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9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的辅助制动装置,能够承担车辆行驶时85%的制动能量,有效的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制动性能,延长了主制动的使用寿命,使车辆运行更加安全。目前电涡流缓速器普遍应用在客车及卡车上,安装位置有变速箱端、后桥端以及传动轴。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缓速器安装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涡流缓速器01的安装位置为传动轴,并通过缓速器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车架02上,该缓速器安装支架与车辆车架02的外侧相互固定连接。其中,该缓速器安装支架包括T形支架03、L形支架04、橡胶软垫05,该T形支架03和L形支架04相互固定连接,橡胶软垫05位于两者之间,同时,T形支架03与缓速器01固定连接,L形支架04与车辆车架02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缓速器固定支架与车辆车架外侧连接的固定形式,缓速器固定支架的选用受限于车辆车架的横向宽度,较单一固化,无法自由调节,并且,当车辆车架的横向宽度过大时,会导致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此种情况下,车辆行驶过程中易产生共振现象,导致固定螺栓、橡胶软垫等零部件的损坏。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缓速器固定支架,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所导致的共振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可靠性强并且可以自由调节的缓速器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包括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将一缓速器固定于一车架上,所述缓速器固定支架还包括一可调节支架,所述可调节支架位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所述连接支架通过所述可调节支架与所述车架相互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一第一连接支架和一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通过一紧固件相互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呈L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呈T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一螺栓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速器固定支架还包括一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相互固定连接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具有一长圆孔,用于放置固定所述可调节支架和所述车架的一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呈U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内置于所述车架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内置于所述可调节支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缩短了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因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引发的共振现象;第二、内置于车辆车架内的可调节支架可以自由调节与车辆车架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具有更强的可适用性。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缓速器安装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缓速器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在以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轴向”、“径向”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有效解决车架过宽导致悬臂过长的安装问题,补充了现有技术中车架车架外侧安装方式的局限性,缓速器固定支架空间可调性增加。从安装的角度规避了共振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缓速器及其应用件的使用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2-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缓速器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速器固定支架包括L形支架11、T形支架12、可调节支架13、橡胶软垫14,其中,T形支架12与L形支架11通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L形支架11与可调节支架13通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橡胶软垫14位于T形支架12和L形支架11相互固定之处。

该缓速器固定支架通过其可调节支架13与车辆车架21相互固定连接,并通过其T形支架12与缓速器22相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节支架13呈U形,并内置于车辆车架21内。该可调节支架13具有长圆孔131、圆孔132,长圆孔131用于放置固定可调节支架13和车辆车架的固定件,安装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移动该固定件在长圆孔131中的位置,即通过其长圆孔131的设置,实现可调节支架13和车辆车架之间的可调节式固定,圆孔132用于放置固定L形支架11和可调节支架13的螺栓螺母。此外,该可调节支架13还具有减重孔133,用于减轻可调节支架13的重量,并且便于该可调节支架13的拆卸和安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悉,该可调节支架13除了可以内置于车辆车架21内,还可以位于所述车辆车架21之外,车辆车架21内置于可调节支架13内,即可调节支架13包覆车辆车架2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速器固定支架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缩短了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因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引发的共振现象;第二、内置于车辆车架内的可调节支架可以自由调节与车辆车架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具有更强的可适用性。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第一”、“第二”的限定语并非是指对时间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定,而仅仅是为了将本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与另一个技术特征相区分。同样地,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一”的限定语并非是指对数量的限定,而是描述在前文中未曾出现的技术特征。同样地,本文中在数词前出现的类似于“大约”、“近似地”的修饰语通常包含本数,并且其具体的含义应当结合上下文意理解。同样地,除非是有特定的数量量词修饰的名词,否则在本文中应当视作即包含单数形式又包含复数形式,在该技术方案中即可以包括单数个该技术特征,也可以包括复数个该技术特征。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