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烫金底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4717阅读:1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烫金底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烫金底油都是烤花标使用的热转移烫金底油,因热转移材料自带粘性,所以不强调附着力,而且现有热转移烫金底油无法达到堆高效果,而彩金浮雕是在光滑透明的PVC材料上,必须研发一种附着力非常好,而且具备堆高效果的烫金底油来满足浮雕效果。

现有烫金底油在PVC材料上附着力不好,油墨无法在PVC材料上堆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烫金底油配方。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烫金底油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份:透明树脂25~35%,TMPTA单体35~45%,活性胺5~15%,消泡剂2~8%,流平剂5~10%。

进一步地,透明树脂30%,TMPTA单体40%,活性胺10%,消泡剂5%,流平剂%。

进一步地,光敏剂为苯甲酮光敏剂。

进一步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

新型烫金底油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透明树脂25~35%,TMPTA单体35~45%,活性胺5~15%,消泡剂2~8%,流平剂5~10%;将称好的透明树脂、TMPTA单体、活性胺在900~1200r/min速度下分散,分散均匀后加入消泡剂高速1200~1500r/min分散30分钟,最后加入流平剂低速分散得到新型烫金底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烫金底油在光固后,具有烫金效果好,不易龟裂,烫金后不变色,不起皱,光亮平滑,简便易操控的优点。

2.解决了烫金底油在PVC材料上附着力不好,油墨无法在PVC材料上堆高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烫金底油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份:透明树脂25~35%,TMPTA单体35~45%,活性胺5~15%,消泡剂2~8%,流平剂5~10%。

透明树脂PQ911透明树脂,此树脂固化时间快,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范围各种光滑的玻璃或PVC材料上。

TMPTA单体适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各种不饱和体系的光聚合反应。

活性胺用作光固化的一种化学原料。

消泡剂能迅速消除油墨因搅动或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光敏剂在光化学反应中,把光能转移到一些对可见光不敏感的反应物上以提高或扩大其感光性能的物质。

流平剂,是一种油墨助剂,它能促使油墨在干燥成型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表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透明树脂30%,TMPTA单体40%,活性胺10%,消泡剂5%,流平剂%。

其中,光敏剂为苯甲酮光敏剂,流平剂为聚丙烯酸。

实施例3

新型烫金底油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透明树脂25~35%,TMPTA单体35~45%,活性胺5~15%,消泡剂2~8%,流平剂5~10%;

将称好的透明树脂、TMPTA单体、活性胺在900~1200r/min速度下分散,分散均匀后加入消泡剂高速1200~1500r/min分散30分钟;

最后加入流平剂低速分散得到新型烫金底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