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53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气囊装置具备:气囊;罩部,覆盖上述气囊;安装部件,安装于上述罩部的表面侧;及连接部件,在上述罩部的背面侧对上述安装部件进行连接。上述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在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一卡定部;第二连接部,在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二卡定部;及结合部,将上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上述第一连接部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专利说明】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将安装于覆盖气囊的罩部的表面侧的安装部件在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用于进行汽车的转向操作的方向盘上安装有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在气囊装置的罩部的表面侧有时安装有汽车公司的标识等安装部件。作为与将标识连接于罩部有关的在先技术,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18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然而,根据用于将标识等安装部件向罩部连接的连接部件的形状等,有时难以防止连接部件的组装错误。
[0005]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的组装错误的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具备:
[0007]气囊;
[0008]罩部,覆盖上述气囊;
[0009]安装部件,安装于上述罩部的表面侧 '及
[0010]连接部件,将上述安装部件在上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
[0011]上述连接部件具有:
[0012]第一连接部,在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一卡定部;
[0013]第二连接部,在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二卡定部 '及
[0014]结合部,将上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0015]上述第一连接部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具备:
[0017]罩部,覆盖气囊;
[0018]第一卡定部及第二卡定部,设于安装部件,上述安装部件安装于上述罩部的表面侧;及
[0019]连接部件,将上述安装部件在上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
[0020]上述连接部件具有:
[0021]第一连接部,在上述第一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定部;
[0022]第二连接部,在上述第二卡定部贯通上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上述第二卡定部;及
[0023]结合部,将上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0024]上述第一连接部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0025]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供一种连接部件,用于对安装于覆盖气囊的罩部的表面侧的安装部件在上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上述连接部件具有:
[0026]第一连接部,形成为能够插通于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
[0027]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能够插通于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及
[0028]结合部,将上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0029]上述第一连接部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0030]发明效果
[0031]根据公开的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的组装错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表示气囊装置的图。
[0033]图2是将在气囊装置的罩部形成的安装部件的安装部放大表示的图。
[0034]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0035]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部件的仰视图。
[0036]图5是从右侧观察图4所示的安装部件的侧视图。
[0037]图6是表示连接结构的图。
[0038]图7是从斜上方观察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0039]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0040]图9是从图8的右侧观察到的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0041]图10是沿着图8的Y-Y线的连接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0042]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0043]图12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图。
[0044]图13是连接部件的插入方向和表里关系均错误时的组装状态图。
[0045]图14是连接部件的插入方向正确而表里关系错误时的组装状态图。
[0046]图15是连接部件的插入方向错误而表里关系正确时的组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48]〔气囊装置I的结构〕
[004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I的图。气囊装置I具备气囊100、罩部20、安装部件30及后述的连接部件。气囊100通过从气囊装置I具有的未图示的充气机供给的气体而膨胀,当膨胀超过预定量时,使罩部20的至少一部分开裂而延伸至罩部20的外部。例如在将气囊装置I搭载于车辆时,气囊100在车辆与乘员之间膨胀。罩部20在将膨胀之前的被折叠而收容的气囊100覆盖的状态下,固定于气囊装置I具有的未图示的支撑部件。罩部20例如能够由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材料成形。安装部件30是以乘员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安装在罩部20的表面21侧的部件。作为安装部件30的一例,可列举汽车公司的标识等装饰部件。图1所示的安装部件30的形状、大小及图样只不过是一例,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大小及图样。在罩部20的表面21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供安装部件30进行安装的安装部40。
[0050]图2是将供安装部件30进行安装的安装部40放大表示的图。在罩部20的安装部40,供设于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插入的长方形形状的安装用孔42_1?42-4从罩部20的表面侧向背面侧贯通而形成。在该例子中,罩部20的表面侧是指表面21侦牝罩部20的背面侧是指表面21的相反侧。关于U字形卡定部32-1?32-4,在后文中叙述。在安装用孔42-1?42-4的周围,圆形及方形形状的安装用孔44-1?44_8从罩部20的表面侧向背面侧贯通而形成。
[0051]〔安装部件30的结构〕
[0052]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部件30的立体图。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部件30的仰视图。图5是从图4中右侧观察图4所示的安装部件30的侧视图。
[0053]安装部件30可以由实施了发纹加工的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成形,也可以由ABS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等树脂材料成形,还可以由其他材质成形。
[0054]4个形成为U字形的U字形卡定部32-1?32_4从安装部件30的基座30a的背面侧突出。在图5中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如图4所示,在基座30a的背面的周缘部设有定位用凸起34-1、34-2和卡定(即,保持)于罩部20的卡定用钩部36_1?36_6。安装部件30通过将定位用凸起34-1、34-2向罩部20的安装部40的安装用孔44_1、44_2插入,而相对于罩部20的安装部40被定位。而且,安装部件30将图3所示的6个部位的卡定用钩部36-1?36-6卡定(即,插入而锁定)于图2所示的安装部40的安装用孔44_3?44_8,由此保持为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与安装部40紧贴的状态。
[0055]U字形卡定部32-1?32-4以相对于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呈门形地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其与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之间形成供后述的连接部件插入的连接用孔32-la?32~4a0
[0056]另外,如图4所示,当从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观察时,U字形卡定部32-1?32_4以在相对于安装部件30的图4中纵向的中心线O倾斜了预定角度α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图4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U字形卡定部32-1、32-2相对于中心线O呈线对称地配置在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U字形卡定部32-3、32-4相对于中心线O呈线对称地配置在安装部件30的背面侧。
[0057]〔安装部件30的连接结构〕
[0058]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10的图。连接结构10具有罩部20、向罩部20的背面22侧突出的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_4及将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在背面22侧连接于罩部20的连接部件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将作为汽车公司的标识的安装部件30安装于罩部20的表面侧的情况作为一例,但是本发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将标识以外的安装部件进行连接的情况。
[0059]另外,在将安装于罩部20的表面侧的安装部件30连接时,通过使连接部件50的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向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_4的连接用孔32_la?32-4a插通的所谓闩结构,将U字形卡定部32-1?32_4连接于罩部20的背面22侦U。
[0060]〔连接部件50的结构〕
[0061]图7是从斜上方观察连接部件50的立体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0的俯视图。图9是从图8的右侧观察到的连接部件50的侧视图。图10是沿着图8的Y-Y线的连接部件50的纵向剖视图。
[0062]连接部件50例如由热塑性树脂等成型,例如如图7所示,具有与Xa方向及/或Xb方向(以下,也称为“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将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基端部64、74间结合的结合部80及防止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从上述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脱落的防脱部90。
[0063]连接部件50是由结合部80将沿X方向呈直线地延伸的2个连接部60、70的基端部64、74间结合的结构,因此形成为“]”字形(或U字形),但是根据结合部80的形状也可以设为“]”字形以外的形状。而且,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前端部62、72为了能够容易地向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连接用孔32-la?32_4a插入而可以形成为越靠顶点部侧则越薄的锥形形状。
[0064]第一连接部60和第二连接部70以分别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棒状。第一连接部60和第二连接部70相对于在第一连接部60与第二连接部70之间沿X方向假想地引出的直线而形成为非对称的形状,第一连接部60与第二连接部70的外形互不相同。第一连接部60和第二连接部70具有如此互不相同的形状,由此即使例如作业者或组装装置将连接部件50以错误的组装方法组装于罩部20的背面侧,通过目视或图像识别,也能够确认该错误,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组装错误。
[0065]例如在图8中,第一连接部60及第二连接部70这两个连接部的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尺寸。第一连接部60的长度是指在第一连接部60延伸的X方向上从第一连接部60的基端部64到前端部62的长度。第二连接部70的长度是指在第二连接部70延伸的X方向上从第二连接部70的基端部74到前端部72的长度。第一连接部60的宽度是指在第一连接部60与第二连接部70分离的Ya方向及/或Yb方向(以下,也称为“Y方向”)上第一连接部60的侧面66、68间的长度。第二连接部70的宽度是指在第一连接部60与第二连接部70分离的Y方向上第二连接部70的侧面76、78间的长度。
[0066]例如在图8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60的长度LI形成得比第二连接部70的长度L2长(L1>L2)。长度LI是从基端部64与结合部80的连接部81到前端部62的顶点部61的X方向上的长度,长度L2是从基端部74与结合部80的连接部81到前端部72的顶点部71的X方向上的长度。
[0067]通过将第一连接部60的长度LI与第二连接部70的长度L2设为不同的尺寸,如图6所示,能够防止在组装连接部件50时将应相对于罩部20的背面侧从左手方向朝右手方向(即,Xb方向)进行插入操作的地方弄错而要从右手方向朝左手方向(即,Xa方向)插入的情况。而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60的长度LI与第二连接部70的长度L2设为不同的尺寸,能够防止在组装连接部件50时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虽然符合从左手方向到右手方向(即,Xb方向)但将连接部件50翻过来插入的情况。而且,在未发现弄错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而将连接部件50从右手方向朝左手方向(即,Xa方向)插入时,由于防脱部90的各位置与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位置不一致,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
[0068]另外,在例如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50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60的宽度L6形成得比第二连接部70的宽度L7长(L6>L7)。如此,伴随着第一连接部60的宽度L6形成得比第二连接部70的宽度L7长,可以将图5所示的连接用孔32-la、32-2a的开口尺寸L4形成为比连接用孔32-3a、32-4a的开口尺寸L4大的尺寸,以使第一连接部60能够插通图3所示的连接用孔32-la、32-2a,且使第二连接部70能够插通连接用孔32_3a、32-4a。通过将宽度L6与宽度L7设为不同的尺寸,能够防止在组装连接部件50时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虽然符合从左手方向到右手方向(即,Xb方向)但将连接部件50翻过来插入的情况。
[0069]另外,例如在图6中,第一连接部60及第二连接部70中的一方的连接部可以形成为无法插通U字形卡定部32-1?32-4中的另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U字形卡定部。例如,第一连接部60可以形成为无法向U字形卡定部32-3、32-4的至少一方插通的大小。或者,第二连接部70可以形成为无法向U字形卡定部32-1、32-2的至少一方插通的大小。通过如此形成第一连接部60及第二连接部70中的一方,即使以组装连接部件50时的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为从左手方向朝右手方向(即,Xb方向)的正确的插入方向而要将连接部件50翻过来插入也无法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例如在图11中,为了避免第一连接部60向U字形卡定部32-3、32-4插通而可以使第一连接部60的宽度L6形成为比第二连接部70的宽度L7大的尺寸。
[0070]另外,只要以避免第一连接部60向U字形卡定部32-3、32_4插通的方式使第一连接部60的宽度L6比图5所示的连接用孔32-3a、32-4a的至少一方的开口尺寸L4大的尺寸即可。由此,若即使连接部件150的插入方向正确、例如为图6中Xb方向,但将连接部件1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弄错(即翻过来),则第一连接部60的前端部62会与U字形卡定部32-3或U字形卡定部32-4的侧面部抵接而停止。而且,若即使连接部件1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正确,但连接部件150的插入方向不同而为例如图6中Xa方向,则同样地第一连接部60的前端部62会与U字形卡定部32-3或U字形卡定部32_4的侧面部抵接而停止。其结果是,第一连接部60无法贯通连接用孔32-3a或32_4a,因此即使要以错误的插入方法插入连接部件150也无法插入,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150的误插入。
[0071]当然,为了避免第二连接部70向U字形卡定部32-1、32_2插通,通过将图11所示的第二连接部70的宽度L7设为比图5所示的连接用孔32-la、32-2a的至少一方的开口尺寸L4大的尺寸,也能得到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150的误插入这样的与上述同样的效果。而且,为了使一方的连接部无法插通另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通过将一方的连接部的高度设为比另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连接用孔的高度大的尺寸,也能得到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150的误插入这样的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0072]另外,图12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0及连接结构11。在图12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60具有扩宽部63作为以无法从正常侧方的相反侧的侧方向U字形卡定部32-1、32-2插通的方式形成的不可插通部的一例。在图12的情况下,正常的插入方向是Xa方向。比前端部62宽的扩宽部63在图12所示的正常的连接状态下以位于U字形卡定部32-1与32-2之间的方式形成。U字形卡定部32-1、32-2是在第一连接部60的插通方向上排列的被插通部的一例。另外,省略关于与图6同样的结构的说明。
[0073]图12的扩宽部63以能够在正常的插入方向Xa上从侧方向U字形卡定部32_1插通的方式以连接用孔32-la的开口宽度以下的宽度形成,且以无法在错误的插入方向Xb上从侧方向U字形卡定部32-2插通的方式以比连接用孔32-2a的开口宽度大的宽度形成。
[0074]通过这样的扩宽部63,如图13所示,即使要在错误的插入方向Xb上将连接部件50翻过来插入,但扩宽部63会与U字形卡定部32-2的侧面部32_2b抵接而停止,因此无法贯通连接用孔32-2a。因此,即使要将连接部件50以这样的错误的插入方法插入也无法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
[0075]另外,扩宽部63以比U字形卡定部32-3的连接用孔32_3a的开口宽度大的宽度形成。由此,如图14所示,若即使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正确地为Xa但将连接部件2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弄错,则扩宽部63会与U字形卡定部132-3的侧面部32-3b抵接而停止,因此无法贯通连接用孔32-3a。因此,即使要将连接部件50以这样的错误的插入方法插入也无法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
[0076]另外,扩宽部63以比U字形卡定部32-4的连接用孔32_4a的开口宽度大的宽度形成。由此,如图15所示,若即使连接部件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正确但将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弄错,则扩宽部63会与U字形卡定部32-4的侧面部32-4b抵接而停止,因此无法贯通连接用孔32-4a。因此,即使要将连接部件50以这样的错误的插入方法插入也无法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
[0077]当然,扩宽部63也可以不形成于第一连接部60而形成于第二连接部70。而且,虽然示出了增大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宽度的例子,但也可以提升连接部的一部分的高度。
[0078]另外,在图12中,为了避免第二连接部70向U字形卡定部32-2插通,第二连接部70的外形尺寸(宽度或高度)可以是比连接用孔32-2a的开口尺寸(宽度或高度)大的尺寸。由此,若即使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正确地为例如图7中Xa方向但将连接部件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弄错(翻过来),则第二连接部70的前端部72虽然通过了 U字形卡定部32-1,但是也会与U字形卡定部32-2的右侧的侧面部抵接而停止。而且,若即使连接部件50插入时的表里关系正确但将连接部件50的插入方向弄错而为例如图7中Xb方向,则同样地第二连接部70的前端部72会与U字形卡定部32-2的左侧的侧面部抵接而停止。如此,第二连接部70无法贯通连接用孔32-2a。因此,即使要将连接部件50以这样的错误的插入方法插入也无法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插入。
[0079]然而,如图6及图7所示,防脱部90具有第一抵接部91、93和第二抵接部92、94。第一抵接部91、93设置在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前端部62、72附近,且与在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前端部62、72侧的图6中右侧设置的侧面部32_lb、32_3b抵接。第二抵接部92、94设置在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基端部64、74附近,且与在U字形卡定部32_2、32-4的基端部64、74侧的图6中左侧设置的侧面部32_2b、32_4b抵接。
[0080]第一抵接部91、93以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上表面使基端部64、74侧比前端部62、72侧高的方式向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上表面侧切折。而且,第一抵接部91、93相对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连接用孔32-la、32-3a能够进行插入方向(即,Xb方向)的移动,以相对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连接用孔32_la、32_3a限制拔出方向(即,Xa方向)的移动的方式倾斜预定角度β。
[0081]第一抵接部91、93的切折高度为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横架部分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在图6中,在将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从侧方(即,Xb方向)向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连接用孔32-la?32_4a插入时,第一抵接部91、93从倾斜状态向水平侧挠曲而能够进行插入操作。
[0082]另外,将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向U字形卡定部32-1?32_4的连接用孔32-la?32_4a插通之后的向拔出方向(即,Xa方向)的滑动操作由于切折的第一抵接部91、93的端部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侧面部32_lb、32_3b抵接而被阻止。由此,通过第一抵接部91、93能防止连接部件50的脱落。
[0083]U字形卡定部32-1、32-3如图4所示以相对于安装部件30的中心线O倾斜预定角度α的方式配置,因此第一抵接部91和第一抵接部93以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倾斜方向对应的方式设于沿图8中X方向错开了距离Dl的位置。以即使要进行误组装第一抵接部91和第二抵接部93中的任一方的抵接部也无法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侧面部32-lb、32-3b中的应抵接的侧面部抵接的方式调整距离D1,由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组装。
[0084]第二抵接部92、94的图8中Ya、Yb方向的横向宽度尺寸L3形成为比图5所示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连接用孔32-la?32_4a的开口尺寸L4大的尺寸(L3>L4)。由此,第二抵接部92、94比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基端部64、74侧的侧面66、68、76、78向宽度方向(即,Ya、Yb方向)突出,且形成得比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连接用孔32_la ?32_4a 宽。
[0085]第二抵接部92、94以从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两侧面66、68、76、78呈三角形形状地突出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4所示U字形卡定部32-2、32-4以相对于安装部件30的中心线O倾斜预定角度α的方式配置,因此第二抵接部92、94如图8所示以与U字形卡定部32-2、32-4的倾斜方向对应的方式设于沿X方向错开距离D2的位置。以即使要进行误组装第二抵接部92和第二抵接部94中的任一方的抵接部也无法与U字形卡定部32-2、32-4的侧面部32-2b、32-4b中的应抵接的侧面部抵接的方式调整距离D2,由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组装。
[0086]另外,以4个抵接部91、92、93、94中的至少一个抵接部无法与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侧面部32-lb?32_4b中的应抵接的侧面部抵接的方式,将图8所示的距离D3、D4设为互不相同的尺寸,由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部件50的误组装。距离D4是第一抵接部91与第二抵接部92之间的距离,距离D3是第一抵接部93与第二抵接部94之间的距离。
[0087]另外,第二抵接部92、94以从两侧面呈三角形形状地突出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设为例如长方形、梯形形状等其他突出形状。
[0088]在此,说明使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连接结构10的连接部件50将安装部件30连接于罩部20时的操作步骤。
[0089](步骤I)如图1?图5所示,在形成于罩部20的表面侧的安装部40安装安装部件30。此时,将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从表面侧向安装部40的安装用孔42-1?42-4插入而向背面侧突出。而且,将安装部件30的定位用凸起34_1、34_2及卡定用钩部36-1?36-8向安装部40的安装用孔44_1?44_8插入而卡定于罩部20 (第一连接操作)。
[0090](步骤2)如图6所示,在从背面观察罩部20的状态下,将连接部件50设为第一抵接部91、93朝向上表面且结合部80处于位于左侧的方向。通过使该状态的连接部件50沿Xb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将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前端部62、72从左侧插入到向罩部20的背面侧突出的U字形卡定部32-2、32-4的连接用孔32-2a、32-4a。
[0091](步骤3)而且,使连接部件50沿Xb方向滑动而将第一及第二连接部60、70的前端部62、72从左侧向右侧的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连接用孔32_la、32_3a插入。在该插入过程中,连接部件50的第一抵接部91、93以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连接用孔32-la、32-3a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并接近水平方向的方式挠曲。并且,当第一抵接部91、93的端部通过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连接用孔32_la、32_3a时,端部恢复成原来的倾斜状态的高度而与U字形卡定部32-1、32-3的右侧的侧面部32-lb、32-3b抵接。此时,连接部件50的第二抵接部92、94的端面与图6的左侧的U字形卡定部32_2、32_4的左侧的侧面部32-2b、32-4b抵接(第二连接操作)。
[0092]由此,连接部件50以避免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_4从罩部20脱落的方式通过4个部位的闩结构而牢固地连接,并且能够保持为使安装部件30的背面相对于罩部20的安装部40紧贴的稳定状态。
[0093]而且,连接部件50相对于U字形卡定部32-1、32_3而限制第一抵接部91、93的Xa方向的移动,同时相对于U字形卡定部32-2、32-4而限制第二抵接部92、94的Xb方向的移动。由此,连接部件50将安装部件30的U字形卡定部32-1?32-4相对于罩20牢固地连接,并且即使施加例如振动或冲击,也能够阻止从U字形卡定部32-1?32-4脱落。而且,作为连接部件50的连接操作,仅沿Xb方向滑动,因此也能够改善组装工序的作业性而提高生产率。
[0094]另外,在拆卸连接部件50时,只要以使第一抵接部91、93能够沿Xa方向通过U字形卡定部32-1?32-4的方式按压第一抵接部91、93并沿Xa方向拔出结合部80即可。因此,在使安装部件30从罩部20分离时不使用特殊的工具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连接部件50拆卸而解除安装部件30相对于罩部20的连接。
[0095]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改良。而且,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施加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组合或置换等各种变形。
[0096]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两连接部的宽度或长度来防止误组装,但也可以改变宽度和长度这两方。而且,也可以通过改变两连接部的高度尺寸来防止误组装。
[0097]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罩部20连接标识的情况,但也可以连接标识以外的部件。
[0098]另外,上述的气囊装置I及罩部20例如能够配置在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央部,但气囊装置I及罩部20的形状及安装位置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形状及安装位置。例如,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在内置于仪表板的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内置于前席的座椅靠背的后席用的气囊装置、为了防备侧面碰撞而内置于车身的侧面的气囊装置中将安装部件安装在这些气囊装置的罩部的情况。
[0099]另外,上述的连接部件50例如相对于车身而沿横向插通,但是连接部件也可以相对于车身沿纵向或倾斜方向等任意的方向插通。
[0100]另外,例如在图8中,第一抵接部91、93也可以是切折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可以设置从第一连接部60的侧面66、68沿Y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并设置从第二连接部70的侧面76、78沿Y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突起部与U字形卡定部32-1?32_4的连接用孔32-la?32-4a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并沿Y方向挠曲。并且,当突起部通过连接用孔32-la?32-4a之后,该挠曲恢复,而使该突起部与U字形卡定部32_1、32_3的右侧的侧面部32-lb、32-3b抵接。
[0101]另外,例如在图8中,连接部件50向Xb方向的移动由第二抵接部92、94限制,但第二抵接部92、94也可以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件50向Xb方向的移动由结合部80的连接部81限制。
[0102]本申请基于在2012年3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特愿2012-72590及在2012年7月2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特愿2012-162759,并主张这些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而包含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
[0103]附图标记说明
[0104]I气囊装置
[0105]10、11连接结构
[0106]20 罩部
[0107]21 表面
[0108]22 背面
[0109]30安装部件
[0110]30a 基座
[0111]32-1?32-4U字形卡定部
[0112]32-la ?32_4a 连接用孔
[0113]32-lb ?32_4b 侧面部
[0114]34-1、34-2定位用凸起
[0115]36-1?36-6卡定用钩部
[0116]40安装部
[0117]42-1?42-4安装用孔
[0118]44-1?44-8安装用孔
[0119]50、150连接部件
[0120]60第一连接部
[0121]62、72 前端部
[0122]63扩宽部
[0123]66、68、76、78 侧面
[0124]64、74 基端部
[0125]70第二连接部
[0126]80结合部
[0127]90防脱部
[0128]91,93第一抵接部
[0129]92,94第二抵接部




b L
/"V T「Λ rf-fc I Λ H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装置,具备: 气囊; 罩部,覆盖所述气囊; 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罩部的表面侧 '及 连接部件,将所述安装部件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第一连接部,在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卡定部; 第二连接部,在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贯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二卡定部;及 结合部,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离的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不同的尺寸形成所述长度和所述宽度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的连接部以无法插通另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不可插通部,所述不可插通部以无法从正常侧方的相反侧的侧方插通于所述第—^定部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卡定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插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被插通部和第二被插通部, 所述不可插通部以能够从所述正常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被插通部的方式形成,且以无法从所述相反侧的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二被插通部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具有防止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脱落的防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的前端部侧设置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所述前端部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 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部侧 '及 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部侧, 所述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和所述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错开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的基端部侧设置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所述基端部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 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侧 '及 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侧, 所述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和所述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错开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之间的距离。
12.一种连接结构,具备: 罩部,覆盖气囊; 第一卡定部及第二卡定部,设于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罩部的表面侧 '及 连接部件,将所述安装部件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定部; 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二卡定部;及 结合部,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13.一种连接部件,用于对安装于覆盖气囊的罩部的表面侧的安装部件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第一连接部,形成为能够插通于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 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能够插通于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及 结合部,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文档编号】B60R21/215GK104203656SQ20138001710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小野原启介, 臼田弘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