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及其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129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及其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在,电机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作为电机的一部分-电机壳体的好与坏也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或性能。

现有技术制造的电机壳体虽然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但是还存在耐腐蚀性能和绝缘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制造的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具有耐腐蚀性能强和绝缘性能好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其成分按重量份计:改性环氧树脂47~53份、丁苯橡胶43~48份、低压聚乙烯37~44份、聚四氟乙烯33~41份、磷酸锌28~37份、氯化石蜡25~33份、三聚磷酸铝22~3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6~27份、碳化硅12~19份、氮化硅10~15份和阻燃剂8~13份;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为:

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b、首先将碳化硅和氮化硅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组分;

c、将改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磷酸锌、氯化石蜡、三聚磷酸铝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加入注塑机的注塑螺杆内,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组分,加热至1200~1400℃,使原料处于熔融状态;

d、向步骤c注塑螺杆内熔融状态的原料中加入阻燃剂得到混合物料;

e、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挤压把步骤d的混合物料注入温度为60~90℃的模具内,混合物料的注射压力为65~77mpa,然后在此压力下保压30~45min,经自然冷却,模具开模取件即得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本体。

优选的,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研磨后环氧树脂置于四口烧瓶中,并在四口烧瓶上安装温度计、冷凝管、保护气导气管和搅拌器,向四口烧瓶中加入研磨后的质量为环氧树脂15%的1,3-二茂铁二羧酸,然后向四口烧瓶中加入质量为环氧树脂2倍的甲基异丁酮和质量为甲基异丁酮1.3%的催化剂,搅拌并加热至42℃后,保温14min,当甲基异丁酮的悬浮物消失后停止加热,冷却到15℃时,加入质量为2.3倍的洗涤液进行洗涤,用质量为2.5倍的清水洗涤甲基异丁酮层,经过装有7cm高的中性三氧化铝柱子过滤,滤液干燥,减压蒸出甲基异丁酮,即得改性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中的催化剂选用四丁基溴化铵。

优选的,所述洗涤液为浓度为1.3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浓度为1mol/l的碳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2:1配置而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导管中通入的保护气为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选用四溴双酚a。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碳化硅和氮化硅经研磨后得到的粉末粒径为70~90目。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用甲基异丁酮改性环氧树脂,并通入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可以降低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的纯度更高,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作为铸造电机壳体的原料,使得电机壳体的吸水率、附着力、抗冲击性和耐腐蚀性均增强。

2、四溴双酚a与氯化石蜡共同作为铸造电机壳体的原料,在增强电机壳体的阻燃性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减小了电机因长时间工作和散热性能差而导致电机壳受热融化而造成的火灾的几率。

3、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中,加入洗涤液为了除去没有反应的甲基异丁酮,防止其残留在电机壳体内部,造成安全隐患。甲基异丁酮遇热后会蒸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外,也避免了电机壳体遇高热引起开裂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其成分按重量份计:改性环氧树脂47份、丁苯橡胶45份、低压聚乙烯37份、聚四氟乙烯36份、磷酸锌28份、氯化石蜡25份、三聚磷酸铝2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21份、碳化硅12份、氮化硅12份和阻燃剂8份;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为:

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b、将碳化硅和氮化硅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组分;

c、将改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磷酸锌、氯化石蜡、三聚磷酸铝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加入注塑机的注塑螺杆内,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组分,加热至1200℃,使原料处于熔融状态;

d、向步骤c注塑螺杆内熔融状态的原料中加入阻燃剂得到混合物料;

e、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挤压把步骤d的混合物料注入温度为60℃的模具内,混合物料的注射压力为65mpa,然后在此压力下保压30min,经自然冷却,模具开模取件即得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本体。

实施例2:

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其成分按重量份计:改性环氧树脂49份、丁苯橡胶43份、低压聚乙烯39份、聚四氟乙烯33份、磷酸锌32份、氯化石蜡28份、三聚磷酸铝2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6份、碳化硅15份、氮化硅10份和阻燃剂10份;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为:

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b、将碳化硅和氮化硅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组分;

c、将改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磷酸锌、氯化石蜡、三聚磷酸铝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加入注塑机的注塑螺杆内,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组分,加热至1270℃,使原料处于熔融状态;

d、向步骤c注塑螺杆内熔融状态的原料中加入阻燃剂得到混合物料;

e、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挤压把步骤d的混合物料注入温度为72℃的模具内,混合物料的注射压力为67mpa,然后在此压力下保压35min,经自然冷却,模具开模取件即得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本体。

实施例3:

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其成分按重量份计:改性环氧树脂53份、丁苯橡胶47份、低压聚乙烯44份、聚四氟乙烯41份、磷酸锌35份、氯化石蜡31份、三聚磷酸铝3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27份、碳化硅17份、氮化硅15份和阻燃剂11份;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为:

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b、将碳化硅和氮化硅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组分;

c、将改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磷酸锌、氯化石蜡、三聚磷酸铝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加入注塑机的注塑螺杆内,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组分,加热至1345℃,使原料处于熔融状态;

d、向步骤c注塑螺杆内熔融状态的原料中加入阻燃剂得到混合物料;

e、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挤压把步骤d的混合物料注入温度为83℃的模具内,混合物料的注射压力为73mpa,然后在此压力下保压40min,经自然冷却,模具开模取件即得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本体。

实施例4:

一种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其成分按重量份计:改性环氧树脂51份、丁苯橡胶48份、低压聚乙烯42份、聚四氟乙烯39份、磷酸锌37份、氯化石蜡33份、三聚磷酸铝29份、乙烯辛烯共聚物24份、碳化硅19份、氮化硅14份和阻燃剂13份;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为:

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b、将碳化硅和氮化硅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组分;

c、将改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磷酸锌、氯化石蜡、三聚磷酸铝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加入注塑机的注塑螺杆内,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组分,加热至1400℃,使原料处于熔融状态;

d、向步骤c注塑螺杆内熔融状态的原料中加入阻燃剂得到混合物料;

e、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挤压把步骤d的混合物料注入温度为90℃的模具内,混合物料的注射压力为77mpa,然后在此压力下保压45min,经自然冷却,模具开模取件即得绝缘耐腐蚀电机壳体本体。

将市售电机壳体作为对照组,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电机壳体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与本发明中实施例1、2、3和4所制备的电机壳体做对比。在相同条件下对比,得到各项指标数据如下表:

注:表中抗张强度变化量的测量方法为:先对照组与实验组铸造的电机壳体的抗张强度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对照组与实验组铸造的电机壳体均置于质量浓度为10%的盐水中浸泡20d,然后取出,再分别测出它们的抗张强度,然后用抗张强度的减少量除以浸泡前的各组的抗张强度,再乘100%。

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铸造的电机壳体在体积电阻率和样品点燃时间方面均大于市售电机壳体;本发明铸造的电机壳体的抗张强度变化量小于市售电机壳体。表明本发明制备工艺更完善,产品整体性能比对照组更佳,值得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