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019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台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



背景技术:

车钩是火车车皮、轨交车辆两端的挂钩,有连结、牵引、缓冲和传递控制信号的作用,车钩作为列车的重要连接部件,对于列车运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车钩投入使用前需要对车钩进行检测,如何能够设计一种适用性强,检测方便,拆卸简单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包括:车架;检测头组件,设置与所述车架上,所述检测头组件包括电气检测头部,所述电气检测头部的一端为接头端,所述接头端供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连接,所述电气检测头部的另一端连接一信号检测装置,所述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通过所述车钩的电气接头所传输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检测头组件还包括机械检测头部,所述机械检测头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钩的机械接头,所述机械检测头部与所述机械接头均为旋转式连接结构,所述旋转式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钩舌部、与所述钩舌部连接的锁钩连接杆以及驱动所述钩舌部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钩舌部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伸出,所述壳体的连接端上设有推动部;所述钩舌部上设有供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锁钩连接杆钩入的缺口;所述推动部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传动机构,使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钩舌部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当所述钩舌部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时,所述锁钩连接杆钩入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所述钩舌部的缺口;所述机械检测头部的钩舌部上设有一钩入位置传感器,所述钩入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机械检测头部的钩舌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钩舌部上设有一爪部;所述锁钩连接杆的与所述钩舌部连接的一端通过一连杆复位弹簧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件和设置于所述主传动件上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卡住所述爪部;当所述推动部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主传动件时,所述主传动件驱动所述爪部移动,所述锁止部向远离所述爪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爪部与所述锁止部分离,且所述爪部释放所述钩舌部,所述连杆复位弹簧的复位力使所述钩舌部转动至所述机械连接位置;所述主传动件上设有传动位置传感器,所述传动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主传动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还包括一间隙传感器,所述间隙传感器检测所述机械检测头部与所述机械接头连接后,所述机械检测头部的壳体的端面与所述机械接头的壳体的端面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检测头组件还包括气路检测头部,所述气路检测头部用于连接待检测的车钩的气路接头,所述气路检测头部连接气源和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压检测装置检测通过所述气路检测头部的气流压力。

优选地,所述车架,可沿着竖直方向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输入曲柄;地面轮,与所述输入曲柄的一端连接;当所述车架下降时,所述输入曲柄带动所述地面轮向上移动,所述地面轮移动至收起位置;所述车架上升时,所述输入曲柄带动所述地面轮向下移动,所述地面轮移动至放出位置;轨道轮,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叉架和设置于所述叉架顶部的上平台,所述叉架包括交叉设置且活动连接的两个叉板,每个所述叉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车架活动连接;一驱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叉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其中一个所述叉板相对于另一个所述叉板转动,使所述上平台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车架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平台车可以检测车钩的电气接头连通性能,机械连挂性能和气路接头的连接性能,实现对车钩性能的全功能检测;

2、由于平台车可实现地面和轨道两用,所以能够实现对处于地面上的列车的车钩进行检测,也可以对轨道上的列车的车钩进行检测,从而使车钩装车后的在轨检测得以实现,解决了装车后无法检测所导致的运行的安全隐患;

3、由于平台车上设有升降平台,使得平台车能够检测各种高度不同的车钩;

4、本实用新型的平台车适用性强,检测方便,拆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机械检测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机械检测头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机械检测头部与机械接头在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机械检测头部与机械接头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电气检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电气检测头部的未设置电气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气路检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未安装车架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连杆与输出曲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输入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在控制器控制下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车架

110 启动油缸

120 轮体支架

200 地面轮

310 输入曲柄

311 主曲柄本体

312 主曲柄轴

320 输出曲柄

321 从曲柄本体

322 曲柄从动部

323 定位部

324 联接头

330 传动输入轴

340 传动输出轴

350 连杆

400 轨道轮

510 上平台

520 下平台

600 叉架

610 叉板

620 滑道

630 滑轮

640 驱动件

641 驱动杆

650 导向轮

700 电气检测头部

710 信号检测装置

701 公接头

702 母接头

703 电气盖部

800 机械检测头部

801 机械接头

810 钩舌部

811 爪部

812 缺口

813 钩舌本体

814 钩舌旋转轴

820 锁钩连接杆

821 连杆复位弹簧

830 传动机构

831 主传动件

832 锁止部

833 传动本体

834 顶块

835 传动轴

836 传动复位弹簧

840 钩入位置传感器

850 传动位置传感器

860 间隙传感器

870 壳体

880 推动部

900 气路检测头部

910 气源

920 气压检测装置

1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6、图7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包括:

车架100;检测头组件,设置与车架100上,检测头组件包括电气检测头部700,电气检测头部700的一端为接头端,所述接头端供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连接,电气检测头部700的另一端连接一信号检测装置710,信号检测装置710用于检测通过车钩的电气接头所传输的信号。

电气检测头部700使用时,电气检测头部700与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连接,电气检测头部700与信号检测装置710连接,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连接信号发出装置,当信号发出装置所发出的信号能够到达信号检测装置710时,则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电气连通性能良好,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合格;当信号发出装置所发出的信号不能够到达信号检测装置710时,则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电气连通性能受损,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信号检测装置710连接控制器10,信号检测装置710将检测结果输送给控制器10。

电气检测头部700的与电气接头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多个公接头701和母接头702,以便于电气检测头部700与多种电气接头配合使用。电气检测头部700上设有可翻动的电气盖部703。

如图1至图5,以及图16所示,检测头组件还包括机械检测头部800,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一端用于连接车钩的机械接头801,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均为旋转式连接结构,旋转式连接结构包括壳体870,壳体870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钩舌部810、与钩舌部810连接的锁钩连接杆820以及驱动钩舌部810转动的传动机构830,钩舌部810的一端从壳体870的连接端伸出,壳体870的连接端上设有推动部880;钩舌部810上设有供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锁钩连接杆820钩入的缺口;

推动部880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传动机构830,使传动机构830驱动钩舌部810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当钩舌部810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时,锁钩连接杆820钩入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钩舌部810的缺口;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上设有一钩入位置传感器840,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检测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位置。

机械检测头部800使用时,由于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均为旋转式连接结构,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连接时,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与机械接头801的钩舌部810均转动,当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锁钩连接杆820钩入机械接头801的缺口812,且机械接头801的锁钩连接杆820钩入机械检测头部800的缺口812时,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完全连接;由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与机械接头801的钩舌部810 结构相同,所以,在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上设置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根据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检测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位置,能够判断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是否完全连接以及连接程度。

本实施例中,钩舌部810包括钩舌本体813和与钩舌本体813连接的钩舌旋转轴814,钩舌旋转轴814与壳体870活动连接;钩入位置传感器840安装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旋转轴814上,钩舌本体813通过钩舌销与锁钩连接杆820活动连接。推动部880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传动机构830,使传动机构830驱动钩舌部810转动;即机械接头801的推动部880推动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传动机构830转动时,传动机构830驱动钩舌部810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机械接头801的锁钩连接杆820钩入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本体813的缺口812的过程中,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本体813的转动会带动钩舌旋转轴814的转动,所以,在钩舌旋转轴814上设置钩入位置传感器840,就能够将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连接的过程中,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本体813的位置变化进行记录。

本实施例中,钩入位置传感器840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钩舌标准位置数据,钩舌标准位置数据为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完全连接时,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钩舌旋转轴814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控制器10将钩舌标准位置数据与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检测到的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钩舌旋转轴814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机械接头801是否合格;如果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旋转轴814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与钩舌标准位置数据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的连接性能合格;如果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旋转轴814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与钩舌标准位置数据不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的连接性能不合格。

钩舌部810上设有一爪部811;锁钩连接杆820的与钩舌部810连接的一端通过一连杆复位弹簧821与壳体870连接;传动机构830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件831和设置于主传动件831上的锁止部832,锁止部832卡住爪部811;当推动部880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主传动件831时,主传动件831驱动爪部811移动,锁止部832向远离爪部811的方向移动,爪部811与锁止部832分离,且爪部811释放钩舌部810,连杆复位弹簧821的复位力使所述钩舌部810转动至所述机械连接位置;主传动件831上设有传动位置传感器850,传动位置传感器850检测主传动件831的位置。

主传动件831包括传动本体833,传动本体833上设有顶块834,传动本体833通过传动轴835与外壳连接,传动位置传感器850设置于传动轴835上,锁止部832设置于传动本体833上;机械接头801的推动部880推动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传动本体833转动,使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锁止部832向远离机械检测头部800的爪部811的方向移动,且机械检测头部800的爪部811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锁止部832分离且爪部811释放钩舌部810,连杆复位弹簧821的复位力使所述钩舌部810转动至所述机械连接位置;在传动本体833转动的过程中,传动轴835与传动本体833转动同步转动,传动位置传感器850设置于传动轴835上,能够检测传动本体833转动过程中,传动本体833的位置变化,以确定机械接头801的推动部880是否能够通过推动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传动本体833转动,使锁止部832脱离传动本体833。

每个顶块834上设有与外壳连接的传动复位弹簧836,以便于顶块834带动传动本体833回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传动位置传感器850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传动件标准位置数据,传动件标准位置数据为机械接头801的推动部880通过推动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传动本体833转动,使锁止部832脱离传动本体833时,传动轴835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控制器10将传动件标准位置数据与传动位置传感器850检测到的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传动本体833在转动的过程中,传动轴835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机械接头801是否合格;如果传动轴835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与传动件标准位置数据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合格;如果传动轴835实际所转到的角度位置数据与传动件标准位置数据不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不合格。

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还包括一间隙传感器860,间隙传感器860检测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连接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壳体870的端面与机械接头801的壳体870的端面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间隙传感器860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连接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壳体870的端面与机械接头801的壳体870的端面之间的标准间距数据,控制器10将标准间距数据与间隙传感器860检测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实际连接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壳体870的端面与机械接头801的壳体870的端面之间的实际间距数据做比较,如果相比较后,实际间距数据与标准间距数据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合格;如果相比较后,实际间距数据与标准间距数据不相符合,则机械接头801不合格。

如图1、图8,以及图16所示,检测头组件还包括气路检测头部900,气路检测头部900用于连接待检测的车钩的气路接头,气路检测头部900的源连接口901连接气源910,气路检测头部900的检测口902连接气压检测装置920,气压检测装置920检测通过气路检测头部900的气流压力。待检测的车钩的气路接头安装于待检测的车体上。

气压检测装置920与一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预置的标准气流压力数据,控制器10将标准气流压力数据与气压检测装置920检测到的实际气流压力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气流压力的数据与标准气流压力数据相符合,则气路合格,如果实际气流压力的数据与标准气流压力数据相不相符合,则气路不合格。实际气流压力的数据能够表明气路的气密性和保压性能。

如图9至图15所示,车架100,可沿着竖直方向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与车架100连接的输入曲柄310;地面轮200,与输入曲柄310的一端连接;当车架100下降时,输入曲柄310带动地面轮200向上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收起位置;车架100上升时,输入曲柄310通过输出曲柄320带动地面轮200向下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放出位置;轨道轮400,与车架100固定连接。

由于车架100与输入曲柄310活动连接,车架100与轨道轮400固定连接;车架100上升时,与车架100连接的输入曲柄310带动地面轮200向下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放出位置,同时,轨道轮400随着车架100上升,当轨道轮4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地面轮2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时,本机构切换到了地面运行状态,地面轮200带动本机构在地面上运行;车架100下降时,与车架100连接的输入曲柄310带动地面轮200向上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收起位置,同时,轨道轮400随着车架100下降,则轨道轮4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地面轮2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本机构切换到了轨道运行状态,轨道轮400带动本机构在轨道上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车架100升降,本机构在地面运行状态和轨道运行状态之间方便地切换。

本实施例中,车架100与一启动油缸110连接,启动油缸110的活塞杆连接车架100,活塞杆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活塞杆伸缩带动车架100沿着竖直方向升降。

轨道轮400为四个,两个轨道轮400为一个轨道轮组件,两个轨道轮组件分别设置于车架100的前部和后部;地面轮200为两个,两个地面轮200相对设置,两个地面轮200处于两个轨道轮组件之间,且两个地面轮200分别设置于车架100的左部和右部。

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车架100上的传动输入轴330,输入曲柄310套设于传动输入轴330上,且可绕着传动输入轴330转动。车架100升降的过程中,带动车架100上的传动输入轴330升降,传动输入轴330驱动输入曲柄310转动,使输入曲柄310驱动地面轮200移动。本实施例中,输入曲柄310为两个,相应的传动输入轴330为两个。

驱动机构还包括与车架100连接的输出曲柄320,输入曲柄310的远离地面轮200的一端与输出曲柄320连接。当车架100升降时,输入曲柄310带动输出曲柄320向远离地面轮200的方向移动;输出曲柄320的设置能够使车架100升降过程中,输入曲柄310相对于车架100的转动更为平稳。

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车架100上的传动输出轴340,输出曲柄320套设于传动输出轴340上,且可绕着传动输出轴340转动。

为了保证传动的稳定性能,输入曲柄3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曲柄本体311,两个主曲柄本体311通过一传动输入轴330串联连接;

输出曲柄320包括套设于传动输出轴340上的从曲柄本体321,从曲柄本体321上设有曲柄从动部322,曲柄从动部322与输入曲柄310连接。由于地面轮200为两个,相应的曲柄从动部322为两个。

输入曲柄310的一端与连杆350连接,输入曲柄310的另一端与地面轮200连接,输入曲柄310套设于传动输入轴330上的位置处于输入曲柄310的两端之间。连杆350为两个。

每个曲柄从动部322通过一联接头323与相应的连杆350连接,两个主曲柄本体311之间设置连杆350,两个主曲柄本体311和连杆350通过主曲柄轴312串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输出曲柄320设置于车架100的前部,输入曲柄310设置于车架100的后部,两个地面轮200设置于车架100的后部。

车架100上升时,车架100带动传动输入轴330向上移动,传动输入轴330向上移动过程中,输入曲柄310绕着传动输入轴330转动,输入曲柄310的连接地面轮200的一端向靠近输出曲柄320的方向移动,而输入曲柄310的连接连杆350的一端向远离输出曲柄320的方向移动,则连杆350带动曲柄从动部322向靠近输入曲柄310的方向移动;

车架100下降时,车架100带动传动输入轴330向下移动,传动输入轴330向下移动过程中,输入曲柄310绕着传动输入轴330转动,输入曲柄310的连接地面轮200的一端向远离输出曲柄320的方向移动,而输入曲柄310的连接连杆350的一端向靠近输出曲柄320的方向移动,则连杆350带动曲柄从动部322向远离输入曲柄310的方向移动。

本平台车使用时,平台车所能运行的轨道上设有凸台,凸台能够支撑移动至收起位置的地面轮200。

车架100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包括设置于车架100上的叉架600和设置于叉架600顶部的上平台510,叉架600包括交叉设置且活动连接的两个叉板610,每个叉板610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510和车架100活动连接;一驱动件640与其中一个叉板610连接,驱动件640驱动其中一个叉板610相对于另一个叉板610转动,使上平台510向远离或者靠近车架100的方向移动。

通过驱动件640驱动其中一个叉板610相对于另一个叉板610转动,从而调整上平台510与车架100之间的距离。由于升降台的上平台510的高度可以调整,从而能够实现了轨道载荷面高度调整,能够实现载荷面的对接,方便货物搬迁,或者其他作业工作。

本实施例中,叉架600为两组,两组叉架600相对设置,便于平稳传动。

上平台510和车架100上均设有滑道620,每个叉板610的上端均通过滑轮630与滑道620连接;其中一个叉板610的下端通过滑轮630与滑道620连接,另一个叉板610的下端与车架100铰接;叉板610与滑轮630为铰接,滑轮630可沿着滑道620移动。

两个叉板610的与滑轮630连接的上端,以及其中一个叉板610的与滑轮630连接的下端均可沿着滑道620移动,而另一个叉板610的下端与车架100铰接,则该另一个叉板610的下端只能相对于车架100转动。驱动件640驱动两端均连接滑轮630的叉板610转动,则另一叉板610也同时转动,从而使两端均连接滑轮630的叉板610的下端与另一个叉板610的上端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叉板610与滑轮630铰接,两个叉板610转动过程中,两个叉板610的上端的移动轨迹一直沿着滑道620,当两端均连接滑轮630的叉板610的下端与另一个叉板610的上端相对移动,上平台510下降;当两端均连接滑轮630的叉板610的下端与另一个叉板610的上端相背移动,上平台510上升。

驱动件640包括倾斜设置的平台升降油缸,平台升降油缸通过一驱动杆641与两端均连接滑轮630的叉板610连接。该结构便于平台升降油缸驱动该叉板610转动,也对叉板610起到定位作用。

本机构还包括导向轮650,导向轮650与车架100活动连接。导向轮650用于对运行路线进行导向。导向轮650与一轮体支架120连接,从曲柄本体321上还设有定位部324,定位部324与轮体支架120活动连接。车架100升降过程中,导向轮650和轮体支架120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启动油缸110设置于轮体支架120上。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路轨两用的切换方法为:当机构用于地面运行时,驱动车架100上升,输入曲柄310带动地面轮200向下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放出位置,同时,轨道轮400随着车架100上升;轨道轮4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地面轮2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地面轮200带动本机构在地面上运行;当机构用于轨道运行时,驱动车架100下降,输入曲柄310带动地面轮200向上移动,地面轮200移动至收起位置,同时,轨道轮400随着车架100下降至轨道上;轨道轮4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地面轮200的底面的水平高度,轨道轮400带动本机构的在轨道上运行。

车架100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包括设置于车架100上的叉架600和设置于叉架600顶部的上平台510,叉架600包括交叉设置且活动连接的两个叉板610,每个叉板610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510和车架100活动连接;一驱动件640与其中一个叉板610连接,驱动件640驱动其中一个叉板610相对于另一个叉板610转动,使上平台510向远离或者靠近车架100的方向移动。

本机构可用于轨道与地面,且上平台510高度可调。本机构主要用于对接地面载体车辆和轨道载体车辆,载荷的车辆不移动就能够实现地面与轨道的搬运及状态切换;本机构可调节高度,实现与对接车辆的高度相同,方便货物搬运的作业。适用于各种地铁轨道、城市轻轨等轨道与地面交通的两栖车辆载体。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可以检测车钩的电气接头连通性能、机械连挂性能和气路接头的连接性能,实现对车钩性能的全功能检测;由于本机构可实现地面和轨道两用,所以能够实现对处于地面上的列车的车钩进行检测,也可以对轨道上的列车的车钩进行检测,从而使车钩装车后的在轨检测得以实现,解决了装车后无法检测所导致的运行的安全隐患;由于本机构上设有升降平台,能够检测各种高度不同的车钩。

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的使用方法,电气检测头部700的两端分别连接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和信号检测装置710,待检测的车钩的电气接头与一信号发出装置连接,信号发出装置发出信号,信号检测装置710检测通过车钩的电气接头所传输的信号,以确定电气接头的是否连通。

检测头组件还包括机械检测头部800,机械检测头部80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钩的机械接头801,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均为旋转式连接结构,旋转式连接结构包括壳体870,壳体870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钩舌部810、与钩舌部810连接的锁钩连接杆820以及与所述钩舌部810连接的传动机构830,钩舌部810的一端从壳体870的连接端伸出,壳体870的连接端上设有推动部880;钩舌部810上设有供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锁钩连接杆820钩入的缺口;推动部880推动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传动机构830,使传动机构830驱动钩舌部810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当钩舌部810转动到机械连接位置时,锁钩连接杆820钩入所需连接的另一个旋转式连接结构的钩舌部810的缺口;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上设有一钩入位置传感器840,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检测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位置;将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连接,钩入位置传感器840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所述钩舌标准位置数据,钩舌标准位置数据为机械检测头部800与机械接头801完全连接后,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所达到的位置;控制器10将钩舌标准位置数据与钩入位置传感器840检测到的机械检测头部800的钩舌部810的位置数据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机械接头801是否合格。

将气路检测头部900连接待检测的车钩的气路接头,气路检测头部900连接气源910和气压检测装置920,气压检测装置920检测通过气路检测头部900的气流压力;气压检测装置920与一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中存储有预置的标准气流压力数据,控制器10将标准气流压力数据与气压检测装置920检测到的气流压力的数据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气路是否合格。

本机构主要用于检测车钩的连挂状态,包括电气联接、气路联接和机械联接,能够满足不同高度、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检测,尤其是地面和在轨的两用检测功能,特别是在轨检测功能。同时能够适用于各种地铁、城市轻轨车辆的地轨两用载体平台和检测平台。在检测实用方面,避免原始的检测,实现智能化,提高检测性能、降低检测难度。本机构可检测不同类型的车钩,包括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车钩、永久车钩的检测,实现全类型车钩检测。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