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55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



背景技术:

车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检测车轮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接收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以达到减小制动力矩的目的。目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传感器是安装在轮毂轴承处,此传感器支架应用于轮毂轴承端部,为厚度约1mm的钢板冲压成型,且需要在表面上固定一螺纹孔,用于旋入车轮传感器固定螺栓。旋入车轮传感器固定螺栓时,容易造成端盖配合面变形,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包括钢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盖体,所述盖体具有圆盘部和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圆筒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圆盘部上凸出成型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凸出成型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的宽度,第二凸台上边沿处设有传感器安装孔,第二凸台位于传感器安装孔的下部具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一圈支撑围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成型于第一凸台的上半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从第一凸台上边沿延伸至第一凸台的下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斜花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圆盘上的凸台式结构可以起到冷作硬化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端面受力状态,提高端盖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盘部,2.圆筒部,3.传感器安装孔,4.螺纹孔,5.斜花螺母,11.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21.凸缘部,22.排水孔,31.支撑围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轮毂轴承传感器端盖,包括钢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盖体,盖体具有圆盘部1和圆筒部2,在圆筒部2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21,圆筒部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排水孔22,圆盘部1上凸出成型有第一凸台11,第一凸台11的上半部分凸出成型有第二凸台12,第二凸台12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11的宽度,第二凸台12上边沿处设有传感器安装孔3,第二凸台12位于传感器安装孔3的下部具有螺纹孔4,螺纹孔4内连接有斜花螺母5,如图3所示,传感器安装孔3为一直通孔,直通孔可以降低冲压复杂程度,提高传感器配合面的平面度,保证贴合严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内容不再重复,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传感器安装孔3的内侧设置有一圈支撑围壁31,用来支撑传感器,工艺较实施例二稍复杂一点,但更能保证传感器安装的牢固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内容不再重复,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5~6所示,第二凸台12不止到第一凸台11的上半部分,而是延伸至第一凸台11的下边沿,这样可以降低冲压复杂程度,并且有助于提升传感器贴合面的平面度

另外,在盖体制作完成后,再做一个强化处理(热处理),可以提高螺母的联结强度,避免安装车轮传感器固定螺栓时造成的螺母脱落,导致产品报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