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530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智能车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车窗。



背景技术:

儿童被困车中是近年来新兴的儿童安全隐患,且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目前市面上此类报警装置并不多见。现有的两款针对此类事件的报警装置均仅适用于小型家庭汽车,不能放置在类似校车这种大型客车中。其中一款报警器靠检测车内有无物体移动作为报警标志,若儿童处于熟睡状态,则不能发出警报,也就失去了对儿童的保护作用;另外一种是装在安全带的插口处,若乘车人未使用安全带,则该报警系统将完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车窗,即使有人被滞留在车体内部,通过该智能车窗,也可以使得车体内部与外界连通,不至于对滞留车体内部的人造成致命的威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车窗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车窗包括车窗本体、传感器、电动控制舵机,

所述车窗本体设置于车体顶部,所述车窗本体通过一转轴与车体活动连接;

所述电动控制舵机用于控制所述转轴,使得,所述车窗本体能够处于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和,所述车窗本体能够处于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所述车窗本体处于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

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向所述电动控制舵机发出控制命令,指示所述转轴旋转,使得所述车窗本体旋转至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此时,所述车窗本体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车体内部通过所述空隙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车窗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包括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通过探测所述车体内部是否有声音得知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通过扫描车体内各区域的温度得知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车窗还包括报警装置,当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对外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信号包括信号灯、蜂鸣器、短信、微信、QQ消息、语音报警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车窗还包括语音提示装置,当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所述传感器向所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控制命令,触发所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语音提示,告知车体内部的人对校车进行操作的方法,从而离开车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上还设有远程接口,所述远程接口用于与公安内网进行通信,从而触发110报警平台。

作为优选,所述夹角α为仰角或者俯角。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车窗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车窗本体,和/或,所述车体顶部,当所述车窗本体处于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时,所述密封条用于使所述车体内部与外界隔绝。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车窗还包括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装设于所述车窗本体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用于引导所述车窗本体以所述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车窗包括车窗本体、传感器、电动控制舵机,车窗本体设置于车体顶部,车窗本体通过一转轴与车体活动连接;电动控制舵机用于控制转轴,使得,车窗本体能够处于与车体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和,车窗本体能够处于与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通常情况下,车窗本体处于与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当传感器检测到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向电动控制舵机发出控制命令,指示转轴旋转,使得车窗本体旋转至与车体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此时,车窗本体与车体顶部之间具有空隙,车体内部通过空隙与外界连通。因此,即使有人被滞留在车体内部,通过该智能车窗,也可以使得车体内部与外界连通,不至于对滞留车体内部的人造成致命的威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窗当车窗本体处于与车体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窗当车窗本体处于与车体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车窗,即使有人被滞留在车体内部,通过该智能车窗,也可以使得车体内部与外界连通,不至于对滞留车体内部的人造成致命的威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车窗,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实施例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窗包括车窗本体4、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电动控制舵机2,车窗本体4设置于车体1顶部,车窗本体4通过一转轴3与车体1活动连接;电动控制舵机2用于控制转轴3,使得,车窗本体4能够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如附图2所示),和,车窗本体4能够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如附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车窗本体4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如附图1所示);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车体1内部是否有人存在,当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到车体1内部有人存在时,向电动控制舵机2发出控制命令,指示转轴3旋转,使得车窗本体4旋转至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如附图2所示),此时,车窗本体4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空隙,车体1内部通过空隙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窗包括车窗本体4、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电动控制舵机2,车窗本体4设置于车体1顶部,车窗本体4通过一转轴3与车体1活动连接;电动控制舵机2用于控制转轴3,使得,车窗本体4能够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如附图2所示),和,车窗本体4能够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如附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车窗本体4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如附图1所示);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车体1内部是否有人存在,当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到车体1内部有人存在时,向电动控制舵机2发出控制命令,指示转轴3旋转,使得车窗本体4旋转至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一夹角α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车窗本体4与车体1顶部之间具有空隙,车体1内部通过空隙与外界连通。因此,即使有人被滞留在车体1内部,通过该智能车窗4,也可以使得车体1内部与外界连通,不至于对滞留车体内部的人造成致命的威胁。

其中,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包括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通过探测车体1内部是否有声音得知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

其中,传感器还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过扫描车体内各区域的温度得知车体内部是否有人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滞留在车体1内部的人处于睡眠状态,通过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到该人被滞留在车体1内。

其中,智能车窗还包括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当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对外发出报警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与该车体有关联的人员会随时赶到,使滞留在车体1内部的人员安全离开该车体1。

其中,报警信号包括信号灯、蜂鸣器、短信、微信、QQ消息、语音报警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其中,智能车窗还包括语音提示装置,当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内部有人存在时,传感器向语音提示系统发出控制命令,触发语音提示系统发出语音提示,告知车体内部的人对校车进行操作的方法,从而离开车体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滞留在车体1内部的人是智力发育尚不健全的儿童,也可以通过该语音提示装置,顺利离开该车体1。

其中,传感器上还设有远程接口,远程接口用于与公安内网进行通信,从而触发110报警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与该车体1有关联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赶到帮助被滞留在车体1内的人离开该车体1,110报警平台也会出动警员帮助滞留在车体1内的人顺利离开该车体1。

其中,夹角α为仰角或者俯角。

其中,智能车窗还包括密封条(图中未示出),密封条(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于车窗本体4,和/或,车体1顶部,当车窗本体4处于与车体1顶部之间完全契合的位置时,密封条用于使车体1内部与外界隔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在雨雪天气,雨或者雪通过该车窗本体4与车体1顶部之间的缝隙进入车体1。

其中,智能车窗还包括导向轨道(图中未示出),导向轨道(图中未示出)装设于车窗本体4与车体1顶部之间,用于引导车窗本体4以转轴3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车窗本体4旋转后发生位置偏离,而难以复位的问题发生。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