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57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公共汽车上采用的空调系统大多是基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方式,空调系统构造复杂,维修成本较高,而压缩机和风机的使用使现有公共汽车用空调系统耗能较大,且现有的公共汽车空调系统中采用的制冷剂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除此以外,由于公共汽车内乘客较多,活动空间小,且乘客乱抽烟和乱扔垃圾的现象时常存在,而现有汽车用空调系统只对公共汽车内回风进行热湿处理,无新风进入车厢内,这就容易造成公共汽车内空气品质较差的问题。

基于以上弊端,非常有必要对现有公共汽车内的空调系统进行改进:采用改良的循环水箱,在循环水箱上设置特殊的圆锥形进水口,能减少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水的溅出;在公共汽车的车顶上设置较大的进风口,当公共汽车行驶时能让更多的空气流入,无需单独设置风机,在降温的同时也减少了空调的能耗;送风方式采用顶板送风,并在顶板内设置隔板,能实现公共汽车内均匀送风的效果;在填料的上方和前方均设置布水器,能提高空气和水的热湿交换效率,增大降温幅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能有效改善公共汽车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且空调运行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由设置于公共汽车车顶上的多个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构成,多个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与公共汽车车厢内连通;

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包括有保温式机组壳体,保温式机组壳体的一侧壁完全敞开形成进风口;保温式机组壳体内按照空气进入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及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与临近的保温式机组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出风流道,出风流道下部对应的保温式机组壳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送风单元与公共汽车车厢内连通;出风口内设置有风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送风单元位于公共汽车车厢内,由公共汽车的车顶和平行且靠近车顶设置的顶板围成;顶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顶板送风口,用于向公共汽车车厢内送风。

送风单元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于顶板的隔板。

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有填料,填料的进风侧设置有填料前布水器,填料的出风侧依次设置有挡水板、补水单元,填料的上方设置有填料上布水器,填料、挡水板及补水单元的下 方设置有循环水箱;填料前布水器与填料上布水器连接,填料上布水器通过供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循环水箱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倒圆锥形进水口;补水单元与循环水箱连通。

填料前布水器由布水立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布水立管上且面向填料喷淋的喷嘴构成;布水立管与填料上布水器连接。

填料上布水器由喷淋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喷淋管上且面向填料喷淋的喷头构成;喷淋管分别与布水立管、供水管连接。

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补水单元采用补水管道,补水管道的下端伸入循环水箱内,且在下端形成补水出口;补水管道的上端伸出保温式机组壳体,且在上端形成补水入口。

循环水箱内还设置有泄水装置。

补水管道上设置有补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内不使用风机,公共汽车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新风能经公共汽车车顶上设置较大的进风口流入,不需要设置风机,节省了能量。

2)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内使用改进后的循环水箱,将循环水箱上的进水口设置为倒圆锥形,经布水装置喷淋下来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进入循环水箱内,而特殊的倒圆锥形进水口的设置能减少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水的溅出。

3)在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内,布水装置附加了填 料前布水器,公共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填料上方布水器喷淋下来的水会受到新风的干扰,进而导致整个填料的布水不均匀,填料前布水器的使用能避免了右下角填料过于干燥,从而提高热湿交换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采用顶板送风方式送风,符合送风条件的空气被送入公共汽车的车顶与靠近车顶设置的顶板之间,由于顶板内部被隔板均匀隔开,这样能实现公共汽车车厢内均匀送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进风口,2.空气过滤器,3.填料前布水器,4.填料,5.填料上布水器,6.循环水箱,7.倒圆锥形进水口,8.挡水板,9.补水管道,10.泄水装置,11.水泵,12.保温式机组壳体,13.出风口,14.顶板,15.顶板送风口,16.隔板,17.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设置于公共汽车车顶上的多个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构成,多个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与公共汽车车厢内连通。

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包括有保温式机组壳体12,保温式机组壳体12由保温材料制成,保温式机组壳体12的一侧壁完全敞开形成进风口1;保温式机组壳体内按照空气进入口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有空气过滤器2及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与临近的保温式机组壳体12的侧壁之间形成出风流道,出风流道下部对应的保温式机组壳体12底部设置有出风口13,出风口13通过送风单元与公共汽车车厢内连通。

出风口13内设置有风量控制阀。

送风单元位于公共汽车车厢内,由公共汽车的车顶和平行且靠近车顶设置的顶板14围成;送风单元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于顶板14的隔板16;顶板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顶板送风口15,用于向公共汽车车厢内送风。

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有填料4,填料4的进风侧设置有填料前布水器3,填料4的出风侧依次设置有挡水板8、补水单元,填料4的上方设置有填料上布水器5,填料4、挡水板8及补水单元的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箱6,填料前布水器3与填料上布水器5连接,填料上布水器5通过供水管17与循环水箱6连接,供水管17上设置有水泵11;循环水箱6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倒圆锥形进水口7;补水单元与循环水箱6连通。

填料前布水器3由布水立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布水立管上且面向填料4喷淋的喷嘴构成,布水立管与填料上布水器5连接。

填料上布水器5由喷淋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喷淋管上且面向填料4喷淋的喷头构成,喷淋管分别与布水立管、供水管17连接。

补水单元采用补水管道9,补水管道9的下端伸入循环水箱6内,且在下端形成补水出口;补水管道9的上端伸出保温式机组壳体12, 且在上端形成补水入口;补水管道9上设置有补水控制阀。

循环水箱6内还设置有泄水装置10。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中主要部件的作用如下:

进风口1:公共汽车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新风能经公共汽车车顶上设置较大的进风口1流入,不需要设置风机,节省了能量。

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其内部的循环水箱6上部设置有倒圆锥形进水口7,经填料前布水器3、填料上布水器5喷淋下来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进入循环水箱6内,而特殊的倒圆锥形进水口7的设置能减少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水的溅出;其中填料前布水器3是新增的,这是由于:公共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填料上布水器5喷淋下来的水容易受到新风的干扰,进而导致整个填料4的布水不均匀,填料前布水器3的设置能有效避免右下角填料4过于干燥,有效的提高了换热效果。

送风单元:有效利用公共汽车内的空间设置送风单元,送风单元内被隔板16均匀隔开,能使气流组织更加均匀,进而可以达到公共汽车车厢内均匀送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1)风系统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公共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进入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内,经空气过滤器2过滤净化后形成洁净的空气;

洁净的空气流入多方向布水型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内的填料4处,填料前布水器3和填料上布水器5能一起向填料4喷淋水,并在填料4表面形成水膜,洁净的空气与水膜发生热湿交换之后,形成冷风;

冷风经出风流道输送,由出风口13送入公共汽车车厢内设置的送风单元中,最后通过顶板送风口15送入公共汽车车厢内。

(2)水系统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吊顶式蒸发冷却降温机组内循环水箱6中的循环水在水泵11的作用下经供水管17输送至填料上布水器5和填料前布水器3中;

填料上布水器5和填料前布水器3将循环水喷淋到填料4上,并在填料4上形成水膜,流经填料4的空气与水膜进行热湿交换;

填料4上多余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循环水箱6上设置有倒圆锥形进水口7),并通过倒圆锥形进水口7流入循环水箱6,循环往复。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与现有公共汽车用空调形式不同,与其相比有两大优势:节省电耗和提高车内空气品质。将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汽车的吊顶式蒸发冷却系统应用在公共汽车后,能有效改善公共汽车内的空气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