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651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的生产、科研实验中,将菌块接入平板培养基,待菌块在培养基中生长到一定区域后,成为含菌平板。此时,常用打孔器从含菌平板中取大小一致的菌块(培养物)接入新鲜的培养基或凝胶中。目前,常规使用的打孔器存在移动时菌块易从打孔器中滑落、接种时菌块不易从打孔器上脱离,操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的缺点,且在打孔和接种时,培养皿盖打开过大或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杂菌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使培养皿污染杂菌的情况下方便挖取菌块,移动时菌块不易滑落且接种时菌块易从采集器上脱离的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包括一对组成半球形壳体的左槽壳和右槽壳,所述左槽壳和右槽壳上分别固定有斜置的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左支杆的上端铰接有竖直的右升降杆,右支杆的上端铰接有竖直的左升降杆,所述右升降杆插接在成型在右支架上的竖直的右槽口中,所述左升降杆插接在成型在左支架上的竖直的左槽口中,所述右槽口和左槽口相对设置,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上相对的侧壁上分别成型有竖直的左齿条部和右齿条部,所述左齿条部啮合有左齿轮,所述右齿条部啮合有右齿轮,所述左齿轮和右齿轮相互啮合,左齿轮的中部或右齿轮的中部成型有转动把手;

当左升降杆的底端抵靠在左槽口的底部侧壁或右升降杆的底端抵靠在右槽口的底部侧壁时,所述左槽壳和右槽壳的下端正好抵靠在一起且合并成半球形壳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摇左齿轮或右齿轮上的转动把手,使得左齿轮和右齿轮啮合转动,左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左齿条部向上移动,右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右齿条部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一起在左支架的左槽口和右支架的右槽口内向上移动,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向上移动带动分别铰接在其上的右支杆和左支杆的下端靠拢,从而实现左槽壳和右槽壳张开,然后将左槽壳和右槽壳移动到含菌平板上,反向手摇左齿轮或右齿轮上的转动把手,使得左齿轮和右齿轮啮合反向转动,使得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一起在左支架的左槽口和右支架的右槽口内向下移动,直至左升降杆的底端抵靠在左槽口的底部侧壁或右升降杆的底端抵靠在右槽口的底部侧壁,从而带动右支杆和左支杆的下端张开,实现左槽壳和右槽壳闭合挖取菌块,挖好菌块后,移动左支架和右支架,菌块安置在左槽壳和右槽壳组成的半球形的壳体内,为左槽壳和右槽壳所承托,不易掉落。将左槽壳和右槽壳移动至新鲜的培养基或凝胶上方时,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左槽壳和右槽壳张开,菌块落下即可。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采集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在不易使培养皿污染杂菌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在含菌平板上挖取菌块,移动时菌块不易滑落且接种时菌块易从采集器上脱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支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左支杆对称分布在左槽壳中心的两侧,所述右支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右支杆对称分布在右槽壳中心的两侧,右支杆抵靠在左支杆的内侧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两根左支杆通过右铰接钉铰接在右升降杆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右铰接钉成型在右升降杆的前后侧壁的下端,所述两根右支杆通过左铰接钉铰接在左升降杆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左铰接钉成型在左升降杆的前后侧壁的下端,右铰接钉和左铰接钉的端部均成型有限位头,左支杆和右支杆抵靠在相应的限位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槽壳和右槽壳均为1/4的球形壳体,左槽壳和右槽壳的顶部棱边上成型有倒角,左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左槽壳的倒角上,右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右槽壳的倒角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平行铰接有两根转轴,所述两根转轴分别固定插套在左齿轮和右齿轮的中部,所述转动把手成型在插套在左齿轮的转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横杆,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杆和右支杆并固定在横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长度相等且倾斜角度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左齿条部和右齿条部分别成型在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中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包括一对组成半球形壳体的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所述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上分别固定有斜置的左支杆21和右支杆22,所述左支杆21和右支杆22的长度相等且倾斜角度相等,左支杆21和右支杆22的中部通过铰接轴30铰接在一起,左支杆21的上端铰接有竖直的右升降杆42,右支杆22的上端铰接有竖直的左升降杆41,所述右升降杆42插接在成型在右支架52上的竖直的右槽口521中,所述左升降杆41插接在成型在左支架51上的竖直的左槽口511中,所述右槽口521和左槽口511相对设置,左升降杆41和右升降杆42上相对的侧壁上分别成型有竖直的左齿条部411和右齿条部421,所述左齿条部411和右齿条部421分别成型在左升降杆41和右升降杆42的中部,左齿条部411啮合有左齿轮61,右齿条部421啮合有右齿轮62,所述左齿轮61和右齿轮62相互啮合,左齿轮61的中部或右齿轮62的中部成型有转动把手63。

参见图2、图3,当左升降杆41的底端抵靠在左槽口511的底部侧壁或右升降杆42的底端抵靠在右槽口521的底部侧壁时,所述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的下端正好抵靠在一起且合并成半球形壳体。

参见图2、图5,所述左支杆2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左支杆21对称分布在左槽壳11中心的两侧,所述右支杆2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右支杆22对称分布在右槽壳12中心的两侧,右支杆22抵靠在左支杆21的内侧壁上,两根左支杆21通过右铰接钉422铰接在右升降杆42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右铰接钉422成型在右升降杆42的前后侧壁的下端,所述两根右支杆22通过左铰接钉412铰接在左升降杆41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左铰接钉412成型在左升降杆41的前后侧壁的下端,右铰接钉422和左铰接钉412的端部均成型有限位头43,左支杆21和右支杆22抵靠在相应的限位头43上。

参见图2,所述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均为1/4的球形壳体,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的顶部棱边上成型有倒角13,左支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左槽壳11的倒角13上,右支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右槽壳12的倒角13上。

参见图1、图4,所述左支架51和右支架52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板53,所述铰接板上平行铰接有两根转轴54,所述两根转轴分别固定插套在左齿轮61和右齿轮62的中部,所述转动把手63成型在插套在左齿轮61的转轴54上。

参见图1,所述左支架51和右支架52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横杆55,所述铰接轴30的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杆21和右支杆22并固定在横杆55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摇左齿轮61或右齿轮62上的转动把手63,使得左齿轮61和右齿轮62啮合转动,左齿轮61带动与之啮合的左齿条部411向上移动,右齿轮62带动与之啮合的右齿条部42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左升降杆41和右升降杆42一起在左支架51的左槽口511和右支架52的右槽口521内向上移动,左升降杆41和右升降杆42向上移动带动分别铰接在其上的右支杆21和左支杆22的下端靠拢,从而实现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张开,然后将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移动到含菌平板上,反向手摇左齿轮61或右齿轮62上的转动把手63,使得左齿轮61和右齿轮62啮合反向转动,使得左升降杆41和右升降杆42一起在左支架51的左槽口511和右支架52的右槽口521内向下移动,直至左升降杆41的底端抵靠在左槽口511的底部侧壁或右升降杆42的底端抵靠在右槽口521的底部侧壁,从而带动右支杆21和左支杆22的下端张开,实现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闭合挖取菌块,挖好菌块后,移动左支架51和右支架52,菌块安置在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组成的半球形的壳体内,为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所承托,不易掉落。将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移动至新鲜的培养基或凝胶上方时,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左槽壳11和右槽壳12张开,菌块落下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采集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在不易使培养皿污染杂菌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在含菌平板上挖取菌块,移动时菌块不易滑落且接种时菌块易从采集器上脱离。

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菌块的采集机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