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372发布日期:2018-10-16 22:2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座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7座suv或mpv,中间座椅都采用翻折座椅,当后排乘客上车时,中排座椅需要移动来提供足够的上车空间,这个过程就需要将中排座椅进行翻折或滑动以便将中排座椅向前调节,以提供空间用于后排乘客上下车。

目前,翻折座椅的翻折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一种结构形式中,靠背翻折后叠放在座椅上,然后将靠背和座椅再一起向前翻折。但是,这种结构中,对于前排与中排座椅间距要求较大,并且翻折过程中乘客施力较大,手动不方便。

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靠背向前翻转设定角度并与座椅保持一定夹角,然后一起向前移动。但是,这种结构提供的上下车空间较小,不利于后排乘客便捷上下车。

而在其他结构形式中,例如座垫后翻然后整体前滑,或者整体向前滑动并向前翻动设定角度,或者靠背向后翻折后整体再向前翻折,结构复杂并且成本较高。

在现有技术的这些座椅调节结构中,靠背和座垫都是一起整体调节的,这就使得提供的上下车空间较小,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以将座垫和靠背分开调节来提供足够的空间满足后排乘客上下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包括靠背、支撑轨道和座垫,在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上,所述靠背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上,所述座垫的后端和所述靠背可释放地连接,所述座垫的前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上,其中,在乘坐状态,所述后端和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在避让状态,所述后端和所述靠背脱离,所述座垫绕自身的转动点翻转,并且所述靠背沿着所述支撑轨道朝向所述座垫滑动到所需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座椅中,由于座垫的后端和靠背可释放地连接,座垫能够翻转并且靠背能够向前滑动,这样,座垫的后端和靠背固定连接后,可以提供乘坐状态,当后排乘客需要上下车时,座垫的后端和靠背释放,然后将座垫向前翻转,并将靠背向前滑动,从而将座垫和靠背分开调节来提供足够的空间满足后排乘客上下车。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翻转到竖直状态后,在所述座椅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座垫设置为能够整体向前并向下运动到设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设置为能够向前翻转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乘坐状态,所述靠背能够向前翻转放倒以带动所述座垫向前并向下下沉,使得所述座垫下沉所腾出的空间被所述靠背占据。

更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向前翻转以靠在所述座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包括前连杆,其中,所述前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的所述前端,所述前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轨道包括下固定轨道和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固定轨道上的上滑动导轨,其中,所述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前连杆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固定轨道,所述靠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滑动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后连杆,所述座垫的所述后端和所述后连杆可释放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连杆包括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内翻边的底面上设置有夹持卡爪,所述座垫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销,其中,在夹持状态,所述夹持卡爪夹持穿过所述通孔的所述连接销;在释放状态,所述夹持卡爪解除对所述连接销的夹持。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撑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中排座椅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供后排乘客上下车,从而整体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垫和靠背分开后的调节示意图;

图3为座垫和靠背分开后的进一步调节示意图;

图4为座垫和靠背分开后的更进一步调节示意图;

图5为座椅的乘坐状态示意图;

图6为座垫和靠背连接时的调节示意图;

图7为座垫和靠背连接时的进一步调节示意图;

图8为座垫和靠背可释放连接中后连杆上的夹持卡爪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夹持卡爪和座垫上的连接销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靠背,2-支撑轨道,3-座垫,4-后端,5-前端,6-前连杆,7-下固定轨道,8-上滑动导轨,9-后连杆,10-内翻边,11-通孔,12-夹持卡爪,13-连接销,14-定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座椅包括靠背1、支撑轨道2和座垫3,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靠背1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支撑轨道2上,座垫3的后端4和靠背1可释放地连接,座垫3的前端5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轨道2上,其中,在乘坐状态,后端4和靠背1固定连接;在避让状态,后端4和靠背1脱离,座垫3绕自身的转动点翻转,并且靠背1沿着支撑轨道2朝向座垫3滑动到所需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座垫3的后端4和靠背1可释放地连接,以及座垫3能够翻转并且靠背1能够向前滑动,这样,座垫3的后端4和靠背1固定连接后,可以提供乘坐状态以供中排乘客乘坐,当后排乘客需要上下车时,座垫3的后端4和靠背1释放,此时,如图2所示,然后将座垫3向前翻转,并如图3所示的,并可以将靠背1向前滑动,从而将座垫3和靠背1分开调节来提供足够的空间满足后排乘客上下车,并且也使得乘客能够便捷轻松调节。

当然,座垫3可以向前翻转到垂直状态并位于支撑轨道2的支撑面上,比如,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前连杆6处于垂直状态,而座垫3也同时处于垂直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供足够的上下车空间,以充分利用中排座椅和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间,优选地,参考图2和3所示的,座垫3翻转到竖直状态后,在座椅的高度方向上,座垫3设置为能够整体向前并向下运动到设定位置,比如向前和向下运动设定距离后到达设定位置,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将座垫3向前移动,以向靠背1提供足够的向前移动空间。例如,前连杆6从垂直状态向前翻转到基本水平状态,然后带动座垫3向前并向下运动处于垂直位置,如图2和3所示的状态。

当然,在其他结构形式中,支撑轨道2的前端可以形成向下倾斜的滑道,座垫3的前端5连接的支撑块可以沿着该滑道向下并向前滑动,使得座垫3整体向前并向下运动设定距离。

另外,参考图3和4所示的,为了更进一步地提供足够的上下空间,优选地,靠背1设置为能够向前翻转预设角度,例如,靠背1翻转到图3所示的状态时,如果上车空间仍然不足,则可以将靠背1再向前旋转35°。更进一步地,座垫3翻转到竖直状态后,在座椅的高度方向上,座垫3整体向前并向下运动设定距离,然后可以将靠背1再向前翻转预设角度。

当然,在乘坐状态和避让状态下,靠背1都设置为能够向前翻转预设角度,例如,在乘坐状态,靠背1能够向前翻转放倒以带动座垫3向前并向下下沉,使得座垫3下沉所腾出的空间被靠背1占据。这样,可以将靠背1放平使放置物品空间增大,例如,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当向前放倒靠背1的过程中,座垫3下沉,最终到达图7所示的靠背1放平(包括基本放平)的状态。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供更大的上下车空间或物品放置空间,优选地,如图7和图4所示的,靠背1向前翻转以靠在座垫3上。这样,座垫3可以向靠背1提供支撑。

另外,本发明的座椅中,座椅包括前连杆6,其中,前连杆6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座椅的前端5,前连杆6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轨道2。这样,如上所述的,座垫3的前端5和前连杆6,不仅可以便于座垫3整体向前并向下运动设定距离,还可以便于靠背1向前翻转放倒以带动座垫3向前并向下下沉。

另外,为了便于靠背1滑动并翻转,如图1和3所示的,支撑轨道2包括下固定轨道7和能够滑动地设置在下固定轨道7上的上滑动导轨8,其中,下固定轨道7可以固定设置在车身支架上,而前端5可转动地连接的前连杆6能够转动地连接于下固定轨道7,靠背1能够转动地设置在上滑动导轨8上。这样,通过上滑动导轨8,可以不仅便于靠背1向前滑动并回位,还可以便于靠背1向前翻转和回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靠背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后连杆9,座垫3的后端4和后连杆9可释放地连接。这样,座垫3和后连杆9固定连接时,两者可以视作为一整体件,从而靠背1向前翻转时,后连杆9可以带动座垫3向前移动。

一种优选结构中,后连杆9和座垫3的一体件、前连杆6、支撑轨道2和靠背1可以组成一四连杆机构,从而更便于靠背1前翻带动座垫3下沉。

更进一步地,后连杆9和座垫3的后端4之间可以通过结构形式来可释放地连接,例如,如图8和9所示的,后连杆9包括有内翻边10,内翻边10上形成有通孔11,内翻边10的底面上设置有夹持卡爪12,座垫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销13,其中,在夹持状态,夹持卡爪12夹持穿过通孔11的连接销13;在释放状态,夹持卡爪12解除对连接销13的夹持。这样,内翻边10还可以向座垫3提供支撑。

另外,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内翻边10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支架14,定位支架14和内翻边10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两个夹持卡爪12,两个夹持卡爪12之间形成有与通孔11相同的卡接口,这样,两个夹持卡爪12相互远离可以分开,以允许连接销13从卡接口脱出,或者,合拢后将连接销13卡接在卡接口内。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座椅,其中,支撑轨道2固定设置在车身支架上。这样,中排座椅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供后排乘客上下车,从而整体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座椅的调节过程:

1.为了后排乘客上下车进行调节:

打开夹持卡爪12,将内翻边10和座垫3释放,座垫3处于可旋转状态,将座垫3向前绕着前连杆6的下端转轴进行转动,使座垫3向前翻折近90°;再向前滑动靠背1(靠背1与上滑动导轨刚性连接,靠背1随上滑动导轨8向前滑动),直到最前处(即滑动到下固定轨道的最大行程处);再可以向前调节靠背1角度,使靠背1绕转轴旋转一定角度(角度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设定),直至靠背1与座垫3接触。

这个过程中,将座垫3与靠背1进行分离,座垫3可单独向前转动;而在使用位置时,只需将座垫3放下,通过夹持卡爪12锁止座垫,进而实现座垫的固定。

当然,在此过程中,下固定轨道上形成有两个限位挡块,以对前连杆6的翻转进行限位,如图4和5所示。

2.为了将靠背放平使放置物品空间增大

当座椅处于乘坐状态时,座垫3的后端4与内翻边10锁止,座垫3与后连杆9处于锁止状态,视为一体件,并形成上述的四连杆机构。当向前放倒靠背1的过程中,座垫3下沉,最终使得靠背1放平或基本放平。

本发明的座椅中,将座垫3和后连杆9分为两个结构,在增加上车空间时,将两者分开,实现靠背1的整体前移;当为了实现靠背1放平时,座垫3和后连杆9合为一体,组成上连杆,实现座椅的放平,因此,该座椅的整体结构较为简洁,最大可能增加上车空间的同时未增加整体的复杂性及高成本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