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786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特别是指 一种装设在汽车座椅底部, 承载并导引座椅前后位移的滑轨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必需能够配合驾驶人或乘客的身高、体型,适度地调节座椅的前 后位置、上下高度以及椅背的前后俯仰角度,如此满足不同身材体型驾驶人、 乘客对于乘坐舒适性以及驾驶操控方便性的需求,降低久坐不适以及姿势性疲 劳的问题。
中国台湾公告第372916号发明专利揭示一种汽车座椅滑动单元,其主要包 含两个滑轨组合分别设在座椅下方的两側,且这种滑轨组合与车厢底板以及座 椅相接,据以承载座椅沿滑轨组合的轴向前后位移,以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坐舒 适性以及驾驶操控方便性。
前述汽车座椅滑动单元的滑轨组合,主要包含一上部轨以及一下部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轨与车厢底板相接,上部轨与座椅相接,且上部轨与下 部轨彼此在轴向上相对套接,上部轨与下部轨之间设有数个滚动组合,〗吏上部 轨与下部轨可以相对滑动,达到汽车座椅前后滑动的目的。
请参阅图l、图2,前述下部轨11具有一底壁111,底壁lll两侧分别向上 弯延形成外边壁112,各外边壁112顶缘又分别向内、向下弯延形成内边壁113, 且内边壁113与相邻外边壁112之间形成间隙,上部轨12具有一顶壁121,顶 壁121两侧分别向下弯延形成内边壁122,各内边壁122底缘又分别向外、向上 弯延形成外边壁123,且外边壁123与相邻内边壁122之间形成间隙,下部轨 11与上部轨12轴向套接,下部轨11的两个内边壁113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上 部轨12两侧的内、外边壁122,123之间,上部轨12的两个外边壁123分别沿长 度方向插入下部轨11两侧的内、外边壁113、 112之间,据使上、下部轨12,11 可在轴向上相对滑移;请参阅图3,前述滚动组合13主要包含一滚柱131、两个滚珠132,以及一扣件133用来握持滚柱131以及滚珠132在其内,扣件133 是具有大体上为C字形横截面的型材,扣件133上部中央凹陷一上凹部134, 扣件133下部凹陷两个下凹部135,滚柱131可转动地枢设在上凹部134内,且 滚柱131的轴向与扣件133的轴向垂直,各滚珠132分别可转动地枢设在各下 凹部135内,滚动组合13枢设在下部轨11在内、外边壁113、 112之间的间隙 内,滚珠132并与下部轨11在底壁111与外边壁123邻接触的内表面以及上部 轨12在内边壁122与外边壁123邻接的外表面接触滚转,滚柱131的顶部轮缘 则与下部轨ii在外边壁112与内边壁113邻接处的顶部内表面接触滚转,据使 滚动组合13可支持下部轨11与外部轨12在轴向上相对滑动。
滚柱131在轴向上的宽度较下部轨11在内、外边壁113、 112之间的间隙 宽度略小,以避免上部轨12滑移时,滚柱131轴向两端的端面与下部轨11在 内、外边壁113、 112的内表面形成接触摩擦,进而影响设在上部轨12的汽车 座椅前后位移时的顺畅度;然而,由于滚柱131在轴向上的宽度较下部轨11在 内、外边壁113、 112之间的间隙宽度略小,使得上部轨12沿着下部轨11轴向 滑移时,上部轨12容易发生若干侧向偏移的现象,这种侧向偏移将使得滚柱131 轴向两端与下部轨ll内、外边壁113、 112的内表面接触形成滑动磨擦,当汽 车座椅前后位移时,将会由于这种接触磨擦而发出明显的噪音,且这种接触磨 擦现象将加速滚柱131轴向两端的磨耗,影响其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遂积极进行研究、开发,而终于获得创新且具产业 利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凭借首创的滚动组 合,使活动轨可在轴向上滑移,且承载汽车座椅的活动轨凭借滚动组合维持在 直线上低噪音地滑移动作,不易发生侧向偏移,供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是包括一固定轨、 一活动轨、多个滚 动组合、 一定位件以及一掣动件,其中
所述的固定轨,具有一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外壁与第一内壁,且第 一内、外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一内壁在底缘形成多个凸齿;
所述的活动轨,具有一顶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内壁与第二外壁,且第二外壁与相邻第二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二外壁与第二内壁间具有第一靠缘,
第二外壁顶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第二靠缘;
所述的滚动组合,包括一扣件、 一第一球珠以及两个第二球珠,各滚动组 合分别活设在各第二外壁与第一外壁之间,且第 一球珠与第一靠缘外部以及底 板与固定轨在第一外壁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第二球珠与第二靠缘外部以及固 定轨在第一外壁与中板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
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两个第二内壁之间,定位件一端为衔接部,另一端 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翼板,且定位件以轴杆枢接在活动轨上,并以轴杆为中心旋 摆动作,各翼板通过第二内壁底缘,延伸至第一内壁底缘,且各翼板间隔贯穿 多个齿孔,所述的凸齿嵌入齿孔,供锁定活动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轨、 一活动轨以及多 个滚动组合,所述的固定轨与所述的活动轨彼此在轴向上相对套接,且固定轨 与车厢底板或座椅脚架相接,活动轨与汽车座椅相接,所述的滚动组合活设在 所述的固定轨与所述的活动轨之间,据使活动轨沿固定轨轴向往复位移,供汽 车座椅前后滑动;
所述的固定轨具有一底板,底板两侧分别向上弯延形成第一外壁,各第一 外壁顶缘分别向内、向下弯延形成第一内壁,且第一内、外壁顶缘凭借一中板 衔接,使第一内、外壁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的活动轨具有一顶壁,顶壁两侧分别向下弯延形成第二内壁,各第二 内壁在邻近活动轨两端的区段分别向外、向上弯延形成第二外壁,各第二外壁 与相邻第二内壁在底缘相接,且第二外壁与相邻第二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 二外壁在底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圆弧状横截面的第一靠缘,第二 外壁顶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圆弧状横截面的第二靠缘;
各第一内壁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第二内、外壁之间,各第二外壁分别沿长 度方向插入固定轨两侧的第一内、外壁之间,使固定轨与活动轨轴向套接,供 固定轨与活动轨相对滑移;
所述的滚动组合主要包含一扣件、 一第一球珠以及两个第二球珠,第一球 珠活嵌在扣件底缘,第二球珠活设在扣件顶缘;各滚动组合分别活设在各第二 外壁与第 一外壁之间,且第 一球珠与第一靠缘外部以及底板与固定轨在第一外 壁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第二球珠与第二靠缘外部以及固定轨在第一外壁与中板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供活动轨往复滑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各滚动 组合分别设在固定轨与活动轨之间,供活动轨往复滑移而不侧向偏移,以提高 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图1是现有汽车座椅滑动单元的滑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滑轨组合在上、下部轨的径向断面图。
图3是现有滑轨组合的两个滚动组合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固定轨与活动轨轴枢状态的径向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滚动组合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滚动组合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活动轨与滚动组合在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IO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定位件与掣动件部份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应用实施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定位件在释放状态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4、图5,本发明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固 定轨20、 一活动轨30、多个滚动組合40、 一定位件50以及一掣动件60,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轨20与所述的活动轨30彼此在轴向上相对套接,且所述 的固定轨20可与车厢底板相接,活动轨30可与汽车座椅相接,所述的滚动组 合40活设在所述的固定轨20与所述的活动轨30之间,据使所述的活动轨30 得以沿着所述的固定轨20轴向往复位移,供汽车座椅前后滑动。
请配合参阅图6,所述的固定轨20具有一底板21,所述的底板21两侧分 别对称状向上弯延形成第一外壁22,各第一外壁22顶缘分别向内、向下弯延形 成第一内壁24,且第一内、外壁24,22顶缘凭借一中板23衔接,据使第一内、 外壁24,2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活动轨30具有一顶壁31,顶壁31两侧分别向下弯延形成第二内壁32,各第二内壁32在邻近活动轨30两端的区段分别向 外、向上弯延形成第二外壁33,各第二外壁33与相邻第二内壁32在底缘相接, 且,各第二外壁33与相邻第二内壁32之间形成间隙,各第二外壁33在底缘处 向第二内壁32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圓弧状横截面的第一靠缘34,第二外壁33顶 缘处向第二内壁32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圓弧状横截面的第二靠缘35;固定轨20 与活动轨30轴向套接,固定轨20的各第一内壁24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活动轨 30两侧的第二内、外壁32,33之间,活动轨30的各第二外壁33分別沿长度方 向插入固定轨20两侧的第一内、外壁24,22之间,据使固定轨20与活动轨30 可在轴向上相对滑移。
请参阅图7,前述滚动组合40主要包含一扣件41、 一第一球珠42以及两 个第二球珠4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件41是由一座板411以及一立板412所 构成横截面近似在L形的架体,扣件41在座板411与立板412邻接处开设一扣 孔413,第一球珠42活嵌在扣孔413,且第一球珠42的外缘表面凸露在座板411 以及立板412的外部如图8,座才反411顶缘沿扣件41轴向间隔i殳有三个管状的 夹持部414,各第二球珠43分别活嵌在相邻的各夹持部414之间,凭借各夹持 部414相对夹限定位第二球珠43,且各第二球珠43的外缘表面凸露在夹持部 414外,据使第一球珠42以及第二球珠43得以滚转;请参阅图6、图9,各滚 动组合40分别活设在活动轨30两侧的各第二外壁33与固定轨20两侧的第一 外壁22之间,且第一球珠42与活动轨30的第一靠缘34外部以及固定轨20在 其底板21与第一外壁22邻接处的圆弧形内表面相靠,第二球珠43与活动轨30 的第二靠缘35外部以及固定轨20两侧的第一外壁22与中板23邻接处的圓弧 形内表面相靠,凭借各球珠42,43的支持滚转,活动轨30即可沿着固定轨20的 轴向往复滑动位移,并凭借分设在活动轨30两侧的各滚动组合40,使活动轨 30保持在直线上往复滑移而不侧向偏移。
此外,固定轨20在底板21与第一外壁22邻接处的内缘面凸设多个第一止 挡部27,活动轨30在第一靠缘34的外缘面凸设多个第二止挡部36,滚动组合 40设在第一、二止挡部27,36之间,据此对滚动组合40形成止挡,供限制活动 轨30位移^亍程。
据前所述,当活动轨30承载着汽车座椅沿固定轨20轴向滑移,如此前后 调节汽车座椅时,由于活动轨30以及固定轨20是分别与滚动组合40的第一、 二球珠42,43接触形成滚动磨擦,使得活动轨30滑移的顺畅度高,且滑移时的噪音低,再者,凭借活设在活动轨30两侧上、下滚转的各球珠42,43,使得活 动轨30沿轴向往复滑移动作时,可保持动作稳定而不致发生侧向偏移的现象, 如此降低磨耗,而可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第一、二靠缘34,35形成在活动轨 30两侧的顶、底缘,而可提高活动轨30的侧向强度。
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10、图11,固定轨20的各第一内壁24在底缘间 隔开设多个缺槽25,据此在相邻缺槽25之间形成凸齿26,定位件50设在活动 轨30的两个第二内壁32之间,定位件50 —端为衔接部51,以凭借衔接部51 与连结另一滑轨构造的连杆图中未示衔接,据此而可操作这种连杆同步控制一 对滑轨构造,定位件50另一端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翼板52,定位件50在中段处 横向枢设一轴杆53,轴杆53两端分别与活动轨30的各第二内壁32枢接,据使 定位件50与活动轨30结合,且定位件50可据轴杆53为中心往复旋摆动作, 各翼板52通过活动轨30的第二内壁32底缘,延伸至固定轨20的第 一 内壁24 底缘,且各翼板52配合凸齿26间隔贯穿多个齿孔522,据使凸齿26得以嵌入 齿孔522,供锁定活动轨30;定位件50在邻近衔接部51处横设一抵靠板54, 活动轨30的顶壁31穿设一槽孔312以及一扣孔314,槽孔312与扣孔314邻近, 且轴杆53位于槽孔312与抵靠板54之间,槽孔312位于轴杆53与扣孔314之 间,掣动件60是设在活动轨30的两个第二内壁32之间,且掣动件60是具有 弹性的杆体,掣动件60—端通过槽孔312凸伸在活动轨30顶缘,且其末端弯 延形成一扣钩61扣嵌在扣孔314,据使掣动件60—端与活动轨30相接,掣动 件60之中段通过轴杆53邻向固定轨20的底缘,掣动件60的另一端弹性弯靠 在抵靠板54邻向顶壁31的顶缘处,并凭借掣动件60的弹性,对抵靠板54形 成向下压制作用,使凸齿26得以相对嵌入齿孔522,供常态锁定活动轨30。
图12是例示将前述本发明滑轨构造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汽车座椅底部的状 态,此时, 一对滑轨构造彼此平行-没置,且彼此间设有一连杆92,连杆92两端 则与各滑轨构造的定位件50的衔接部51相接,据此,操作连杆92即可使两个 滑轨构造的定位件50同步动作。
在一般情形下,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必需固定,以利于驾驶人或乘客乘坐 的稳定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故在无外力操作控制定位件50的情 形下如图11,定位件50凭借轴杆53与活动轨30结合,掣动件60的弹性对抵 靠板54形成向下压制,使得定位件50据轴杆53为心循着图ll图纸的逆时针 方向旋摆动作,促使定位件50的翼板52摆向固定轨20的第 一 内壁24底缘,且第一内壁24底缘的凸齿26相对嵌入翼板52的齿孔522,使定位件50与固定 轨10形成结合状态,则活动轨30即可定位不滑移。
请配合参阅图12以及图13,欲前后调节汽车座椅时,向上拉抬连杆92连 动定位件50外端处衔接部51,则定位件50据轴杆53为轴心,循着图13图纸 的顺时针方向旋摆动作,此时,翼板52远离固定轨20的第一内壁24,凸齿26 退出齿孔522,则定位件50与固定轨20之间的结合状态解除如图13,此时, 活动轨30即可承载着汽车座椅沿着固定轨20的轴向滑移,且抵靠板54随着定 位件50的旋摆动作,对掣动件60的一端形成向上抬升的作用力,促使掣动件 60弹性变形,待汽车座椅位移至所需位置时,解除对连杆92的操作,掣动件 60的弹力对抵靠板54所形成的压制作用,即可促使定位件50反向复位,直至 翼板52再次凭借其齿孔522与固定轨20的第 一 内壁24结合。
再者,活动轨30在相对的两个第二内壁32之间设有一强化件70,强化件 70是板体弯延形成者,且强化件70两侧分别与活动轨30的第二内壁32相抵靠, 供强化活动轨30的側向强度。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是包括一固定轨、一活动轨、多个滚动组合、一定位件以及一掣动件,其中所述的固定轨,具有一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外壁与第一内壁,且第一内、外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一内壁在底缘形成多个凸齿;所述的活动轨,具有一顶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内壁与第二外壁,且第二外壁与相邻第二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二外壁与第二内壁间具有第一靠缘,第二外壁顶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第二靠缘;所述的滚动组合,包括一扣件、一第一球珠以及两个第二球珠,各滚动组合分别活设在各第二外壁与第一外壁之间,且第一球珠与第一靠缘外部以及底板与固定轨在第一外壁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第二球珠与第二靠缘外部以及固定轨在第一外壁与中板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两个第二内壁之间,定位件一端为衔接部,另一端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翼板,且定位件以轴杆枢接在活动轨上,并以轴杆为中心旋摆动作,各翼板通过第二内壁底缘,延伸至第一内壁底缘,且各翼板间隔贯穿多个齿孔,所述的凸齿嵌入齿孔,供锁定活动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一 内壁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第二内、外壁之间,各第二外壁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 固定轨两侧的第一内、外壁之间,据使固定轨与活动轨轴向套接,供固定轨与 活动轨相对滑移。
3. —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轨、 一活动轨以及 多个滚动组合,所述的固定轨与所述的活动轨彼此在轴向上相对套接,且固定 轨与车厢底板或座椅脚架相接,活动轨与汽车座椅相接,所述的滚动组合活设 在所述的固定轨与所述的活动轨之间,据使活动轨沿固定轨轴向往复位移,供 汽车座椅前后滑动;所述的固定轨具有一底板,底板两侧分别向上弯延形成第一外壁,各第一 外壁顶缘分别向内、向下弯延形成第一内壁,且第一内、外壁顶缘凭借一中板 衔接,使第一内、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活动轨具有一顶壁,顶壁两侧分别向下弯延形成第二内壁,各第二 内壁在邻近活动轨两端的区段分别向外、向上弯延形成第二外壁,各第二外壁 2与相邻第二内壁在底缘相接,且第二外壁与相邻第二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各第 二外壁在底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圆弧状横截面的第一靠缘,第二外壁顶缘处向第二内壁方向弯靠形成具有圆弧状横截面的第二靠缘;各第一内壁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第二内、外壁之间,各第二外壁分别沿长度方向插入固定轨两侧的第一内、外壁之间,使固定轨与活动轨轴向套接,供固定轨与活动轨相对滑移;所述的滚动组合主要包含一扣件、 一第一球珠以及两个第二球珠,第一球珠活嵌在扣件底缘,第二球珠活设在扣件顶缘;各滚动组合分别活设在各第二外壁与第 一外壁之间,且第 一球珠与第 一靠缘外部以及底板与固定轨在第 一外壁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第二球珠与第二靠缘外部以及固定轨在第一外壁与中板邻接处的内表面相靠,供活动轨往复滑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件是 由一座板以及一立板所构成的架体,且扣件在座板与立板邻接处开设一扣孔, 第一球珠活嵌在扣孔,且第一球珠的外缘表面凸露在座板以及立板的外部,供 第一球珠滚转。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顶 缘沿扣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夹持部,各第二球珠分别活嵌在相邻的二夹持部之 间,凭借各夹持部相对夹限定位第二球珠,且各第二球珠的外缘表面凸露在夹 持部外,供第二球珠滚转。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轨在底板与第 一外壁邻接处的内缘面凸设多个第 一止挡部,活动轨在第 一靠 缘的外缘面凸设多个第二止挡部,滚动组合设在第一、二止挡部之间,据此对 滚动组合形成止挡,供限制活动轨位移行程。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一 内壁在底缘形成多个凸齿,活动轨内部设一定位件,定位件位于二第二内壁之 间,定位件一端为衔接部,另一端两侧分别橫向设有翼板,定位件在中段处横 向枢设一轴杆,轴杆两端分别与各第二内壁枢接,据使定位件与活动轨枢接, 且定位件可据轴杆为中心旋摆动作,各翼板通过第二内壁底缘,延伸至第一内 壁底缘,且各翼板间隔贯穿多个齿孔,据使凸齿得以嵌入齿孔,供锁定活动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 在邻近衔接部处横设一抵靠板, 一掣动件设在二第二内壁之间,且f动件是具弹性的杆体,掣动件一端与顶壁相接,掣动件之中段通过轴杆邻向固定轨的底 缘,掣动件的另一端弹性弯靠在抵靠板邻向顶壁的顶缘处,凭借掣动件对抵靠 板形成向下的弹性压制作用,使凸齿得以相对嵌入齿孔,供常态锁定活动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壁穿设一槽孔以及一扣孔,掣动件一端通过槽孔凸伸在活动轨顶缘,且其末端弯延 形成一扣钩扣嵌在扣孔,供掣动件一端与顶壁相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轨在相对的两个第二内壁之间设有板体弯延形成的强化件,且强化件两侧分 别与第二内壁相抵靠,供强化活动轨的侧向强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构造,包括一固定轨、一活动轨、多个滚动组合、一定位件以及一掣动件,其中所述的固定轨,具有一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外壁与第一内壁,且第一内、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活动轨,具有一顶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内壁与第二外壁,且第二外壁与相邻第二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滚动组合,包括一扣件、一第一球珠以及两个第二球珠,各滚动组合分别活设在各第二外壁与第一外壁之间;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两个第二内壁之间。各滚动组合分别设在固定轨与活动轨之间,供活动轨往复滑移而不侧向偏移,以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B60N2/06GK101554845SQ20081008974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吴崇仪 申请人: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