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581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是指主链上含有大量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聚物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因其表现出优异的物化性能,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革、人造革行业,是一种多功能聚合物材料。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分为油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是将高聚物聚氨基甲酸酯分散于水中而制得。在目前的合成革企业中,95%以上还是使用油性聚氨酯树脂制作人造革、合成革,只有不到5%的企业在小规模的使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制造合成革。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水性聚氨酯制成的合成革存在许多缺点需要克服。聚氨酯树脂是由c、n、o、h等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c、n、h等元素易与空气中的o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等物质,即阻燃性能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90-120份、聚醚5-8份、二元醇10-15份、聚已内酯0.05-0.08份、多异氰酸酯20-30份、含氟二元醇3-5份、含溴2元醇4-7份、亲水扩链剂3-8份、盐剂2-9份、催化剂0.08-0.15、去离子水200-24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1-3:9-13:15-2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4-8:1-6:11-15:3-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0-15:3-8:1-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8-13:2-6:5-1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4-9:1-3:5-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0-25:1-3:2-4:8-11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0-15:2-5混合后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实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成分配比,制得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阻燃性能大大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90份、聚醚5份、二元醇10份、聚已内酯0.05份、多异氰酸酯20份、含氟二元醇3份、含溴二元醇4份、亲水扩链剂3份、盐剂2份、催化剂0.08、去离子水20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1:9:1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4:1:15:3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0:3:1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8:2: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4:1: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0:1:2: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0:2混合后制得。实施例2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120份、聚醚8份、二元醇15份、聚已内酯0.08份、多异氰酸酯30份、含氟二元醇5份、含溴二元醇7份、亲水扩链剂8份、盐剂9份、催化剂0.15、去离子水24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3:13:2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8:6:15: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5:8: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13:6:1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9:3: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5:3:4:11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5:5混合后制得。实施例3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110份、聚醚6份、二元醇12份、聚已内酯0.06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氟二元醇4份、含溴二元醇6份、亲水扩链剂5份、盐剂7份、催化剂0.12、去离子水22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2:10:1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5:4:13:4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5:4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11:3: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6:2:6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3:2:3:9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2:4混合后制得。实施例4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95份、聚醚6份、二元醇12份、聚已内酯0.06份、多异氰酸酯22份、含氟二元醇4份、含溴二元醇5份、亲水扩链剂4份、盐剂3份、催化剂0.1、去离子水21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1:10:16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5:2:12:4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4:3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9:3: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5:2:6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2:1:3: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3:4混合后制得。实施例5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tmg115份、聚醚7份、二元醇14份、聚已内酯0.07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氟二元醇4份、含溴二元醇6份、亲水扩链剂7份、盐剂7份、催化剂0.14、去离子水230份;进一步的,所述ptmg,由ptmg-650、ptmg-2000、ptmg-3000按质量比2:12:1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二元醇,由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已二酸丙二醇、聚乙二酸酯二醇按质量比7:5:13:3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5:4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二溴新戊二醇、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11:5:1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按质量比9:1:5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盐剂,由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按质量比25:1:2:11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4:3混合后制得。对照组现有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参考标准gb/t5455-85测定上述6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阻燃性能,经过实验,结果如表1:表1阻燃性实施例1难燃实施例2难燃实施例3难燃实施例4难燃实施例5难燃对照组易燃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成分配比,制得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阻燃性能大大提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