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离型功能的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0146阅读:18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酯膜和涂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自离型功能的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的膜材料。目前PET离型膜之所以具有离型效果,主要是因为表面涂布一层具有阻隔效果的硅油或者氟素硅油。

然而,在生产实际中,PET膜上涂布有机硅离型剂或者氟素离型剂需要使用氟碳溶剂、异丙醇等溶剂进行稀释,而且必须在150℃以上的高温进行固化,制备出的PET离型膜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熟化方可使用。生产工艺复杂、消耗能量较大,生产周期漫长。氟硅涂层和PET薄膜表面之间所产生的附着力较低、脱硅现象、离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氟素离型膜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维持PET薄膜优异性能的基础上,赋予其自身离型效果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自离型功能的PET离型膜,无须涂布离型剂、便具有离型效果,解决了传统氟硅涂层和PET薄膜表面之间所产生的附着力较低、脱硅现象、离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离型功能的PET离型膜,由下述重量份成分制成:

二元酸单体 1200-2000

二元醇单体 500-1000

氟硅预聚体 1-200

催化剂 0.5-2。

进一步地,所述氟硅预聚体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含有羟基、羧基或者环氧基团的结构单元;R’为(n≥4),R1,R2,R3,R4中至少一个含有(n≥5)的结构单元,其余的为,结构单元。

进一步地,R为、、、、和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单体为对苯二酸、间苯二酸或邻苯二酸。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单体为含有为氟代的对苯二酸、间苯二酸或临苯二酸。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醇单体为对乙二醇或丙二醇。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醇单体为氟代二醇。

进一步地,所述氟代二醇为全氟聚醚二醇或双酚AF。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乙二醇锑。

一种如上所述PET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按重量比的二元酸单体、二元醇单体、氟硅预聚体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热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冷却造粒,形成母料,熔融双向拉伸后制备得到具有自离型功能的氟素离型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PET离型膜表面不需要涂布氟硅离型剂,便具有离型效果,大大简化了压敏胶涂布行业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溶剂对环境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自离型效果的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氟硅预聚体结构式如下:

将1000份对苯二酸、200份2,3,5,6-氟代对苯二酸、500份乙二醇、10份氟硅预聚体,0.6份乙二醇锑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并加热至290℃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冷却造粒,形成母料,熔融双向拉伸后制备得到50μmPET离型膜。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自离型效果的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氟硅预聚体结构式如下:

将1200份间苯二酸、400份己二醇、200份双酚AF,50份氟硅预聚体,1份乙二醇锑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并加热至300℃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冷却造粒,形成母料,熔融双向拉伸后制备得到100μmPET离型膜。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自离型效果的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氟硅预聚体结构式如下:

将2,3,5,6-氟代对苯二酸、400份己二醇、100份全氟聚醚二醇,50份氟硅预聚体,1份乙二醇锑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并加热至300℃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冷却造粒,形成母料,熔融双向拉伸后制备得到PET离型膜。

对上述实施例1- 3所制得的具有自离型功能的PET离型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