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973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树脂,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树脂胶粘剂指的是由硅树脂加入某些无机填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聚有机硅氧烷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光学玻璃的粘接,胶层耐水、耐溶剂、耐紫外光老化。

由于有机硅树脂性脆,往往不单独使用,常在有机硅树脂中加入活性填料或其他高聚物进行改性,以满足各种实际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00-450份、石英粉153-196份、二氧化钛64-138份、聚乙烯醇76-125份、粘接增强剂10-26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10-290份、消泡剂163-249份、过硫酸铵溶液148-205份、尿素41-84份、醋酸63-118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份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85份、石英粉167份、二氧化钛128份、聚乙烯醇86份、粘接增强剂17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份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74份、消泡剂228份、过硫酸铵溶液175份、尿素74份、醋酸106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粉为29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65-75℃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2-4h,再将温度降至40℃,保温5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90-110℃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70℃,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3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2.5,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20℃,持续搅拌1-2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70-90℃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可用于聚硅氧烷塑料材料之间或聚硅氧烷塑料封装集成电路元件的粘接,使用时不需提前对粘接表面做任务特殊处理,制备方法步骤少、简单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85份、石英粉167份、二氧化钛128份、聚乙烯醇86份、粘接增强剂17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74份、消泡剂228份、过硫酸铵溶液175份、尿素74份、醋酸106份。

其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

其中,所述石英粉为29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70℃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3h,再将温度降至40℃,保温5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100℃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70℃,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3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20℃,持续搅拌1.5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83℃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实施例2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415份、石英粉167份、二氧化钛98份、聚乙烯醇114份、粘接增强剂24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74份、消泡剂165份、过硫酸铵溶液200份、尿素73份、醋酸87份。

其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5%。

其中,所述石英粉为30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65-75℃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2h,再将温度降至38℃,保温5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97℃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70℃,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3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30℃,持续搅拌1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80℃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实施例3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97份、石英粉175份、二氧化钛124份、聚乙烯醇97份、粘接增强剂18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67份、消泡剂224份、过硫酸铵溶液183份、尿素76份、醋酸97份。

其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

其中,所述石英粉为28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70℃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24℃,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4h,再将温度降至42℃,保温6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98℃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60℃,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3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20℃,持续搅拌1.5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72℃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实施例4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74份、石英粉175份、二氧化钛124份、聚乙烯醇104份、粘接增强剂21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21份、消泡剂234份、过硫酸铵溶液184份、尿素72份、醋酸105份。

其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3%。

其中,所述石英粉为31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73℃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3.5h,再将温度降至46℃,保温5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97℃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68℃,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4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4,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24℃,持续搅拌1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70-90℃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实施例5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组成如下:

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与组分b的比例为1:1.5;其中所述组分a按重量份包括:甲基硅树酯397份、石英粉175份、二氧化钛104份、聚乙烯醇86份、粘接增强剂24份;所述组分b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丁酯278份、消泡剂224份、过硫酸铵溶液182份、尿素73份、醋酸107份。

其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

其中,所述石英粉为290目。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组分a:将甲基硅树酯、石英粉、二氧化钛在69℃下混合搅拌2h,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粘接增强剂,保持温度不变反应4h,再将温度降至40℃,保温6h,备用;

②制备组分b:将丙烯酸丁酯放入到反应釜内并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升温至91℃持续搅拌直至丙烯酸丁酯全部溶解,冷却至65℃,滴加消泡剂和过硫酸铵溶液,在2h内完成滴加,当液面出现“毛糙”并有脱水现象加入尿素,迅速冷却至20℃,保温30m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2.5,备用;

③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温度加热至120℃,持续搅拌1.5h,将所获混合物移至烘箱,在85℃的温度下烘干成胶体状,即制得有有机硅树脂胶黏剂。

上述实施例的产品与常规乳化剂对于农药在水中溶解分散的效果试验如下:

其中,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可用于聚硅氧烷塑料材料之间或聚硅氧烷塑料封装集成电路元件的粘接,使用时不需提前对粘接表面做任务特殊处理,制备方法步骤少、简单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