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927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单宁酸为原料制备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间体,经典的合成方法是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甲基化制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然后甲醇酯化获得。现有以单宁酸为原料合成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工艺为:单宁酸→甲基化反应→水解→再甲基化反应→酸化→脱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粗品→脱色→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精品→酯化反应→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粗品→精制→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精品→干燥→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成品。该方法通过甲基化反应等多个步骤得到,由于步骤多、工艺路线长,导致生产周期长、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大、产生废水量大处理费用高,生产成本高居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生产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甲基化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400升水,投入单宁酸200千克,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200升,搅拌保证单宁酸溶解;控制温度在30-35℃,加入硫酸二甲酯300升,同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8.4,然后升温于80-85℃保温反应半小时30-34分钟;

b.水解:在步骤a的基础上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150升,在100-105℃温度下水解2小时,冷却降温至40-45℃;

c.酯化反应:在步骤b的基础上加入二甲酯300升,同时用液碱调节ph值至8.4-8.7,在40-45℃温度下保温反应1.5小时;

d.脱色:在步骤c的基础上加入50千克活性炭,升温至70-75℃,保温脱色1-1.5小时;然后冷却至40-45℃,并离心脱水,即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晶体;

e.干燥、粉碎:把步骤d得到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晶体干燥、粉碎,即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成品。

作为优选,在步骤a所述的甲基化反应中采取滴加的方法加入硫酸二甲酯。

作为优选,在步骤c所述的酯化反应中采取滴加的方法加入二甲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单宁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中间过程,直接生产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缩短了33%的工艺时间,减少了28%的物料和能源消耗,减少了50%的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大幅减少,成本降低至少22%,适合工业化生产;在酯化反应中采用滴加方式加入硫酸二甲酯、二甲酯,而不是一次性加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收率;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的在95-100℃温度下脱色,采用70-75℃的相对低温脱色,通过1-1.5小时的时间保证脱色彻底,并且抑制了氧化反应的趋势,防止副产物的产生,保证产品纯度和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甲基化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400升水,投入单宁酸200千克,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200升,搅拌保证单宁酸溶解;控制温度在30-35℃,滴加硫酸二甲酯300升,同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8.4,然后升温于80-85℃保温反应半小时30-34分钟。

b.水解:在步骤a的基础上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8.5%-39.5%的氢氧化钠溶液150升,在100-105℃温度下水解2小时,冷却降温至40-45℃。

c.酯化反应:在步骤b的基础上滴加二甲酯300升,同时用液碱调节ph值至8.4-8.7,在40-45℃温度下保温反应1.5小时。

d.脱色:在步骤c的基础上加入50千克活性炭,升温至70-75℃,保温脱色1-1.5小时;然后冷却至40-45℃,并离心脱水,即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晶体。

e.干燥、粉碎:把步骤d得到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晶体干燥、粉碎,即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成品。

本发明的机理及创新点说明:

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单宁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中间过程,直接用单宁酸制备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2、在步骤a所述的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时,需要在碱性介质下进行,以增加氧原子上阴电荷的反应性,硫酸二甲酯反应活性大,温度过高易分解,宜在低温下进行反应,同时单宁酸为多元酚类,在碱性高温时不稳定,易发生氧化反应,故甲基化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80-85℃,ph值控制在8.1-8.4。

3、在步骤c所述的水解反应是关键环节之一,水解是将大分子断开,形成小分子,如果水解不彻底,结果该断的键没有断,产物中大分子杂质多,产品色深且发粘,为使水解反应彻底,必须保证液碱的用量,但又不可过量,否则对水解后的酯化反应不利,降低收率;在反应时间的控制上,过短反应不完全,过长消耗更多的动力,同时影响产品质量。

4、在步骤d所述的脱色时,选择温度控制在70-75℃,保温1-1.5小时,一是考虑活性炭最佳使用温度;二是考虑到在高温情况下,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不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导致副反应的发生,不能保证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以单宁酸为原料,经过甲基化反应、水解、酯化反应、精制脱色、干燥等工艺制备得到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单宁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工艺流程,直接制备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通过本发明制备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缩短了33%的工艺时间,减少了28%的物料和能源消耗,减少了50%的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大幅减少,成本降低至少22%,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毛义华;郭祥洲;周国宗;潘成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竹山县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