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包括橡胶套总成、连接体、内外丝接头及球头总成,所述连接体的一端设有橡胶套安装环,所述橡胶套总成固定安装在橡胶套安装环内,连接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螺纹孔,内外丝接头的外丝与内螺纹孔正丝丝接,所述球头总成上设置的丝杆反丝穿过锁紧螺母后与内外丝接头的内孔反丝丝接,内外丝接头一端设有旋拧体,所述球头总成上还设置有一球销,球销的轴线方向与球头总成上的丝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球销上配设有自锁螺母。本实用新型根据车辆四轮所处状况可调整单侧轮胎或两侧同时调整,能够大大的降低维修成本,能有效地解决因汽车底盘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故障,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支臂,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
[0003]【【背景技术】】
[0004]现有汽车改装或原车组装必须对车轮进行固定,也就是四轮定位;四轮定位必须经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判断出四轮各种角度与原设计和出厂时调整值的差值,再用专用零件或工具进行调整校正,使之与原设计和出厂调整值相同或在公差范围内的全过程。
[0005]四轮定位需要设计出汽车四轮的各种角度,也是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四轮定位可保证汽车不会出现跑偏、发飘、侧滑、转向不稳、轮胎偏磨及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剧等现象。现有的原厂车辆所使用的支臂结构是由一整块钢板经过压制或由锻件整体锻造而成的,这些支臂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结构,缺乏通用性和可调性;基于所述原因,所以当车轮外倾角的上沿向内或向外倾斜的角度出现问题时,也就是调整车辆的负载时,必须使受力点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以便减少轮胎磨损。
[0006]车轮外倾角:车轮处于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正车轮外倾角:当车轮上沿向外倾斜,或偏离引擎;过大的正车轮外倾角会引起:磨损轮胎外侧;额外增加悬挂部件磨损;造成跑偏;负车轮外倾角:当车轮上沿向内倾斜,或朝向引擎。过大的负车轮外倾角会引起:磨损轮胎内侧;额外增加悬挂部件磨损;造成跑偏;所以不相等的车轮外倾角:造成跑偏。例如:当左侧前轮正车轮外倾角设为1°,右侧前轮设为0.5°,这种车将会向左跑偏。
[0007]基于上述理由,现有的支臂结构不能满足所述各项调整所需。
[0008]【
【发明内容】
】
[0009]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该支臂根据车辆四轮所处状况可调整单侧轮胎或两侧同时调整,能够大大的降低维修成本,减少浪费量,缩短维修时间,能有效地解决因汽车底盘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故障,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包括橡胶套总成、连接体、内外丝接头、波形弹性垫圈、锁紧螺母、球头总成、螺栓、螺母及自锁螺母;所述连接体的一端设有橡胶套安装环,所述橡胶套总成固定安装在橡胶套安装环内,连接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螺纹孔,连接体的另一端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张紧侧耳,张紧侧耳中部沿所述的内螺纹孔的径向开有一贯通内螺纹孔的槽,张紧侧耳上还设置有穿过槽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栓并用螺母紧固,内外丝接头的外丝与连接体的内螺纹孔正丝丝接,所述球头总成上设置的丝杆反丝穿过锁紧螺母后与内外丝接头的内孔反丝丝接,内外丝接头一端设有旋拧体,所述球头总成上还设置有一球销,球销的轴线方向与球头总成上的丝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球销上配设有自锁螺母。
[0012]进一步地,在连接体另一端侧壁设置的张紧侧耳为一个或两个。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内外丝接头及内螺纹、球头总成的丝杆的配合可调整车辆四轮角度,比如外倾角、束角、主销后倾角、推力角等。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的整体式支臂部件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的结构,并且适用于新车的安装或旧车的改造,尤其是新车行驶一段时间后,一般的汽车底盘结构和车轮的各种角度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样四轮就会超出原车出厂时所设定的各种角度数据,车辆在行驶中就会出现跑偏,车轮磨胎,方向盘发抖等症状,会引起很多故障或事故,给驾驶员带来不安全性和不舒适感。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设计合理,可适应多种车型,结构紧凑,易于在新车上安装和旧车改装。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橡胶套安装环;2、内外丝接头;3、波形弹性垫圈;4、锁紧螺母;5、球头总成;6、螺母;7、内螺纹孔;8、张紧侧耳;9、螺栓;10、橡胶套总成;11、连接体;12、自锁螺母;13、球销。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0020]结合图1,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其包括橡胶套总成10、连接体U、内外丝接头2、波形弹性垫圈3、锁紧螺母4、球头总成5、螺栓9、螺母6及自锁螺母12 ;所述连接体11的一端设有橡胶套安装环1,所述橡胶套总成10固定安装在橡胶套安装环I内,连接体11的 另一端端部设有内螺纹孔,连接体11的另一端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张紧侧耳8,张紧侧耳8中部沿所述的内螺纹孔7的径向开有一贯通内螺纹孔的槽,张紧侧耳8上还设置有穿过槽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栓9并用螺母6紧固,内外丝接头2的外丝与连接体11的内螺纹孔7正丝丝接,所述球头总成5上设置的丝杆穿过锁紧螺母4及波形弹性垫圈3后与内外丝接头2的内孔丝接,所述内外丝接头2 —端设有旋拧体,所述球头总成上还设置有一球销13,球销的轴线方向与球头总成上丝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球销上配设有自锁螺母12 ;所述内外丝接头2的外螺纹设置为正丝,内螺纹设置为反丝,相应的所述球头总成5的丝杆设置为反丝,锁紧螺母4为反丝。
[0021]连接体11另一端侧壁设置的张紧侧耳8为一个或两个;所述螺栓9的旋拧端为内六方、外六方或至少具有两个对应旋拧平面的结构体;内外丝接头2 —端设置的旋拧体为至少具有两个对应旋拧平面的旋拧结构体;锁紧螺母4为至少具有两个对应旋拧平面的旋拧结构体。
[0022]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橡胶套安装环与车体悬架相连,将球销13穿过车轮胎上的连接点用自紧螺母12固定使球头总成5与车轮相连,然后调节可伸缩调整支臂的内外丝接头2,使橡胶套总成10的孔中心与球头总成5的球销中心的中心距增加或减少,调整后由所述螺栓9及螺母6对连接体11进行紧固,达到锁紧内外丝接头2的目的,然后由锁紧螺母4向内外丝接头2的旋拧体方向旋紧,迫使球头总成5的丝杆与内外丝接头2的内螺纹形成拉力,从而锁紧球头总成5,为了保证锁紧的可靠性在锁紧螺母4与内外丝接头2之间设置有波形弹性垫圈3 ;通过以上中心距的调整,便实现了车轮角度调节的目的。
[0023]本实用新型可在每个车轮分别安装也可两个前轮安装或两个后轮安装或其中任一出现问题的车轮安装,安装调试时使用四轮定位仪,检测出被测车辆的每个轮的倾角和束角值是否符合原厂标准,如不符合可做随机调整。测试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自动复位或者发现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驾驶时车感飘浮、颠颤、摇摆等不正常的驾驶感觉,行驶中转向盘不正或行车方向是否出现跑偏现象
坐寸O
[0024]本实用新型主要调整内容为车轮外倾角。
[0025]外倾角的调整: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地面的铅垂线的夹角,轮胎的上缘偏向内侧“靠近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调整后可防止轮胎不均匀的磨损。
[0026]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时的夹角称为正外倾角,调整后作用主要是减低转向节上的负载、防止车轮滑落、防止由于载荷而产生不需要的外倾角及减小转向操纵力。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时的夹角称为负外倾角,调整后作用是可使内外侧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的内外侧磨损均匀,还可以提高车身的横向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其包括橡胶套总成(10)、连接体(11)、内外丝接头(2)、波形弹性垫圈(3)、锁紧螺母(4)、球头总成(5)、螺栓(9)、螺母(6)及自锁螺母(1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体(11)的一端设有橡胶套安装环(I ),所述橡胶套总成(10)固定安装在橡胶套安装环内,连接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螺纹孔(7),连接体的另一端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张紧侧耳(8),张紧侧耳(8)中部沿所述的内螺纹孔的径向开有一贯通内螺纹孔的槽,张紧侧耳上还设置有穿过槽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栓(9)并用螺母(6)紧固,内外丝接头(2)的外丝与连接体(11)的内螺纹孔(7)正丝丝接,所述球头总成(5)上设置的丝杆穿过锁紧螺母(4)及波形弹性垫圈(3)后与内外丝接头的内孔丝接,所述内外丝接头一端设有旋拧体;所述球头总成上还设置有一球销(13),球销的轴线方向与球头总成上丝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球销上配设有自锁螺母(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车轮外倾角调整的支臂,其特征是:连接体(11)另一端侧壁设置的张紧侧耳(8)为一个或两个。
【文档编号】B60G17/00GK203528239SQ20132036095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崔占凯 申请人:洛阳市凯涛金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