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28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座椅头枕在保证驾驶员舒适的同时提高对驾驶员头部的保护,但是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固定,功能单一,不仅不能提高驾驶的舒适度,同时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适合广泛的推广和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本体的顶部一侧固定铰接有端盖,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冷片,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冷片,所述头枕本体的正面镶嵌有电子按摩垫片,所述头枕本体的背面固定设有防尘通气网,所述头枕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头枕本体的底部位于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制冷片、第二制冷片、电子按摩垫片和电动伸缩杆均与无线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枕本体的正面位于电子按摩垫片的周围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正反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位于PLC控制器的左侧固定设有无线通讯器,所述锂电池组和无线通讯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位于PLC控制器的位置设有导线通孔。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器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汽车座椅头枕,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无线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器把PLC控制器与车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可以便于对头枕本体的控制,第一制冷片与第二制冷片正反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头枕本体的正面即可以制冷也可以加热,提高驾驶的舒适度,同时电子按摩垫片可以对驾驶员颈部或者头部进行按摩,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电动伸缩杆可以方便控制头枕本体的高度,减少人工调节,方便省事,适用范围广,功能多样,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枕本体、2端盖、3第一制冷片、4第二制冷片、5电子按摩垫片、6防尘通气网、7电动伸缩杆、8无线控制装置、9外壳、10锂电池组、11 PLC控制器、12无线通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钢板冲孔装置,包括头枕本体1,所述头枕本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铰接有端盖2,所述头枕本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冷片3,所述头枕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冷片4,所述头枕本体1的正面镶嵌有电子按摩垫片5,所述头枕本体1的背面固定设有防尘通气网6,所述头枕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头枕本体1的底部位于电动伸缩杆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装置8,所述第一制冷片3、第二制冷片4、电子按摩垫片5和电动伸缩杆7均与无线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本体1的正面位于电子按摩垫片5的周围设有透气孔。便于头枕本体1内部温度传递到头枕本体1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冷片3和第二制冷片4正反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头枕本体1制冷加热都可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8包括外壳9,所述外壳9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10,所述外壳9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1,所述外壳9的顶部位于PLC控制器11的位置设有导线通孔,所述外壳9的内部顶端位于PLC控制器11的左侧固定设有无线通讯器12,所述无线通讯器12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锂电池组10和无线通讯器12均与PLC控制器11电性连接。可以便于无线控制装置8与车载控制系统的连接,便于控制头枕本体1,实现不同的功能。

该钢板冲孔装置,工作时,通过无线控制装置8中的无线通讯器12把PLC控制器11与车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可以便于对头枕本体1的控制,第一制冷片3与第二制冷片4正反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头枕本体1的正面即可以制冷也可以加热,提高驾驶的舒适度,同时电子按摩垫片5可以对驾驶员颈部或者头部进行按摩,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电动伸缩杆7可以方便控制头枕本体1的高度,减少人工调节,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舒适度高,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