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的头枕以及包括该头枕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的头枕,其可以垂直和水平调节。
本发明特别旨在确保这种双向调节被简易地实现,且在头枕的两个方向上提供特定的可靠锁定,以助于确保座椅上乘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
- 至少一个栓,其适于被固定至座椅的靠背并且沿着第一调节方向延伸,
- 支撑件,其被安装成能在所述至少一个栓上沿着第一调节方向移动,
- 第一锁定装置,安装在支撑件上并且能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 高度锁定位置,在高度锁定位置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干涉所述至少一个栓,使支撑件固定在第一调节方向,所述第一锁定装置有弹性地朝向所述高度锁定位置偏置,
• 高度调节位置,在高度调节位置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不干涉所述至少一个栓,使所述支撑件能沿着所述第一调节方向移动,
- 头枕结构,安装成能在所述支撑件上沿着第二调节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方向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调节方向,
- 第二锁定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且能独立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 水平锁定位置,在水平锁定位置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干涉所述头枕结构,使所述头枕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方向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独立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有弹性地朝向所述水平锁定位置偏置,
• 水平调节位置,在水平调节位置中,第二锁定装置不干涉所述头枕结构,使所述头枕结构能沿着所述第二调节方向移动,
-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由使用者操作以同时解锁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所述控制元件能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 激活位置,在激活位置中,所述控制元件使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移动到所述高度调节位置 ,并且使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移动到所述水平调节位置,
• 静止位置,在静止位置中,所述控制元件不干涉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所述第二锁定装置。
通过这些特征,使用者能通过驱动单个控制元件解锁头枕,然后简便地通过在第一和第二调节方向移动头枕来调节它。当头枕在所需位置时,使用者释放他或她对控制装置的驱动,头枕通过施加至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弹性偏压自动地锁定在位。因此头枕非常易于使用。
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能独立于彼此移动并且独立于彼此朝向它们各自的锁定位置偏置,锁定可靠性得到优化;尤其是,如果调节方向其中之一所建立的重新上锁不适当,这也不会妨碍在另一调节方向的重新上锁。
根据本发明的头枕的不同实施例中,能用到下列布置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 头枕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当所述控制元件被驱动时作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上,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元件,所述第一锁定元件适于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处于所述高度锁定位置时与所述栓啮合,所述第一锁定元件机械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使得当所述控制元件位于所述激活位置时使所述第一锁定元件脱离所述栓,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锁定元件,所述第二锁定元件适于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位于所述水平锁定位置时与所述头枕结构啮合,所述第二锁定元件机械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元件,使得当所述控制元件位于所述激活位置时使所述第二锁定元件脱离所述头枕结构;
- 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安装成独立于彼此平行于第三方向滑动,所述第三方向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方向,所述控制元件适于在所述控制元件被驱动时推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
- 所述头枕结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支撑件,并且所述控制元件安装在所述头枕结构上,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沿着所述第二调节方向足够宽,使得无论所述头枕结构沿着所述第二调节方向如何调整,所述控制元件至少部分面向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中的每一个;
- 所述栓包括槽口,以及所述第一锁定元件是第一臂,所述第一臂是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元件的金属丝弹簧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臂垂直于所述第一调节方向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
- 所述金属丝弹簧还包括第二和第三臂,所述第二和第三臂分别延伸所述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臂有弹性地使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高度锁定位置偏置,并且所述第三臂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使得当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激活位置时使所述第三臂脱离所述栓;
- 所述头枕包括两个具有槽口的平行栓并且包括解锁元件,所述解锁元件安装成绕着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的枢转轴枢转,所述第一传动元件设置成当所述传动元件被所述控制元件驱动而移动时旋转所述解锁元件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两个金属丝弹簧,每个金属丝弹簧具有:
• 第一臂,适于啮合所述栓其中之一的槽口,
• 第二臂,有弹性地使所述第一臂朝向相对应的栓偏置,
• 以及第三臂,将所述第一臂连接至所述解锁元件,
所述两个金属丝弹簧各自的第三臂在所述枢转轴两边大致径向相反的处连接至所述解锁元件,使得所述解锁元件在所述解锁元件旋转到所述解锁位置时从两个栓的槽口处脱离所述第一臂;
- 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安装成在所述支撑件上绕着平行于所述第二调节方向的旋转轴枢转并且包括啮合所述齿条的拱形的齿组,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包括,仅在其周边一部分的,排布在所述第二调节方向上的多个鳍状物,并且所述多个鳍状物适于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位于所述水平锁定位置时进入所述头枕结构中对应的槽,以及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位于水平调节位置时脱离所述槽;
- 所述头枕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轨臂,所述至少一个导轨臂沿着所述第二调节方向延伸,在集成到所述支撑件中的引导件中滑动,所述槽形成于所述导轨臂中;
- 所述头枕具有主支撑表面,该主支撑表面趋于用作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的头的支撑件,以及第二调节方向大体垂直于所述主支撑表面。
本发明还涉及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位部分、靠背,以及如上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栓安装在所述靠背上。
当然,在不出现不兼容或相互排斥的情况下,不同等的特征、变体方式,和/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通过多种组合的方式相互结合。
附图说明
通过对以下示意性地给出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并参考附图,本发明将更易理解且其他特征和优势将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有头枕的汽车座椅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图1中的处于锁定位置的没有垫料的座椅头枕的透视图。
图3是类似于图2的不具有头枕结构的前部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支撑件被安装成在栓上垂直滑动,以及其上装有头枕结构以便水平滑动。
图4是示出了图3中可视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支撑件、栓和控制元件沿图3中V-V线的垂直截面的示意图。
图6是从图3至图5中的可视支撑件的下方的透视图。
图7和图8是分别从控制装置的上方和下方的四分之三透视图,该装置是支撑件的一部分且能够通过驱动控制元件来调节头枕。
图9是示出了在锁定位置的不具有支撑件和栓的控制装置以及一部分头枕结构的部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的参照在附图中用于结构元件和/或功能元件。
为清楚起见,仅标示处对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有用的元件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在以下描述中,当参照是绝对位置限定符,例如,“前”、“后”、“顶”、“底”、“左”、“右”等,或相对限定符,例如,“之上”、“之下”、“上面的”、“下面的”等,或方向限定符,其关于在车辆正常行进方向上的座椅在正常使用位置。
图1示出了汽车的座椅1,其具有靠背2,靠背2安装在座位部分3上,座位部分3安装在车辆的地板4上,例如通过滑动轨道5。靠背2通过支撑框架的方式支撑头枕6,支撑框架由一个或多个,通常为两个栓7构成。
当座椅在通常使用位置上时,栓7大致垂直地延伸。它们固定到靠背框架上,并且头枕在栓7上,沿着大致垂直的第一调整方向Z,高度可调节。
根据本发明,头枕在大致水平的第二调节方向X上可向前及向后调节。
两种调节都通过驱动单一控制元件8来实现,例如,设置在头枕侧面的按钮。驱动控制元件8,从而在两个调节方向Z、X上释放头枕,以及释放控制元件,从而在两个调节方向X、Z上在该位置上锁定头枕。
如图2至4所示,栓7能够是单一拱形支撑元件的一部分,其具有连接两个栓7的上部横向臂7a。该支撑元件能够是众所周知的形式,例如为金属管。
头枕6能够包括安装有支撑件9,以便在栓7上沿着第一调节方向Z滑动。支撑件9可以通过塑料模制。支撑件9能够具有,例如,两个中空开口10,中空开口10沿着第一调节方向Z延伸,并且两个栓7在其中分别滑动。
头枕能够进一步包括头枕结构11,其被安装成以便在支撑件9上沿着第二调节方向X滑动。该头枕结构11通常地承载有填充料(在图2-4中未示出),座椅使用者的头倚靠在其上。
头枕结构11能够有利地形成外壳,其至少部分地围绕栓7和支撑件9。该头枕结构11能够包括,例如,前壳12和后壳13,通过卡扣装配和/或螺纹和/或铆接或其他方式紧固在一起。这些壳12、13能够,例如,是由塑料模塑形成。
头枕结构11能够包括导轨14,按钮8安装在其上以便滑动,例如在垂直于上述方向X、Z的第三方向Y上。该导轨14能够,例如,安装在后壳13上,别特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或其他方式。按钮8能够通过支撑在导轨14上的弹簧(见图5),向着其平衡位置(与锁定头枕6一致)偏置。
头枕结构11能够安装在支撑件9上,以便通过任何已知方式沿着第二调节方向X可滑动。例如,如图3和4所示,头枕结构11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行于第一导轨方向X的导轨臂15、16,一个或多个安装在支撑件9上的导轨17、18在其上滑动。例如,导轨臂能够具有中心导轨臂15和两个侧向导轨臂16。在所示示例中,导轨臂15、16和后壳13一起模塑为一体件,并且能够通过配合插入与前壳12配合。例如,前壳12能够包括想后突起的短节12a(图2),其嵌套和/或铆接在形成在导轨15、16的自由端上的凹槽15a、16a中(图3)。
头枕结构11相对于支撑件9沿着第二调节方向X的位移能够典型地为几厘米,例如大约为4cm。
头枕6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19,其在图4至8中更详细可见,其由按钮8控制,从而可选地锁定或解锁支撑件9在栓7上沿着第一调节方向Z的滑动。
第一锁定装置19能够包括,例如,两个金属丝弹簧20,其由支撑件9承载并每个具有第一水平臂21,第一水平臂21适于通过已知方式配合到水平槽口7b中,水平槽口7b沿着对应的栓7设置。
第一锁定装置19在以下位置之间可移动:
-高度锁定位置(意味着其锁定头枕6的垂直位置),其中每个金属丝弹簧20的第一臂21与对应栓7的槽口7b配合,以便使支撑件9在第一调节方向Z上固定,
-高度调节位置,其中,每个金属丝弹簧20的第一臂21远离对应栓,以便其远离栓的槽口7b,允许支撑件9沿着第一调节方向Z位移。
第一锁定装置19通过金属丝弹簧20的弹力有弹性地向着高度锁定位置偏置。
更多细节如图7和8所示,每个金属丝弹簧20进一步包括第二和第三臂22、23,其分别沿着第一臂21的两端延伸。
第二臂22向着高度锁定位置在箭头22a的方向上有弹性地偏置。该第二臂22能够,例如,通过线圈25连接到第四臂24,第四臂承载支撑件9的部分并且线圈25有弹性地推进第二和第四臂22、24彼此远离。
金属丝弹簧20的第三臂23例如将其自由端23a连接到解锁元件26上,解锁元件26由按钮8通过第一传动元件27控制。
解锁元件26能够是刚性板,例如塑料的,安装有该解锁元件以便在支撑件9上关于枢转轴Z0枢转,枢转轴Z0垂直于第三方向Y,例如平行于第一调整方向。解锁元件26连接到两个金属丝弹簧的第三臂23的各个自由端,在枢转轴Z0的每一侧的正好相对的连接点26a处。以这种方法,当解锁元件26在箭头26b的方向上枢转时,其在箭头23b的方向上推动两个金属丝弹簧的第三臂23,以便第一臂21从两个栓的槽口7b中凸出(高度调节位置,在图9中可见)。
第三臂23的自由端能够,例如是弯曲的并且配合在解锁元件26的槽中,所述槽形成上述连接点26a(图7和8)。
第一传动元件27安装在支撑件9上,以便沿着第三方向Y滑动。第一传动元件27至少部分地设置为面对按钮8,以便当用户在箭头Y1的方向上按下按钮8时,该平移运动被传送至第一传动元件27。
控制元件8和第一传动元件27沿着第二调整方向X充分宽,以便不管头枕结构11沿着第二调整方向X的调整,从而控制元件8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传动元件27。为此目的,第一传动元件27能够是沿着第三方向Y延伸的细长带的形式,并且其宽度平行于第二调整方向X。可选地,第一传动元件27能够包括头部27a,其在第二调整方向X上加宽并面向按钮8。
在所示示例中,第一传动元件27进一步包括沿着第三方向Y延伸的细长通孔27b,栓7中的一个穿过所述细长通孔27b。
第一传动元件27能够包括一个部分例如指状物28,其适于按压解锁元件26的肩部29,以便当用户在方向Y1上按下按钮8从而将其置于激活位置时(图9),使解锁元件26在方向26b上旋转,并且因此解锁第一解锁装置19。
头枕6还包括第二锁定装置32,其在图4至8中可见。第二锁定装置32安装在支撑件9上,并且独立于第一锁定装置19在以下位置之间可移动:
-水平锁定位置,在该位置上,第二锁定装置32干涉头枕结构11,使所述头枕结构11固定在第二调节方向X上,
-水平调节位置,在该位置上,所述第二锁定装置32不干涉所述头枕结构11,允许所述头枕结构11沿着第二调节方向X移动。
在所示示例中,第二锁定装置32能够包括安装有第二锁定元件33,以便在支撑件9上关于平行于第二调节方向X的旋转轴X0枢转。该第二锁定元件33能够,例如是沿着旋转轴X0的杆的形式,并且其具有径向鳍状物34,例如是以旋转轴X0为中心的圆弧的形式。鳍状物34仅出现在第二锁定元件33的一部分边缘上,并且在第二调整方向X上彼此对齐排布。
这些鳍状物34适于可选地,当第二锁定装置在水平锁定位置时穿过对应的形成在头枕结构11中的径向槽37(图4至8),或当第二锁定装置在水平调节位置时离开所述槽37(图9)。
槽37能够,例如,是上述中心导轨15b的上表面的形式。在所示示例中,上表面15b进一步包括凹槽36,当第二锁定元件在水平调节位置时,其位于该凹槽36中(图4)。
如图6所示,支撑件9还能够包括径向槽34a,其与鳍状物34配合。
在图7和8 中可见,至少一个鳍状物34,以及例如两个鳍状物34,包括一组拱形的齿35,其以旋转轴X0为中心。
每组齿35与齿条31啮合,齿条31是第二传动元件30 的一部分,以便在支撑件9上沿着第三方向Y独立于第一传动元件27滑动。
第二传动元件30,类似于第一传动元件27,其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地面对按钮8,以便当用户在箭头Y1的方向按下按钮8时,该平移运动被传送到第二传动元件30。
如上所述,控制元件8和第二传动元件30在第二调节方向X上足够宽,以便不管头枕结构11沿着第二调节方向X的调节而使控制元件8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二传动元件30。为此目的,第二传动元件30能够是沿着第三方向Y延伸的细长带的形式,并且其宽度平行于第二调节方向X。可选地,第二传动元件30能够包括头部30a,其在第二方向X上加宽,以便与上述加宽的头部27a一致,并面向按钮8。
在所示示例中,第二传动元件30位于第一传动元件27下方,并进一步包括细长通孔30b,该细长通孔30b沿着第三方向Y延伸并被设置为与第一传动元件的细长通孔27b对应,栓7中的一个穿过所述细长通孔30b。
第二传动元件30有弹性地向着按钮8偏置,这意味着向着水平锁定位置,例如通过靠在支撑件9上的弹簧38。
在支撑件9上具有独立滑动的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7、30的装配能够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第二传动元件30能够直接安装在支撑件9上,例如在形成滑动的上部开口9a中被导向,部分地形成在支撑件9的上部中(图4),并且所述第二传动元件30还能够包括侧向卡扣30d,其与支撑件9的侧向槽9b配合(图4和图6至8),
-第一传动元件27能够安装成以便在第二传动元件30上自由滑动,例如由第二传输元件30的定位卡扣30c和第一传动元件的侧向垂直卡扣27c导向,其在所述上开口9a中滑动(图4和图6至8)。
头枕6的调节如下:
当用户在箭头Y1的方向上按下按钮8(图9)时,按钮8同时按在加宽的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7、30的头部27a、30a上,并将它们在箭头Y1的方向上移动。该移动使解锁元件26枢转,其将第一锁定装置19放置在垂直调节位置。该移动同时旋转第二锁定元件33,以便第二锁定装置到达水平调节位置。头枕6于是能够被手动地通过用户在头枕上的直接动作垂直地和/或前后地调节,只要按钮8是被按下的。
当用户释放按钮8时,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19、32由于金属丝弹簧20和弹簧38各自的弹性作用返回原始锁定位置。如果机构中的一个被阻止完全返回至锁定位置,这也不会妨碍另一个立即返回锁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