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菌肥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52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养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菌肥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态肥主要是指微生物肥料,其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菌肥效果不稳定,菌数少,无效和有害的杂菌多,细菌在土壤中成活率低,造成菌肥对作物增产的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型菌肥(公开号:cn104446942a)”公开了一种新型菌肥,包括固氮菌60-80份、硅酸盐菌80-100份、多粘类芽孢杆菌25-45份、光合菌30-50份、酵母菌80-110份、黄芩粉15-20份、连翘粉10-15份、葛根粉8-10份。通过上述方式,该发明制得的新型菌肥,对作物早熟有明显作用,且见效快,效果明显,有较强的缓释作用。然而存在着施用该新型菌肥后所获得的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一种营养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菌肥的应用,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型菌肥(公开号:cn104446942a)”公开的新型菌肥配方和方法上,如何优化组分、用量、方法,提高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营养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芽孢菌25-40份、硝化细菌20-35份、酵母菌12-20份、光合菌5-10份、根瘤菌6-12份、磷细菌5-9份、钾细菌4-8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营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按比例在温度为22-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50-65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28℃下培养13-18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营养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2-85份、蔗糖45-55份、蛋白胨20-30份、乙酸钾22-28份、磷酸钠12-20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0-80份、硫酸铝30-4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营养菌剂在制备菌肥的应用,所述的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营养菌剂250-380份、黄芩粉22-30份、连翘粉18-25份、葛根粉12-20份、蚯蚓粉8-15份、聚氧化乙烯2-4份、聚丁烯酸铵1.5-3份、油菜素内酯0.5-0.8份、壳寡糖0.3-0.6份。

优选地,所述的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营养菌剂、黄芩粉、连翘粉、葛根粉、蚯蚓粉、聚氧化乙烯按比例混合,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发酵,制得发酵液;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液静置弃沉淀,并将剩余发酵液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干燥,制得混合物;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粉碎,过筛子后与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制得菌肥。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超声波作用下进行发酵的条件:在超声波功率为150-300w,温度为50-60℃下进行发酵,发酵4-6天。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余发酵液在54-65℃下浓缩。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浓缩物在70-76℃下干燥。

优选地,所述干燥至含水量≤6%。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筛子为100-200目。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颗粒的粒径为0.1-2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7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菌肥的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明显提高,抗逆性增强,品质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6的数据可见,营养菌剂、聚氧化乙烯、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在制备菌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其中营养菌剂在提高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3)本发明的菌肥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营养菌剂252份、黄芩粉23份、连翘粉18份、葛根粉12份、蚯蚓粉8份、聚氧化乙烯2份、聚丁烯酸铵1.5份、油菜素内酯0.5份、壳寡糖0.3份;

所述的营养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芽孢菌26份、硝化细菌20份、酵母菌12份、光合菌5份、根瘤菌6份、磷细菌5份、钾细菌4份;

所述的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营养菌剂、黄芩粉、连翘粉、葛根粉、蚯蚓粉、聚氧化乙烯按比例混合,在超声波功率为150w,温度为50℃下进行发酵,发酵6天,制得发酵液;

步骤s1中所述营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按比例在温度为23℃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6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下培养18h后,在转速为2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营养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2份、蔗糖45份、蛋白胨20份、乙酸钾22份、磷酸钠12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0份、硫酸铝3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液静置弃沉淀,并将剩余发酵液在54℃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7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6%,制得混合物;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粉碎,过100目筛子后与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制得菌肥。

实施例2

一种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营养菌剂325份、黄芩粉28份、连翘粉20份、葛根粉15份、蚯蚓粉12份、聚氧化乙烯3.5份、聚丁烯酸铵2份、油菜素内酯0.7份、壳寡糖0.5份;

所述的营养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芽孢菌35份、硝化细菌28份、酵母菌16份、光合菌8份、根瘤菌9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6份;

所述的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营养菌剂、黄芩粉、连翘粉、葛根粉、蚯蚓粉、聚氧化乙烯按比例混合,在超声波功率为250w,温度为56℃下进行发酵,发酵5天,制得发酵液;

步骤s1中所述营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按比例在温度为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7℃下培养16h后,在转速为25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营养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72份、蔗糖50份、蛋白胨26份、乙酸钾25份、磷酸钠16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72份、硫酸铝4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液静置弃沉淀,并将剩余发酵液在62℃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75℃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制得混合物;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粉碎,过150目筛子后与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粒径为1.2mm的颗粒,制得菌肥。

实施例3

一种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营养菌剂376份、黄芩粉28份、连翘粉24份、葛根粉20份、蚯蚓粉15份、聚氧化乙烯4份、聚丁烯酸铵3份、油菜素内酯0.8份、壳寡糖0.6份;

所述的营养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芽孢菌40份、硝化细菌35份、酵母菌20份、光合菌10份、根瘤菌12份、磷细菌9份、钾细菌8份;

所述的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营养菌剂、黄芩粉、连翘粉、葛根粉、蚯蚓粉、聚氧化乙烯按比例混合,在超声波功率为300w,温度为60℃下进行发酵,发酵4天,制得发酵液;

步骤s1中所述营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按比例在温度为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芽孢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65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8℃下培养13后,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营养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83份、蔗糖52份、蛋白胨28份、乙酸钾26份、磷酸钠20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76份、硫酸铝42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液静置弃沉淀,并将剩余发酵液在65℃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76℃下干燥至含水量为4.5%,制得混合物;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粉碎,过200目筛子后与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粒径为2mm的颗粒,制得菌肥。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营养菌剂、聚氧化乙烯、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营养菌剂。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聚氧化乙烯。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聚丁烯酸铵。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油菜素内酯。

对比例6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菌肥的原料中缺少壳寡糖。

对比例7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型菌肥(公开号:cn104446942a)”实施例1-3的工艺制备菌肥。

用相同的方法,在百色田东某镇种植相同品种的玉米,分别施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中的有机肥,每1m2土地各施用1.5公斤肥料,玉米成熟后,分别取一样量且适量施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的有机肥种植获得的玉米,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7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菌肥的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明显提高,抗逆性增强,品质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6的数据可见,营养菌剂、聚氧化乙烯、聚丁烯酸铵、油菜素内酯、壳寡糖在制备菌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其中营养菌剂在提高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可能是:

1)营养菌剂制成的肥料具有增产、改善品质的功能,还有显著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培肥土壤等作用。

2)聚氧化乙烯为亲水端,能与肥料粒子结合,聚氧化乙烯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且其分子链能够在水中很好的伸展,均匀的排列在界面,增大空间位阻,使肥料粒子快速分散在水中。

3)聚丁烯酸铵能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4)油菜素内酯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能够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花数,提高花粉受孕性,增加果实数量提高产量。

5)壳寡糖结构中的氨基具有络合性、离子交换性和缓控性,可以与肥料中离子基团结合,不仅可以持续为植物提供养分,作用时间长,还能激发植物体内防御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白等,并具有活化细胞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周期必经的各种阶段,如光和作用阶段等,使植物本身经过光合作用等得到产物的量足够维持自体的生长。壳寡糖还具有杀毒、杀细菌、杀真菌作用,不仅对真菌、细菌、病毒具有极强的防治和铲除作用,保护植物体,使植物体的抗病性、抗耐受力增强。壳寡糖与油菜素内酯配合使用能够提高植物对油菜素内酯的吸收作用,既能促进果实膨大,又能促进植物生长,保花保果,防止裂果落果,有效的改善果实的品质。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