续保持搅拌速度50—60min,加入草酸溶液使pH维持在5—6,降低溶液温度至2--3℃,静置26—30h,滤出固体,将固体与1000—1100ml氯化钾溶液混合,保持溶液温度为3--6℃,继续搅拌直到固体析出,抽滤,溶剂洗涤,无水碳酸钾脱水,得N-苯甲酰基谷氨酸;其中,步骤(i)所述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70%,步骤(i)所述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分数为75—80%,步骤(i)所述的草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5—30%,步骤(i)所述的氯化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20%,步骤(i)所述的溶剂洗涤所用的溶剂为吡啶、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整个反应过程可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反应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丙谷胺药物中间体N-苯甲酰基谷氨酸的合成方法

实例1:

在安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0%碳酸钾溶液3.2L,降低溶液温度至5℃,缓慢加入L-谷氨酸(2)4.1mol,控制搅拌速度150rpm,两个滴液漏斗同时滴加对4.1mol氯甲基苯乙烯溶液和质量分数为75%亚硫酸氢钠溶液1700ml,控制溶液温度为17℃,控制反应pH维持在9,全部加完后继续保持搅拌速度50min,加入质量分数为25%草酸溶液使pH维持在5,降低溶液温度至2℃,静置26h,滤出固体,将固体与1000ml质量分数为15%氯化钾溶液混合,保持溶液温度为3℃,继续搅拌直到固体析出,抽滤,吡啶洗涤,无水碳酸钾脱水,得N-苯甲酰基谷氨酸689.49g,收率67%。

实例2:

在安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5%碳酸钾溶液3.3L,降低溶液温度至6℃,缓慢加入L-谷氨酸(2)4.1mol,控制搅拌速度180rpm,两个滴液漏斗同时滴加对4.13mol氯甲基苯乙烯溶液和质量分数为78%亚硫酸氢钠溶液1750ml,控制溶液温度为18℃,控制反应pH维持在9,全部加完后继续保持搅拌速度55min,加入质量分数为27%草酸溶液使pH维持在5,降低溶液温度至2℃,静置28h,滤出固体,将固体与1000ml质量分数为18%氯化钾溶液混合,保持溶液温度为5℃,继续搅拌直到固体析出,抽滤,甲苯洗涤,无水碳酸钾脱水,得N-苯甲酰基谷氨酸740.95g,收率72%。

实例3:

在安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0%碳酸钾溶液3.5L,降低溶液温度至7℃,缓慢加入L-谷氨酸(2)4.1mol,控制搅拌速度190rpm,两个滴液漏斗同时滴加对4.15mol氯甲基苯乙烯溶液和质量分数为80%亚硫酸氢钠溶液1800ml,控制溶液温度为19℃,控制反应pH维持在10,全部加完后继续保持搅拌速度60min,加入质量分数为30%草酸溶液使pH维持在6,降低溶液温度至3℃,静置30h,滤出固体,将固体与1100ml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钾溶液混合,保持溶液温度为6℃,继续搅拌直到固体析出,抽滤,甲苯溶剂洗涤,无水碳酸钾脱水,得N-苯甲酰基谷氨酸782.12g,收率7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