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53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伸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式车架,属于电动车和机动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现有电动车和机动车的车架无法根据出行人数量和环境的需要随意自动的将车架伸缩折叠,灵活改变其载人的数量和行驶占用车道及停泊车位的面积。因此现有的电动车和机动车存在有;车架无法伸缩、功能单一、不便于在狭窄区域出行、存储、运输时占有空间较大、行驶和停泊时占用面积较大的不足和欠缺。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各种车辆所存在的车架无法伸缩折叠、不便于在狭窄区域出行、存储和运输时占有空间较大、行驶和停泊时占用面积较大的不足和欠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适用电动车和机动车的可伸缩式车架,它的车架可以根据出行人数量和环境的需要随意将车架伸缩折叠,可以灵活改变其载人的数量,行驶和停泊时占用面积较小,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车架伸缩折叠的方向可选择前后或左右伸缩折叠的方式。前车架的前车壳与后车架的后车壳可随前车架和后车架的伸缩折叠而前后移动,使其具备半封闭或全封闭功能。驱动装置可选择电动型和燃油型及电动与燃油混合型。最终可达到电动车和机动车的使用更加人性化、车架缩折后车辆体积达到最小化、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可伸缩式车架主要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两部分,它们分别与车架伸缩装置的两端相连接固定。设置在前车架的可伸缩导轨与设置在后车架的固定导轨在车架伸缩装置的带动下可实现前车架与后车架两部分的滑动伸出和缩回。前排椅座可升降或折叠。驱动装置可选择电动型和燃油型及电动与燃油混合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选择前后伸缩折叠方式时伸出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缩回单排椅座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选择左右伸缩折叠方式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
图1中A-A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选择前后伸缩折叠方式时伸出的的另一种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选择前后伸缩折叠方式时缩回的另一种主视示意图。图中;方向操纵杆⑴、后排椅座(2)、前排椅座⑶、调节件⑷、前轮(5)、椅座升降装置(6)、可伸缩导轨(7)、车架伸缩装置(8)、固定导轨(9)、后轮(10)、前车壳(11)、后车壳(12)、后轮轴(13)、后轮轴连接件(14)、前车架(15)、前轮轴(16)、后车架(17)、后排椅座支架(18)、椅座升降折叠开关(19)、中间伸缩连接部件00)。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1、可伸缩式车架主要包括前车架(15)和后车架(17)两部分,它们分别与车架伸缩装置(8)的两端相连接固定,设置在前车架(1 的可伸缩导轨(7)与设置在后车架(17) 的固定导轨(9)在车架伸缩装置(8)的带动下可实现前车架(1 与后车架(17)两部分的滑动伸出和缩回,前排椅座C3)可升降或折叠。2、车架伸缩装置(8)的前端与前车架(1 相连接固定,后端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车架伸缩装置(8)的驱动装置可选择电动推杆和液压缸及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车架的伸出与缩回。3、设置在前车架(15)的可伸缩导轨(7)与设置在后车架(17)的固定导轨(9)镶套在一起,在车架伸缩装置(8)的推出和缩回过程中它可带动前车架(1 包括前车壳(11) 与后车架(17)包括后车壳(1 同步完成滑动伸缩。4、车架伸缩装置(8)伸缩方向可分别选择前后伸缩折叠和左右伸缩折叠的方式。5、椅座升降装置(6)与前车架(1 相连接固定,前排椅座C3)在椅座升降折叠开关(19)的控制下可实施升降或折叠,后排椅座( 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6、与前车架(15)相连接固定的分别有,前轮轴(16)、方向操纵杆(1)、前轮(5)、 可伸缩导轨(7)、车架伸缩装置(8)、前车壳(11)、椅座升降装置(6)、前排椅座(3),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的分别有,后排椅座支架(18)、后排椅座O)、后轮轴连接件(14)、后轮轴(13)、后轮(10)、固定导轨(9)、车架伸缩装置(8)、后车壳(12),车辆驱动装置可设置在前车架(1 和后车架(17)上,还可以分别将车辆驱动装置设置在前轮( 轮毂内和后轮 (10)轮毂内。7、在车外按动车架伸缩装置⑶的无线遥控开关将伸缩导轨(7)推出,使前车架 (15)和前车壳(11)与后车架(17)和后车壳(12)拉开,如再次按动车架伸缩装置(8)的无线遥控开关可将伸缩导轨(7)缩回,使前车架(15)和前车壳(11)与后车架(17)和后车壳 (12)闭合实现全封闭的效果。8、在选择前后伸缩折叠方式伸出时可实现半封闭的效果,还可以选择让中间伸缩连接部件(20),与车架同步被拉出的方式实现全封闭的效果。
权利要求1.可伸缩式车架,该装置主要包括有;前车架(15)、前轮轴(16)、方向操纵杆(1)、前轮 (5)、可伸缩导轨(7)、车架伸缩装置(8)、前车壳(11)、椅座升降装置(6)、前排椅座⑶,后车架(17)、后排椅座支架(18)、后排椅座(2)、后轮轴连接件(14)、后轮轴(13)、后轮(10)、 固定导轨(9)、后车壳(12),中间伸缩连接部件(20),其特征是;可伸缩式车架主要包括前车架(1 和后车架(17)两部分,它们分别与车架伸缩装置(8)的两端相连接固定,设置在前车架(1 的可伸缩导轨(7)与设置在后车架(17)的固定导轨(9)在车架伸缩装置(8) 的带动下可实现前车架(1 与后车架(17)两部分的滑动伸出和缩回,前排椅座C3)可升降或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车架伸缩装置(8)的前端与前车架(1 相连接固定,后端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车架伸缩装置(8)的驱动装置可选择电动推杆和液压缸及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车架的伸出与缩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设置在前车架(1 的可伸缩导轨 (7)与设置在后车架(17)的固定导轨(9)镶套在一起,在车架伸缩装置(8)的推出和缩回过程中它可带动前车架(1 包括前车壳(11)与后车架(17)包括后车壳(1 同步完成滑动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车架伸缩装置(8)伸缩方向可分别选择前后伸缩折叠和左右伸缩折叠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椅座升降装置(6)与前车架(15) 相连接固定,前排椅座C3)在椅座升降折叠开关(19)的控制下可实施升降或折叠,后排椅座(2)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与前车架(1 相连接固定的分别有,前轮轴(16)、方向操纵杆(1)、前轮(5)、可伸缩导轨(7)、车架伸缩装置(8)、前车壳(11)、椅座升降装置(6)、前排椅座(3),与后车架(17)相连接固定的分别有,后排椅座支架 (18)、后排椅座(2)、后轮轴连接件(14)、后轮轴(13)、后轮(10)、固定导轨(9)、车架伸缩装置(8)、后车壳(12),车辆驱动装置可设置在前车架(1 和后车架(17)上,还可以分别将车辆驱动装置设置在前轮( 轮毂内和后轮(10)轮毂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在车外按动车架伸缩装置(8)的无线遥控开关将伸缩导轨(7)推出,使前车架(15)和前车壳(11)与后车架(17)和后车壳(12)拉开,如再次按动车架伸缩装置(8)的无线遥控开关可将伸缩导轨(7)缩回,使前车架 (15)和前车壳(11)与后车架(17)和后车壳(1 闭合实现全封闭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车架,其特征是;在选择前后伸缩折叠方式伸出时可实现半封闭的效果,还可以选择让中间伸缩连接部件(20),与车架同步被拉出的方式实现全封闭的效果,驱动装置可选择电动型和燃油型及电动与燃油混合型。
专利摘要一种可伸缩式车架,属于电动车和机动车领域。特点是车架可根据需要自动伸缩折叠,达到可灵活改变其载人的数量和行驶占用车道及停泊占用车位面积的目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与车架伸缩装置相连接固定,设置在前车架的可伸缩导轨与设置在后车架的固定导轨相铰接并可滑动伸缩折叠,车架伸缩折叠方向可选择前后或左右伸缩折叠的方式。前车壳与后车壳也可以随前车架和后车架的伸缩折叠而移动,使其具备半封闭或全封闭功能。前排椅座可升降和折叠。最终达到电动车和机动车的使用更加人性化、车架缩折后车辆体积最小化、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目的。
文档编号B60N2/16GK202054055SQ2011200165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高政华, 高茂森 申请人:高政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