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68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装设在汽车乘客座前方, 用以对乘客座的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之混合型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混合式充气器。图中,混合式充气器3包含外壳31、第一滤网32、隔板33、主破裂板34、扩散器35、螺桩36、点火器37及盖板38。外壳31围设成圆管状,内部为低温气室310,第一滤网32围设成圆管状,一端盖设隔板33以形成气体产生室320。低温气室310设有主破裂板34的一端穿设有扩散器35, 且扩散器35周缘设有扩散器口 351,且邻近主破裂板34的一端设有扩散器网352,且扩散器口 351内缘还设有第二滤网353。此外,扩散器35相对主破裂板34的另一端设有螺桩 36,用以将混合式充气器3固设于车体。气体产生室320设有隔板33的另一端设有点火器37,且盖板38将低温气室310 及气体产生室320紧密盖合。盖板38 —侧设有填充口 380以连通外部及低温气室310,外部通过填充口 380对低温气室310灌充低温高压气体,并于灌充气体后利用柱塞381紧密封闭填充口 380,以防低温高压气体渗漏。气体产生室320内装填有产气药321,受点火器37引燃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进入低温气室310与低温高压气体混合,混合后的气体突破主破裂板34进入扩散器35,再经由扩散器口 351使混合后的气体均勻送入安全气囊。在现有的混合式充气器3中,将混合式充气器3组装完成后再利用设于盖板38的填充口 380对低温气室310灌充低温高压气体,若于灌充气体时才查觉部分构件不完善,例如主破裂板34瑕疵,或扩散器35与外壳31未封焊完整而产生气体外泄,除了浪费了整具混合式充气器3之外,也容易导致意外发生。再者,整个产气过程中,必须经过第一滤网32、 扩散器网352、第二滤网353的重重过滤,致使装置的结构复杂。此外,由于扩散器35直接连通低温气室310,因此,各构件外壁所要求的强度必须一致,也间接导致成本昂贵。为了能使混合式充气装置的生产过程更为简易并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增加生产及使用上的安全性,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减少组件浪费的充气装置,以施惠于生产厂家及众多的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以解决现有的混合型充气器的结构繁复、成本高昂、制作成本高且安全性欠佳等缺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适用于装设在汽车乘客座前方的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安全气囊模块中的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包含一产气单元及排气单元。此产气单元包含一高压气瓶、一封盖组件、一药杯组件、一端盖及一点火器。高压气瓶呈中空管状,并装填有低温高压气体,且高压气瓶的一端管径渐缩并具有一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且封盖组件封焊于第一开口。药杯组件设置于高压气瓶内,此药杯组件至少包含一药杯,药杯一端具有一第三开口,且杯壁设有复数个第一气孔,并以杯底朝向第二开口方向配置,使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呈同心圆配置,且药杯内装填至少一产气药。端盖紧密盖合于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且端盖具有一第一通孔对应第三开口。点火器嵌设于第一通孔,并与药杯对应配置。排气单元盖设于高压气瓶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排气单元包含复数个第二气孔,当点火器引燃产气药,使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且高温高压气体经由各第一气孔进入高压气瓶,此高温高压气体与高压气瓶内的低温高压气体混合成适温高压气体,适温高压气体突破封盖组件,并经由第二气孔充灌安全气囊。其中,前述的排气单元包含一排气帽及一固定组件。排气帽呈杯状配置,此排气帽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开口,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第四开口。第四开口内缘紧密贴靠高压气瓶的瓶身外壁,且排气帽的外缘设有复数个第二气孔。固定组件一端自排气帽内部卡抵于第二通孔周缘,另一端自第二通孔朝向远离第一开口方向凸露于排气帽外,用以将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固设于汽车乘客座前方的安全气囊模块中。其中,前述的固定组件包含一卡制部及一锁固部。卡制部呈圆板状,且此卡制部的一面紧密抵靠于第二通孔的周缘。锁固部呈圆柱状,且此锁固部的一端设置于卡制部对应第二通孔的一面上,另一端凸伸于第二通孔外,且锁固部的外缘设有螺纹,使排气单元锁固于汽车乘客座的前方。其中,前述的药杯组件还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缓冲垫。底板设置于药杯内,此底板的一面贴靠药杯的底部,另一面贴靠产气药。缓冲垫设置于药杯内,此缓冲垫具有一第三通孔,使点火器的一端穿设第三通孔与产气药连通,且缓冲垫的一面紧密贴靠并压抵产气药, 另一面贴靠端盖。其中,前述的点火器包含一气密罩、一气密橡胶环、一点火具及至少一对点火针。 气密罩呈杯状配置,此气密罩一端具有一第五开口,另一端穿设第三通孔,且气密罩的外缘与第三通孔的内缘紧密贴靠,前述的端盖紧密盖合第五开口。气密橡胶环设置于气密罩内, 点火具通过第五开口并设置于气密罩内,且气密橡胶环套设于点火具对应第五开口的周缘,点火针设置于点火具相对气密罩的另一端,且此对点火针凸伸于第一通孔,通过此对点火针使产气药燃烧,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且此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各第一气孔进入高压气瓶。其中,前述的缓冲垫为陶瓷纤维垫、钩织金属网或耐热橡胶垫;前述的底板呈圆板状,且底板由金属材质制成。其中,前述的端盖包含一环形导轨与第三开口的周缘对应配置,且第三开口的周缘通过铆压工艺与环形导轨紧密结合;前述的封盖组件在高压气瓶填充低温高压气体后, 通过电阻焊接工艺紧密盖合于第一开口。其中,前述的产气药包含非迭氮型气体产生剂。综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此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排气帽罩设于高压气瓶外,而非嵌设于高压气瓶内,因此高压气瓶与排气帽系为独立的两构件,若在充气过程中发现瑕疵,可独立更换高压气瓶,而不需连同排气帽一起更换。(2)此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固定组件一端卡抵于排气帽内壁,另一端自排气帽内向外凸伸于第二通孔,以此利用固定组件增加排气帽的强度,加上排气帽设置于高压气瓶外,未持续承受高压气体的压力,因而排气帽本身的的外壁强度要求较低,能使用较薄的材料,进而节省原料成本。(3)此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固定组件的配置除了能强化排气帽的结构,使排气帽不会因适温高压气体冲出而变形外,亦能确保此气体发生器装设于安全气囊模块的稳定性。(4)此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低温高压气体直接通过高压气瓶的第一开口充气,充气之后再将封盖组件封焊于第一开口,其与现有的高压气瓶的填充方式相近,实施较为简易,亦可避免自气瓶底部充气而不慎冲破主破裂板的风险。(5)此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多道滤网的设置,仅利用药杯的第一气孔筛除产气药燃烧后的残渣;再者,透过遮蔽于第一开口的封盖组件的阻挡,使低温高压气体及高温高压气体充分混合后达到一定压力再突破封盖组件, 确保气体温度适当。以此配置,可充分简化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结构,使制程简化,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图1为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混合式充气器。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组装后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混合型气体发生器;10-产气单元;11-高压气瓶;111-第一开口 ;112-第二开口 ;12-封盖组件; 13-药杯组件;131-药杯;1311-第一气孔;1312-第三开口 ; 132-底板;133-缓冲垫; 1331-第三通孔;14-端盖;141-第一通孔;142-环形导轨;15-点火器;151-气密罩; 1511-第五开口 ; 152-气密橡胶环;153-点火具;154-点火针;20-排气单元;21-排气帽;211-第二气孔;212-第四开口 ;213-第二通孔;22-固定组件;221-卡制部;222-锁固部;2221-螺纹;3-混合式充气器;31-外壳;310-低温气室;32-第一滤网;320-气体产生室; 321-产气药;33-隔板;34-主破裂板;35-扩散器;;351_扩散器口 ;;352_扩散器网;;353_第二滤网;36-螺桩;37-点火器;38-盖板;380-填充口 ;381-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前述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组装后的纵向剖视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混合型气体发生器1包含产气单元10及排气单元20。产气单元10包含高压气瓶 11、封盖组件12、药杯组件13、端盖14及点火器15。高压气瓶11呈中空管体,内部装填低温高压气体,且高压气瓶11的一端管径渐缩,并具有一第一开口 111,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 112,且封盖组件12封焊于第一开口 111。药杯组件13设置于高压气瓶11内,其包含药杯131、底板132及缓冲垫133。药杯131内装填产气药(图未示),杯壁设有复数个第一气孔1311,且药杯131—端具有第三开口 1312,并以杯底朝向第二开口 112方向配置,使第三开口 1312与第二开口 112呈同心圆配置。底板132设置于药杯131内,且底板132的一面贴靠药杯131的底部,另一面贴靠产气药。缓冲垫133设置于药杯131内,缓冲垫133的一面紧密贴靠并压抵产气药,另一面则贴靠端盖14,且缓冲垫133中央具有第三通孔1331。端盖14中央具有第一通孔141对应第三开口 1312,第一通孔141周缘设有环形导轨142与第三开口 1312的周缘对应配置,且第三开口 1312的周缘通过铆压工艺与环型导轨142紧密结合,且第二开口 112的周缘与端盖14封焊结合,致使端盖14紧密封闭第二开口 112及第三开口 1312。点火器15包含气密罩151、气密橡胶环152、点火具153及一对点火针154。气密罩151呈杯状配置,其一端具有第五开口 1511,另一端穿设缓冲垫133的第三通孔1331,且气密罩151的外缘与第三通孔1331的内缘紧密贴靠,且气密罩151焊接于端盖14,使端盖 14紧密盖合第五开口 1511。点火具153通过第五开口 1511并设置于气密罩151内,且气密橡胶环152套设于点火具153的外缘,以使气密罩151内部成气密状态。点火针IM设置于点火具153相对气密罩151的另一端,且此对点火针巧4凸伸于端盖14的第一通孔141。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瓶11通过端盖14紧密封闭第二开口 112、第三开口 1312及第五开口 1511后,经第一开口 111对高压气瓶11灌充低温高压气体,且于高压气瓶11填充低温高压气体后,通过电阻焊接工艺将封盖组件12紧密盖合于第一开口 111,以此将低温高压气体封装于高压气瓶11中。且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133以陶瓷纤维垫表示,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亦可为钩织金属网或耐热橡胶垫。底板132则呈圆板状,且与药杯131的底部大小接近,本实施例中,底板132由金属材质制成,以此加强药杯131底部的强度。排气单元20包含排气帽21及固定组件22。排气帽21呈杯状配置,其周缘设有复数个第二气孔211,且一端具有第四开口 212,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213对应第四开口 212, 并且第四开口 212内缘紧密贴靠高压气瓶11邻近第一开口 111的瓶身外壁。固定组件22 包含卡制部221及锁固部222,卡制部221呈圆板状,且卡制部221的一面紧密抵靠于第二通孔213的周缘,锁固部222呈圆柱状,其一端设置于卡制部221对应第二通孔213的一面上,另一端凸伸于第二通孔213外,且锁固部222的外缘设有螺纹2221,以此使排气单元20 连同产气单元10锁固于汽车的乘客座前方的安全气囊模块(图未示)中。当遭遇紧急事故时,外部信号通过点火针154引爆点火具153,使点火具153爆炸冲破气密罩151,进而引燃药杯131内的产气药,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且高温高压气体经由药杯131的各第一气孔1311进入高压气瓶11,而药渣则被各第一气孔1311筛滤而留置于药杯131内。高温高压气体与高压气瓶11内的低温高压气体混合成适温高压气体后,适温高压气体突破封盖组件12,进入排气帽21,并经由各第二气孔211充灌安全气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配置,可以大幅简化混合型充气器的结构,降低填充低温高压气体的风险,并能减少各构件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增加安装于车体安全气囊模块中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适用于装设在一汽车乘客座前方的一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的一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包含一产气单元,所述的产气单元包含一高压气瓶,呈中空管状,并装填有一低温高压气体,且所述的高压气瓶一端管径渐缩并具有一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 ;一封盖组件,封焊于所述的第一开口 ;一药杯组件,设置于所述的高压气瓶内,所述的药杯组件至少包含一药杯,所述的药杯一端具有一第三开口,且杯壁设有复数个第一气孔,并以杯底朝向所述的第二开口方向配置,使所述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呈同心圆配置,且所述的药杯内装填至少一产气药;一端盖,紧密盖合于所述的第二开口及所述的第三开口,且所述的端盖具有一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的第三开口 ;及一点火器,嵌设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的药杯对应配置;以及一排气单元,盖设于所述的高压气瓶具有所述的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所述的排气单元包含复数个第二气孔,当所述的点火器引燃所述的产气药,使产生一高温高压气体,且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由各所述的第一气孔进入所述的高压气瓶,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与所述的高压气瓶内的所述的低温高压气体混合成一适温高压气体,所述的适温高压气体突破所述的封盖组件,并经由所述的第二气孔充灌所述的安全气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单元包含一排气帽,呈杯状配置,所述的排气帽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开口,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的第四开口,所述的第四开口内缘紧密贴靠所述的高压气瓶的瓶身外壁,且所述的排气帽的外缘设有所述的复数个第二气孔;以及一固定组件,其一端自所述的排气帽内部卡抵于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周缘,另一端自所述的第二通孔朝向远离所述的第一开口方向凸露于所述的排气帽外,用以将所述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固设于所述的汽车乘客座前方的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含一卡制部,呈圆板状,且所述的卡制部的一面紧密抵靠于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周缘;以及一锁固部,呈圆柱状,且所述的锁固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的卡制部对应所述的第二通孔的一面上,另一端凸伸于所述的第二通孔外,且所述的锁固部的外缘设有一螺纹,使所述的排气单元锁固于所述的汽车乘客座的前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杯组件还包含一底板,设置于所述的药杯内,所述的底板的一面贴靠所述的药杯的底部,另一面贴靠所述的产气药;以及至少一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的药杯内,所述的缓冲垫具有一第三通孔,使所述的点火器的一端穿设所述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的产气药连通,且所述的缓冲垫的一面紧密贴靠并压抵所述的产气药,另一面贴靠所述的端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器包含一气密罩,呈杯状配置,所述的气密罩一端具有一第五开口,另一端穿设所述的第三通孔,且所述的气密罩的外缘与所述的第三通孔的内缘紧密贴靠,所述的端盖紧密盖合所述的第五开口;一气密橡胶环,设置于所述的气密罩内;一点火具,通过所述的第五开口并设置于所述的气密罩内,且所述的气密橡胶环套设于所述的点火具对应所述的第五开口的周缘;及至少一对点火针,设置于所述的点火具相对所述的气密罩的另一端,且所述的对点火针凸伸于所述的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的对点火针使所述的产气药燃烧,以产生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且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各所述的第一气孔进入所述的高压气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垫为陶瓷纤维垫、钩织金属网或耐热橡胶垫。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呈圆板状,且所述的底板由金属材质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包含一环形导轨与所述的第三开口的周缘对应配置,所述的第三开口的周缘通过铆压工艺与所述的环形导轨紧密结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组件在所述的高压气瓶填充所述的低温高压气体后,通过电阻焊接工艺紧密盖合于所述的第一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气药包含非叠氮型气体产生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适用于装设在一汽车乘客座的前方,用以对乘客座的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此气体发生器包含一产气单元及一排气单元,产气单元包含高压气瓶及药杯,且药杯设置于高压气瓶内。高压气瓶内装填低温高压气体,药杯周缘设有复数个第一气孔,且药杯内装填产气药,透过点火器引燃产气药使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进入高压气瓶,高温高压气体与低温高压气体混合成适温高压气体,此适温高压气体冲破高压气瓶的封盖组件并进入排气单元。排气单元设有复数个第二气孔,以此将适温高压气体均匀散出以灌充安全气囊。
文档编号B60R21/268GK202138331SQ20112018003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林佳荣, 王德鑫, 蔡隆明, 陈鸿银 申请人: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