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12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生产工序中使用的工装,具体是轿车尾门或行李箱盖底漆电泳涂装工序中使用的工装。
背景技术
轿车车身带着尾门或行李箱盖进行电泳底漆涂装时,需用一种工装将尾门或行李箱盖支撑达某一开度,以加强行李箱内部的电泳涂漆效果和防止电泳好的涂层被粘连破坏。目前尾门或行李箱盖与原工装之间仅是搁置支撑没有锁固。当车身倾斜入电泳槽时,由于漆液的浮力作用使尾门、行李箱盖与工装之间脱离,当车身再次倾斜出电泳槽时,浮力作用消失,尾门、行李箱盖在重力作用下与原工装的支撑点碰撞,在另件的内板支撑点处造成两凹坑缺陷,这种缺陷是无法返工修理的,影响整车质量,另原工装笨重,安装储运不方便,电泳漆烘烤时吸热量大,卸工装时温度高。
实用新型的内容针对上述工装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的,能支撑同时还时锁固尾门、行李箱盖板的电泳底漆工装,以克服上述工装在生产工序中造成的质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包括撑杆,撑杆为具有弹性的“V”形,“V”形撑杆的一端设连接套管,另一端为带钩的叉子状。使用中,连接套管的一端与轿车车身尾部联接固定,另一叉子状端部插入轿车尾门或行李箱盖锁安装螺孔内,抓住尾门或行李箱盖板,防止因浮力作用而被掀翻开,且能支撑住尾门或行李箱盖,保护涂层不被粘坏。
“V”形撑杆中部的弹性环自由调节,满足不同的支撑点位置和连接角度,方便装卸。
新型工装的使用彻底解决了造成凹坑的质量问题。该工装重量轻,安装和储存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烘干热量,节省能源;提高整车的质量水平;统一用于两厢车尾门、三厢轿车行李箱盖的电泳底漆工序中,减少了工装品种,简化工装管理。


图1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主视示图。
图2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俯视示图。
实施例如
图1所示,撑杆1绕成弹性“V”形,支杆2和支杆3的中间为撑杆弹性绕环6。支杆3的端部连接连接块4,连接块4与套管5连接,连接块4与套管5构成连接套管的组成。
如图2所示,撑杆1由两个绕成“V”形杆并列连接组成,两个“V”形杆的两个支杆3的端部通过连接块4连接;另两个支杆2的端部构成叉子状并通过连接板7连接。支杆2、支杆3的中间为撑杆弹性绕环6。弹性绕环6的弹性缓解了轿车出电泳槽,尾门或行李箱盖的浮力作用消失后向下转动时产生的冲击,避免轿车上出现凹坑的质量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它包括撑杆,其特征在于撑杆为具有弹性的“V”形,“V”形撑杆的一端设连接套管,另一端为叉子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撑杆由两个绕成弹性“V”形杆组成,连接套管由与撑杆一端连接的连接块,与连接块连接的套管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撑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该端部两个撑杆构成叉子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新型工装,其特征在于“V”形撑杆的两个支杆中间绕成弹性绕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的轿车尾门行李箱盖底漆用工装。它包括撑杆,撑杆绕成弹性“V”形,“V”形撑杆的一端设连接套管,另一端为叉子状,“V”形撑杆中间为弹性绕环。该工装在轿车出电泳槽,尾门、行李箱盖的浮力作用消失后向下转动时,弹性“V”形撑杆的“V”形开口角度在弹性绕环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其弹性缓解了由尾门、行李箱盖向下运动时产生的冲击,避免轿车上出现凹坑的质量问题。该工装重量轻,安装和储存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烘干热量,节省能源;提高整车的质量水平;统一用于两厢车尾门、三厢轿车行李箱盖的电泳底漆生产,简化管理程序。
文档编号B60R5/00GK2488762SQ0125005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1日
发明者余汉斌, 李勇红, 方文 申请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